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赵朝阳 日期:2016-09-27 09:21
9月5日,"方外之宾:纪念慧远大师圆寂1600年学术研讨会"在山西五台山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大圣竹林寺住持妙江法师,河北省佛协副会长存海法师,江西省佛协副会长行空法师等教界代表,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会。
慧远是东晋中后期继道安以后中国佛教的重要领袖,是中国汉地佛教早期奠基人之一。慧远一生对中国佛教的贡献良多,不仅在制度设计层面多有建立,更在王权与法权、三教关系方面有较为深层的思索。他以文明交融的胸襟来看待佛教的中国化以及异质文明传入之后的化中国,并于更大范围内对中国佛教早期的运行作了磨合与尝试。慧远代表佛教中国化的方向,是今天弘扬与研究具有中国特色佛教最好的样本之一。与会专家学者、法师从慧远对佛教中国化的贡献、慧远对政教关系的论述及现代意义、慧远对僧制建设事业的继承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妙江法师在致辞中说,慧远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高僧,居功至伟。他一生弘法利生,对中国佛教发展作出了全方位的贡献。他建设庐山僧团,开创了成功的僧团组织模式,是佛教中国化的开拓者。通过"沙门不敬王者论",树立了"方外之宾"这一流芳千古的僧格理念,虽以虎溪为界卜居庐山,却名重政界。他精进持戒,创立僧制,匡正佛法,受到当世僧俗两界的认可和赞叹。慧远大师启建莲社,流芳千古,被追认为净土宗初祖。可谓净土之先驱,后学之楷模。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温金玉在发言中指出,慧远认为,在资生利益方面,可能沙门不如王侯之功,但在消苦解惑的解脱事业上,却有无可替代的功能。出家者可以通过教化民众、和谐人群,同样能够增益民生福祉。所以,在对出家沙门的社会角色定位上,应摆脱传统世俗的臣民系列的思维定式,而应确定其为有助王化的"方外之宾"。温金玉强调,虽然力主出家人应为"方外之宾",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慧远运用善巧方便来维护佛教权益,用超常的政治智慧为僧团争取着更大的生存空间。
在谈及慧远所倡"沙门不敬王者"的现代意义时,清华大学教授蒋劲松认为,今天,帝制已经废除,普通民众已经没有封建制度下必须向君王跪拜的义务。此时,"沙门不敬王者"意味着政教分离,意味着佛教事务的自主性。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佛教的活动应该由佛教徒遵循佛教教义和传统,不受外界干扰,自主进行。僧团应该拥有按照佛教教义和传统所给予的权威性。传统社会中常见的外部力量干预佛教事务的现象应该杜绝。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黄公元在发言中指出,弥陀信仰的中国化表达是慧远大师对佛教中国化诸多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因此,他理所当然地被后世尊为中国实修弥陀净土法门、弘扬西方弥陀信仰的富有特色的佛教宗派的始祖。黄公元认为,慧远大师对弥陀信仰的中国化表达,主要体现于在庐山倡结白莲社,集合缁素精英共修弥陀净土法门,从而为后世弥陀信仰在中国的广泛流行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彭瑞花的发言论述了慧远与中国佛教僧制建设。她认为,在慧远的领导下,庐山僧团成为东晋时期南方佛教的中心。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慧远继承和发扬道安创设的僧制建设,以僧制管理僧团成员,使整个僧团戒行清净,和合共处,为后世僧团内部管理提供了成功范本。彭瑞花指出,僧制不同于戒律,制定者主体具有多元性,内容上参照了戒律条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生命力,一经开创便广为发展,成为各大宗派竞相效仿的僧团管理模式。慧远进行的僧制建设解决了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问题,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近现代以来对慧远净土宗初祖地位的质疑,普陀山佛学院宗柱法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慧远大师无论是就净土宗的一些重要理念,还是就念佛的实践方面,在他那个时代,都孤见先明,作出了先行性的建树,为净土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净土宗的祖师都是根据他们那个时代的背景,针对当时的众生而应机说法,他们弘法的风格各式各样。净土宗的理论,是在历史进程中经过历代祖师逐渐丰富和完善的,一个祖师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宗柱法师强调,要放在历史的背景中去考察、评价一位祖师,而不是撇开时代背景,单纯地与其他祖师作对比。就慧远大师而言,他作为中国净土宗理论和实践的先行者,对净土宗作出了开拓性的示范和重大贡献,被推尊为净土宗初祖,名至实归。
苏州弘化社卢海龙的发言讨论了慧远护教的问题。他指出,慧远大师面对以桓玄、何无忌为代表的政界人士等提出的沙汰沙门、沙门敬王和沙门袒服等诸问题,站在佛教立场上,进行了规模广泛、长期、反复的争论。他认为,慧远大师鼎力护教,重在消解与儒家礼制的冲突。这种调和外来佛教与传统文化矛盾的努力,一方面表明佛教中国化道路的艰难曲折,另一方面也体现慧远大师护教精神的难能可贵。身为一个常常"以大法为己任"的佛教弘法者,面临社会上对佛教的误解及攻讦,慧远自觉地表达出其护教的心意,并强调方外之宾在形止上所以别于世俗,旨在时刻自醒砥砺,而非故作异奇以取哗于世人。因此,慧远参与教外护法活动的动机,无宁是自警而欲振铎于凡俗的,非仅是对外厘清一般人对佛教的误解而己。
《法音》杂志社的王丽心认为,慧远是"居士佛教"的缔造者。他指出,慧远所创建的"莲社",可以说是他最大的贡献。他博览佛典、学问渊博、文采优美,能够博得文人的仰慕。士大夫纷纷依止其下,共誓愿、同参修,为后世开发了居士佛教的有效形式。慧远发扬道安团结僧人的精神,整顿佛门秽杂,拟定若干节度僧尼的规定,通过整顿佛教,让桓玄"沙汰众僧"的旨意得到取消,从而使佛教度过一次危机。慧远发挥佛门领袖的作用,其与上层阶级的互动,发挥了"不依国主,法事难立"的政教关系。其与士大夫的结交与互动,成为居士佛教的缔造者,延续至今。王丽心认为,佛法的弘传,不仅需要僧团力量,同时要盘活佛教资源,发挥居士的力量。双脚并进,才能满足时代期待和信众的需要。
在闭幕式总结发言中,温金玉指出,此次会议不仅有主办方山西省佛教协会、承办方五台山大圣竹林寺,更有原平楼烦寺、代县白人岩寺、庐山东林寺、苏州弘化社、净土文化工作坊等多家弘扬净土宗的道场与单位作为联合发起单位。教界与学界联合,法师们展现出很高的学术水平。期待今后继续以这种学术研讨的方式,凝聚国内研究弘扬净土文化的力量,形成学术共同体,提升中国净土宗研究整体水准,推进净土祖师谱系的系列研究,坚持佛教中国化的方向,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实现中国佛教的担当。
9月6日,与会代表参加了慧远大师出生地原平市楼烦寺纪念慧远大师圆寂1600年法会,参访了代县慧远大师演教之地白人岩寺,以心性体悟与学术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对慧远祖师的真诚纪念。
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