农历十二月十八 近代高僧太虚大师诞辰纪念日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1-24 10:43

  2019年1月23日(戊戌农历十二月十八),是近代高僧太虚大师诞辰纪念日。太虚大师,洞达佛学世学,慧观东方西方,经纬古代现代,是民国一代高僧,是佛教改革复兴者,是人间佛教的奠基者。


太虚大师生平简介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1889-1947),浙江桐乡人,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1月8日)己丑岁腊月十八日,出生于浙江海宁长安镇。早年丧父失母,从小跟随笃信佛教的外祖母生活于寺院,十六岁在苏州小九华剃度出家,同年十一月在宁波天童寺受具足戒,师从名僧寄禅(号"八指头陀")等。

  1913年,太虚大师与仁山等人在南京创立中国佛教会(后并入"中华佛教总会"),主张改革佛教,首改镇江金山寺为佛教大学,以抵制"庙产兴学"的风潮。1917年后,太虚大师主编了《海潮音》月刊,先后创办了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武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后期考察了日本佛教,游历访问欧美等国。1947年,圆寂于上海玉佛寺。


1930年5月太虚大师与灵隐寺僧众合影

 

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法缘深厚

漫言大道木无生,实是无生无不生。

了得人天若泡影,好从泡影说缘生。

——太虚《偶成二首》偈句

  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门泰斗,最早放眼看世界的先觉者之一,近现代中国佛教革新的领袖和旗手,人生佛教的先驱者。大师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提出"教理改革、教制改革、教产改革"三大主张,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他的"人生佛教"思想又为现代中国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资粮。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接待挪威信义会牧师艾香德合影

  太虚大师留居杭州的次数竟达二十有余,其一生致力的佛教革新与复兴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三项,即创办《海潮音》、教制改革实践试点、人间佛教理论基础的奠定也发端于杭州,与杭州灵隐寺法缘深厚。

  杭州历来被称为"东南佛国"。佛教在杭州流传已有一千余年,尤其是在近代杭州佛教史上,苦难而严峻的时势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大师和佛学者,如弘一、月霞、太虚、巨赞等大师以及章太炎、马一浮等佛教学者,他们都与杭州及灵隐寺有着深厚的法缘,为改革和振兴佛教殚精竭虑,为佛教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



杭州是《海潮音》的发源地


心慈无嗔,猛狮亦驯,

各安生理,天下归仁。

——太虚《题无量寿佛驯狮图》偈句

  《海潮音》月刊是民国时期,历史最久、影响最大、学术价值最高的佛教杂志,也为太虚大师倡导的佛教革新提供了一个稳固而坚实的舆论宣传阵地。

  海是深广无际之意,须普周于人世;潮是应时而发之意,即是时代思想;音是声教文物之意,乃是宣扬法化。故海潮音须为人海、时代潮流而宣发觉悟之音,而杭州就是《海潮音》的发源地。

 



  1918年6月,太虚大师弟子大慈经由却非法师介绍,为太虚大师准备了平生第一个可以完全自主的清净道场净梵院,太虚大师移居杭州后,致力于从《觉社丛刊》到《海潮音》的转型,重心也从上海转移到了杭州,1920年正月,《海潮音》在杭州应运而生。

  同时,1920初,太虚大师还被推举为杭州西湖弥勒院及大佛寺住持,在支持他出任住持的灵隐寺僧的协助下,他很快理顺了弥勒院的事务。根据《西湖志》记载,弥勒院与大佛寺原一气相连,在宋代曾是兜率寺,太虚大师便将其恢复旧名。当时《海潮音》的编辑部设在净梵院,因此大师常来往于西湖南面的净梵与西湖北面的弥勒寺。

  《海潮音》月刊集中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佛教的历史状况及其改革进程,它始终以佛教革新与人生佛教为指导思想。如今的《海潮音》仍是我国台湾地区《中国佛教会》的会刊,太虚大师一生中一些重要的著作、演讲等都通过它被人知晓。

 



  1926年4月21日,杭州佛学会吴璧华等邀请太虚大师讲三天《仁王护国经·护国品》并设座功德林,王九龄前来参听。大师离开杭州西湖已有五年时间,并访问了杭州灵隐寺、昭庆寺和弥陀寺等。

 


太虚大师墨迹

  同年七月,太虚大师应杭州佛学会邀请,讲《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并在臧贯禅居士的一再函请下作《建设人间净土论》,该文主要由"人生愿望之所在","现代人间之苦恼","人间净土之建设","人间净土与永生极乐","由本人发大悲愿施舍为始"几个部分组成。全面阐述了人间净土建设的必要性、具体实施的设想和由人间净土上升到究竟解脱等。人间净土的提出圆满地解决了人在五浊恶世承受天灾人祸、生老病死之苦,也解决了苦乐离舍、驱役争夺之苦,让众生看到了希望。


  1927年,太虚大师在杭州灵隐寺撰写了《现实主义》,即《真现实论》,后编为《真现实论宗依论》。其主要是为了反驳儒家认为佛家"消极避世"的偏见,同时也回应了源于西方的实证主义、现实主义等思潮,强调佛法是真现实。

  同年,太虚大师还在杭州灵隐寺撰写了《自由史观》,证明其对自由主义思潮的关注,这也是大师翌年出访欧美的动因之一。

  1929年,太虚大师从欧美访问回来,视野大开,随即出席了杭州佛教界欢迎会,并演讲《佛法对于现代人类之贡献》。


1946年6月太虚大师抵杭州在灵隐寺合影

 

太虚大师与杭州武林佛学院

 

吾无隐乎尔,何处不呈身!

世界亦非果,微尘焉所因。

——太虚《访雪峰太虚洞示芝峰》偈句

 

  民国时期的佛教正处于新旧转型的关键时刻,一大批高僧大德呼吁佛教改革,兴办佛教教育。一方面积极培养佛教人才,提高僧团素质;另一方面则极力改变经忏佛教、死人佛教带来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可借此化解庙产兴学对佛教的摧逼,有效地保护了寺庙财产。

  杭州武林佛学院在著名画僧若瓢等杭州诸山长老和佛教改革家太虚大师的共同努力下创办,它采用了类似于现代西方学校教育系统的组成模式,由杭州佛教界各大寺庙住持组成一个董事会,然后由董会聘请佛学院院长开展日常的教学教务工作。

  民国三十五年清明节过后,演师与妙钦法师先离开封到上海。是时,太虚大师驻锡上海玉佛寺,大师对二人说:‘现在有事要你们做,杭州现在成立武林佛学院,没有人负责,你们就去主持。’这样演培、妙钦二师就到了杭州。武林佛学院设于杭州灵峰寺,有学僧三十多名。开课之后,演师讲《俱舍论》,妙师教国文,另外两位法师讲佛学。



  杭州武林佛学院开办以后,共经历了会觉、巨赞两任院长。当时的武林佛学院设立在今天西湖十景之一"灵峰探梅"的灵峰寺。

  灵峰初创,规模不大,但因教师阵容坚强,在京沪杭各地,一时声誉雀起,各地僧青年,纷纷求来入学。会觉院长年事虽高,但对办学仍极热心,看到学院办有成绩,老人亦感到很欢喜。

  武林佛学院开办之初,院中有学僧三十多人,程度参差不齐,演培法师讲《俱舍论》,妙钦法师教国文,另外两位法师讲佛学(演培法师和妙钦法师皆是太虚大师的弟子)。共同培养了妙峰法师(美国中华佛教会会长)、自立法师(菲律宾隐秀寺住持)、唯慈法师(菲律宾普贤学校校长)等一批佛教人才。经过师生们的努力,武林佛学院声誉日隆,使武林佛学院一时间几乎成为青年僧人向往的佛学殿堂。



立身已在最高顶,除却太虚无上头。

但向太虚重进步,有人行处不堪游。

——太虚《梦》偈句

  纵观太虚大师为法忘躯的一生,可见杭州是他思想成熟,居留时间加起来最长,最能提供他丰富资源的地方。

  杭州以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人文底蕴,使出生在浙江海宁的太虚大师所感念,这也给他的佛教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是他在灵隐寺的时候,思想逐渐丰富,阐扬人间佛教的大作频频问世;处于乱世中的太虚大师,在佛教改革过程中遇到重重艰险,杭州西湖的美景让他得以放怀,杭州众多的友人给予他诸多的帮助;杭州也是太虚大师佛教改革实践的试点,同时也为他的佛教现代化转型事业提供了舞台,特别是杭州灵隐寺、净慈寺。

  在太虚大师诞辰纪念日,我们缅怀大师之悲愿弘深,秉承以太虚大师为代表的历代高僧大德之宏愿,将灵隐寺"慈悲、感恩、包容"的精神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学习和弘扬大师的"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人间佛教精神,使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撰文 释光泉 文字略有删减)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