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两车 日期:2021-08-16 08:55
前文在华严三圣之间的关系时,曾举出三点,说到除了普贤与文殊两位菩萨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关系,即普贤、文殊二圣与毗卢遮那佛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因果的关系,即普贤与文殊为因,毗卢遮那佛为果。
说到因果,熟悉佛教的人都不会陌生,这是佛法的基础理论之一。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即由各种条件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而生;又因缘离散而灭,即由各种条件的离散而灭。一切事物的产生或消灭,又会成为原因而产生结果。由因生果,由果显因,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整个世界,就是事物互为因果关系形成的整体系统,因果报应,毫厘不爽,这就是因果律。
明白佛教的因果关系,再来看华严三圣的关系,便相对容易理解了。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大师说:“三圣之内,二圣为因,如来为果。果超言想,且说二因。若悟二因之玄微,则如果海之深妙。”(《三圣圆融观门》)
这里的二圣,就是指普贤与文殊二位大士。文殊菩萨以智慧锐利闻名,所以在佛法中以他代表智慧,唯有大智慧为前导,才能启信,所以称文殊是智慧与信仰统一的象征,称为大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也是一切菩萨中的上首菩萨,他的最大德行就是要脚踏实地地修广大行愿,如他所发的十大愿王,所以称为大行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的大智、普贤菩萨的大行,各得佛陀的一体,而实不相离且相成的。佛陀具有大智慧,那是文殊菩萨具有大智慧之故;如果说佛陀具有大行悲愿的话,就是指普贤菩萨所具有的广大行愿。所以二圣各得佛陀的一体,而且不相舍离,所以才能达到究竟圆满。因此,说普贤、文殊为因,毗卢遮那如来为果。
另一方面,结合前文曾提到的,普贤与文殊对应的理与智、行与证、定与慧的关系,也仍是以二圣为因,如来为果。例如以理、智来论,普贤表理,文殊表智,而如来是理与智的果,理与智是佛的因,因此澄观大师以普贤及文殊二圣为因,以毗卢遮那佛为果。
了解了三圣之间的因果关系,再来研习整部《华严经》,就可以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例如《华严经》经题中的“华”字,代表普贤菩萨所具有的大行因华;而“严”字,则代表文殊菩萨所具有的大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众障,严饰菩提佛果。普贤因华,不单指地上菩萨的一切修行,凡是一切有情众生所积的善业华报,无不总汇在普贤大行愿海之中,然后以此总结而成普贤三昧,以庄严毗卢遮那佛的圆满果德。
所以如果用三圣的关系来解释《华严经》的经题,就是以文殊菩萨的大智,去运普贤菩萨的大行,由此两者来庄严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果上的“大方广”(体大、相大、用大)。
如来果地不可思议,所以在全部《华严经》中毗卢遮那佛从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这就是澄观所说的“果超言想”。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作为毗卢遮那如来之因,很自然地就成为了佛的代言人。佛陀想要为众生开示的佛法,都通过大菩萨之口向大众宣说。
又因为因果不二,三圣圆融无碍,正如澄观大师所说:“窃以大圣文殊师利,表乎真智;普贤菩萨,旌乎真理;二法混融,即表毗卢遮那之自体也。理包万行,事括千门,广喻太虚,周齐罔极。” 以整部《华严经》来讲,文殊、普贤二位菩萨的融通隐隐与涉入重重,便形成一真法界无障碍解脱境界,即所谓“举一全收”。只要悟解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所说的道理,就知道毗卢遮那佛是怎么回事;只要按照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所阐明的去做,便可以成就光明遍照的毗卢遮那佛果。
既然普贤与文殊都是成佛之因,那么二者之中,究竟哪个是成佛的决定性因素呢?换句话说,普贤与文殊哪个居先呢?对此,澄观大师的解释是:“普贤是大,所证理体无不包故。”因为普贤所代表的理为诸法本体,无所不包,所以普贤为大。按照这种解释,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作为毗卢遮那佛的两位胁侍,应以普贤居左,文殊居右。
不过,在《华严经》乃至全部佛法中,理与智是并重的,并没有明确的轻重大小之分。就理来说,侧重于礼拜、持戒、布施,乃至到处参学,向诸佛菩萨祈求开示与指引;就智来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悟解,向内自省以清除迷妄,开发本有的如来智慧。读《华严经》的,却各有各的理解,有的以理为大,有的以智为大。
各处的华严三圣塑像群中,文殊与普贤的左右位置也有所不同。我们有时见到的是普贤居左、文殊居右,有时见到的是文殊居左、普贤居右,便是由于从理与智的侧重点的不同而选排的。例如灵隐寺华严殿中,便以文殊菩萨为佛的左胁侍,居于大殿东侧;以普贤菩萨为佛的右胁侍,居于大殿西侧。
在华严殿中瞻礼华严三圣时,用心思维三圣圆融法门,便会发现“华严三圣”就是佛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佳范例。《华严经》巧妙地把深奥且抽象的法界缘起之理用具象的华严三圣来展示,使人们有了瞻仰顶礼的对象;而通过对华严三圣的瞻仰顶礼,又引导人们进一步去悟解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犹如水乳,不着痕迹地结合起来了,这便是《华严经》的殊胜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