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识 | 湖山藏古寺 禅僧育佳茗②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6-28 15:52

  作者 释月真


 
湖山藏古寺 禅僧育佳茗
——浅谈佛教对杭州茶文化的影响

  西湖山水之于杭州,可谓得天地之造化,成一方百姓之福源。其灵山秀水,蕴育出了杭州千余年的优雅文化,高僧名土,层出不穷。除诗文书画艺术之外,佛教文化与茶文化相得益彰,成为西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撷录文献所载,略述二者渊源。

 
二、品茗论道之佳话

  高僧与名士品茗论道成为杭州茶文化史上最多之美谈。历史上杭州寺院有许多高僧以煮茶、品茶而闻名于世,他们亦与文人雅士交往,品茶之余,呤诗作文,留下许多佳话。
 
  灵隐寺西北巢枸坞的韬光寺,为唐代蜀地名僧韬光禅师所建。其时白居易(772~846)在杭州任刺史,他虔信佛教,《五灯会元》卷四记载:"杭州刺史白居易,字乐天,久参佛光得心法,兼禀大乘金刚宝戒。"



  唐长庆二年(822),白居易曾造访高僧韬光禅师,二人诗文唱和,为西湖留下了一段汲泉烹茗的最早佳话。白公以诗请韬光禅师曰:

白屋炊香饭,荤膻不入家。
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瓜。
青芥除黄叶,红姜带紫牙。
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



  白居易以刺史之身份相邀,诗里叙述诚意,这顿饭是素净的、葛粉滤泉,青芥除叶,并且藤花是在洗了手之后摘下来的。未料韬光禅师不乐世间富贵权势,以诗辞曰: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
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金莲。
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
城市不堪飞锡到,恐妨莺啭翠楼前。
 
  洒脱自在之中,不失僧家本份,且含友好之嘲讽,恰似茶味,微苦而后甜,清韵丰盈。白居易不愧为大居士,赞赏禅师的道心坚定,并不介意,乃亲自渡湖上山,与韬光禅师汲泉烹茗,谈诗论道,令后代高人雅士不胜向往。



  现在韬光寺还有烹茗井遗迹,而白居易访韬光禅师必经的万佛桥,也改名为白乐桥,这份因缘令隔了八百年之后的乾隆皇帝(1711~1799)也羡慕不已,在位时曾六下江南,在江南美景中,特别喜爱韬光,记载有八次上韬光寺揽胜。他追和白居易的诗云:
 
诚言太守第,何似法王家。
入径多松竹,盈庭有药花。
其来对蒲席,相与剥焦芽。
奚必金莲畔,恒耽泉煮茶。



  宋代大文豪苏轼(1037~1101)曾两度在杭州为官,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至熙宁七年(1074)任杭州通判。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至五年(1090)任杭州知州,并疏浚西湖,筑长堤,杭人称为"苏堤"。苏轼对茶很有研究,从他《汲江煎茶》中,对活水、活火的讲究可见一斑。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另一首词《水调歌头》对采茶、制茶、点茶及茶效都做出了生动的描述:

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
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
结就紫云堆。
 
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
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
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
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苏轼与禅僧交往更甚,时南山北山诸佛寺中多高僧,皆禅宗传人,并精于茶事。有南屏山谦禅师,茶道茶术甚精,妙手茶事,不同寻常,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苏东坡与谦禅师往来颇多,有《送南屏谦师》一首赞之曰: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免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东坡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诗中可见,苏东坡对谦禅师茶道之妙,是发自内心的赞叹和钦佩。由此可见佛教徒对于茶事的鉴赏研讨可谓精妙非凡。



  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茶圣陆羽和杭州也有很深的因缘,书中"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是有关杭州产茶最早的文字记载,他在撰写茶经的过程中,多次到杭州考察,著有《灵隐天竺寺记》和《武林山记》,《宋高僧传》中有他和杭州高僧交往的记录。
 
  《宋高僧传》卷十五之《唐杭州灵隐山道标传》记载:

  (道)标经行之外,尤练诗章,辞体古健,比之潘、刘。当时吴兴有昼,会稽有灵澈,相与酬唱,递作笙簧。故人谚云:霅之昼能清秀,越之澈洞冰雪,杭之标摩云霄。每飞章寓韵,竹夕华时,彼三上人当四面之敌。......
 
  又景陵子陆羽云:夫日月云霞为天标,山川草木为地标,推能归美为德标,居闲趣寂为道标。名实两全,品藻斯当。



  《宋高僧传》卷二十之《唐杭州灵隐寺宝达传》云:
  释宝达者,不知何许人也。遁是名山,高乎道望。号刹利法师,以持密咒为恒务。其院中有印沙床照佛鉴。......印沙床者何?通曰:有道之士居山,必非宝器,疑其范筑江沙,巧成坐榻欤。照佛鉴者何?通曰:即鉴灯耳。以其陆鸿渐贞元(785—805)中,多游是山述记,记达师节俭而明心之调度也。
 
  文中陆鸿渐即陆羽,诗僧皎然亦有一诗,名《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茶圣陆羽和杭州的多位高僧都有交往,并且对高僧道标、宝达有极高的评价,说释道标堪为修行楷模,释宝达节俭而善于调心。



  皎然年长陆羽十余岁,他和陆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陆羽是个从小被遗弃的孤儿,早年生活漂泊,约在公元757—759年结识皎然后,在皎然任住持的杼山妙喜寺安顿下来,解除了生活的后顾之忧。皎然当时已经四十多岁,交友广泛,阅历丰富,足迹遍及江南各大寺庙,对佛门茶礼造诣很深,在茶道知识上给与陆羽许多指点。陆羽在妙喜寺寄宿了三、四年的时间里,他们经常诗论、探讨,陆羽写成了《茶经》三卷。但在皎然看来,陆羽闭门写书,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观点,他还不客气地提出了批评。
 
  皎然让陆羽深入茶山研究茶叶载培、管理、采摘、煎制等茶事,以补充、修改《茶经》。他在《饮茶歌郑容》一诗中指出"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其中的楚人就是指陆羽。陆羽晚年有首诗追忆与皎然的友情:

万木萧疏春节深,野服浸寒瑟瑟身。
杼山已作冬令意,风雨谁登三癸亭。
禅隐初从皎然僧,斋堂时谥助茶馨。
十载别离成永决,归来黄叶蔽师坟。
 
  其中"禅隐初从皎然僧,斋堂时谥助茶馨。十载别离成永决,归来黄叶蔽师坟。"的诗句直承皎然对自己的师长情谊,可谓情真意切。他俩的友谊持续数十年之久。



  陆羽死后,与皎然同葬于湖州吴兴杼山,诗人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因凭吊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云:"杼山砖塔禅,竟陵广宵翁……不然洛岸亭,归死为大同。"杼山砖塔即皎然塔,陆羽是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晚年有竟陵翁和广宵翁的称谓,归死为大同可算是对他二人深情厚谊的盖棺之论。

  作者系中国佛教书画艺术交流基地常务副主任、杭州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月真法师。(待续)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