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西湖文化特使集训走进灵隐 探寻佛教古刹华章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7-26 15:14

   回溯中华千年春秋,探寻佛教古刹华章。7月24日,是第八届西湖文化特使集训营活动的第四天。60余名青年学生走进杭州灵隐寺,探寻禅院清幽,走读佛教造像艺术。

  这是浙江云林书院与西湖文化特使协会合作以来,第三次共同开展西湖文化特使集训营活动,旨在鼓励大学生以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杭州本土文化历史,提升公众对杭州西湖遗产保护工作的参与度。

  "西湖文化特使计划"自2012年6月发起,每年从高校中选拔优秀学生,通过对其系统培训和各项实践训练,参与杭州西湖文化传播,积极实践世界遗产保护工作。


 

  "良渚古城遗址"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5处世界文化遗产。7月24日上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史前考古专家赵晔老师在杭州灵隐寺华严阁,为集训学员作《穿越五千年·走进良渚"理想国"》主题讲座。


 



 

  赵晔老师从良渚文化的多种内涵、考古历程、国家形态、信仰制度、生活方式、遗产价值等六个角度品读良渚,带领大家了解"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的意义。良渚文化申遗,守护了5000年中华远古文明的根,把古中国的文明起点推到了和古埃及、古两河流域、古印度同一个时间段上。



  杭州飞来峰石刻造像和灵隐寺的建筑、雕像,给予古往今来无数人心灵慰藉与启迪。



  当日下午,西湖文化特使学员在灵隐寺志工讲解组何跃萍老师的生动诠释下,领略佛教文化的别样韵味。腊八粥的缘起原来与牧羊女供养给佛陀的乳糜息息相关;南方增长天王手持慧剑的意义在于断诸烦恼,增长智慧;释迦牟尼佛像上蓝色螺髻发喻为佛陀的功德无见顶相,比蓝天还高高的意境……灵隐寺恢宏正气的牌匾、雕像,原来蕴含了许许多多的情怀和故事。



  明袁宏道曾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峰为第一。"何为飞来?慧理禅师曾道"此为中天竺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从高空俯瞰,飞来峰被灵隐溪涧环绕,被分割成一个独立的区域。从地质学角度看,飞来峰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而飞来峰周围山体尽是砂岩,造成一种飞来之感。




 

  浙江云林书院华丹老师带着学员们,沿着历史的印记,寻访纪念灵隐开山祖师慧理而建的理公塔,青林洞西侧后周广顺元年雕造的"西方三圣"像、崖壁上精致的卢舍那佛会浮雕,玉乳洞中的降龙伏虎罗汉……在清凉的洞口辩听冷泉流水泠泠,在青白岩石上品味菩萨低眉、金刚怒目背后的寓意。

  走读飞来峰石刻艺术、灵隐圣迹,比较宋代与元代佛教艺术风格的异同,探讨佛教外在表现形式渊源以及内在文化特质,让学员们从历史、艺术、宗教等方面,提升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认识,进而自觉保护、继承丰厚宝贵的文化遗产。




供稿 | 华丹
摄影 | 衆等
责编 | 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