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识 | 杭州飞来峰《理公岩记》石刻碑文探踪①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5-05 18:53

 

杭州飞来峰理公塔

《理公岩记》寻觅题记

西来识得云林峰,终此灵鹫护法门。
咸和尚传斯语在,寻觅燕寂旧岩存。
天开教观香灯盛,人仰理公相貌尊。
昔日碑记虽未隐,谁能识踪破迷沉。


 
  巨赞法师撰写的《灵隐小志》记载:"玉乳洞之右为射旭洞,又称青林洞或青林岩,也就是理公岩。相传理公燕寂于此,故又名燕寂岩。"(燕:通宴。宴寂,佛语:安息,寂灭之意)。
 

 
飞来峰青林洞前游览导示图



  青林洞位于飞来峰东麓,洞口偏向东南,朝迎旭日,故称射旭洞、金光洞。青林洞是飞来峰东麓第一大石灰岩溶洞,宽约30—35米,长约50余米,洞高2—3米,洞顶与洞底,较为平整,犹如厅堂。

 
青林洞主洞口布满石雕佛像

  青林洞是飞来峰最早开造佛像的洞窟,现存造像分布于洞内、洞口及洞外高崖。主洞口与东北豁口是龛像分布密集的区域。主洞口上方占据显赫位置的华严三圣浮雕,是青林洞规模最大的造像。


 
青林洞洞口五代卢舎那会华严三圣浮雕
 
 
青林洞内小型罗汉造像

  青林洞内外布满石刻造像,共计二十三龛,大小造像百余尊,多属飞来峰早期的五代、宋时造像,以小型罗汉像居多。虽然造像头部受损较重,仍不失唐宋时期南方造像的婉约、秀气和清灵。


青林洞主洞口理公床与十八罗汉石雕像
 
 
 
理公床上先人刻的题记
 

  《灵隐新志》卷六•古迹记载了一件有趣的事。清代咸丰三年间,金石学家钱松、胡震两人为寻访元代书法家周伯琦(字伯温)《理公岩记》石刻碑文,苦寻屡访,志在必得,特意留下的"元周伯温摩崖入辟五步"的题记。

  《元史》本传称:"伯琦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当时。"可知,周伯琦是与赵孟頫齐名的大书法家。元至正年间,顺帝命周伯琦篆"宣文阁宝"四个大字,题匾宣文阁;还让他摹王羲之所书《兰亭序》、智永所书《千字文》,刻石阁中。

 


元代大书法家周伯琦传世的书法字帖

  史籍记载:周伯琦字伯温,自号玉雪坡真逸、坚白居士,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幼随父宦游大都(今北京),入国学,为上舍生。曾为翰林修撰,元顺帝至正元年,改奎章阁為宣文阁,伯琦任授经郎。后历任翰林直学士、监察御史、浙西肃政廉访使。

  周伯琦篆书习徐铉、张有行笔,其字肥润可爱。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临《石鼓文》册,现藏故宫博物院。著有《六书正讹》、《说文字源》及《近光集》三卷,《扈從集》一卷等诗文稿若干卷。


 
理公岩上山石林立
 
 
理公岩山崖间粗壮的岩藤

  据《山川摩崖通考》记载:元代最为著名的又为后世所重之摩崖石刻是周伯琦篆书《理公岩记》。但是,这块摩崖石刻,地处岩崖之中,极为隐蔽,难以发现,一般游人很难寻见。


 

青林洞外绝壁宋代西方三圣龛


  周伯琦的《理公岩记》摩崖石刻,一定是在青林洞。因为巨赞法师撰写的《灵隐小志》称:"青林洞或青林岩,就是理公岩"。清代金石学家钱松、胡震两人也是在青林洞寻访周伯琦的《理公岩记》摩崖石刻的。



  青林洞山石林立,古木参天,洞天别具。笔者无心赏阅眼前美景,在飞来峰青林洞来回数匝寻觅,抹黑猫腰转遍了青林洞大大小小十几个溶洞,不得寻见,只好静下心来回忆。


进入青林洞左边的洞室继续寻找

  典籍记载:进射旭洞主洞,经"理公床"进另一洞室,有清金石学家钱松、胡震留下的"元周伯温摩崖入辟五步"题记,由此向前侧身进入石隙,内有元代书法家周伯温镌刻的《理公岩记》篆书石刻。


传说中的济公大手印

  清代金石学家钱松、胡震寻访而留下的"元周伯温摩崖入辟五步"的题记在哪里?思忖之中,来到在青林洞口左侧的小洞,猛然发现民间传说中济公推开飞来峰救人留下的"济公掌印"手心正中被人摸得十分油润,似乎有字。

  细细查看,果然题刻了"元周伯温摩崖入壁五步"十个楷书大字,每字约10厘米见方,落款为"胡鼻山胡震题"。奇怪的是,十个楷书大字分成五列,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书写。与传统的从右至左书写格式相反。


 
未经电脑处理的字迹
 
 
济公掌心正中十个楷书大字(电脑处理的字迹)

  "入壁五步",哪里走?"五步",即五米左右。来回走了数圈,环视周围,眼前所有的小洞和夹壁,之前都已经钻过数遍,只发现"济公掌印"右侧对面的石壁上也有数行题刻,字迹模糊不清,其它什么也没有。


 
济公掌印 在图片的左壁
对面石壁平坦之处有数行题刻 字迹模糊

  周伯温镌刻的《理公岩记》究竟在哪里?为什么不得寻见?天色已晚,只好作罢,来日再寻。(待续)
 


理公岩顶上的石雕佛像


撰稿 | 妙莲
图片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