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灵隐寺的腊八传承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1-12 11:34

 

  灵隐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习俗,是杭州灵隐寺在腊八会期,举行供佛、讲经、煮施腊八粥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它上承周秦腊祭习俗遗绪,下启唐宋江南地区腊八节习俗之先,集宗教信仰与世俗观念于一体,是我国腊八节习俗的杰出代表。老底子杭州人有腊八节"打斋饭"的说法,即平日寺院僧人受百姓食物供养,到了腊八节,僧人将余下粮食熬成粥,回报大家。


  《佛本行集经》介绍说,释迦牟尼佛成道前,曾尝试过六年的苦行,不但毫无收获,反而身心疲惫,于是放弃苦行,接受了牧羊女奉献的乳糜,恢复了体力,在菩提树下静坐参悟,最终走向以智慧解脱的正道,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十二月八日。由于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道,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都用米、豆等谷物和枣、粟、莲子等干果煮粥供佛。后来,为了回报和感恩信众与施主们的供养,僧人们开始在腊八这一天向信施者赠送腊八粥,共沐佛恩。于是腊八施粥的习俗逐渐在民间盛行。


  还有一种说法,腊八粥是从"打斋饭"发展而来的。古代寺僧用箩筐沿门乞食,挑回寺内,食之有余,则将饭菜晒干收藏。到腊八节早上,用以制作成粥,回报信施者,并为之祝福。故而,民间有"千年冷缸饭,一顿腊八粥"之说。

  不管哪一种说法,都体现着佛教以施粥的方式感恩社会、回报大众的感恩精神,同时也体现着人们祈祷健康幸福,祈求吉祥如意的朴素愿望。



  中国佛教寺院,最早有腊八粥的记载,是北宋徽宗时代的《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之后,历朝历代,都有寺院施粥的记载。

  两宋时,灵隐寺因宋仁宗于皇佑三年(1051)赐御绣《观音心经》二卷及回銮碑等,声名远播。苏东坡任杭知州时,曾在《留题灵隐方丈》用"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哺"来描写灵隐腊八节的空前盛况。南宋杭州钟磬相继,寺院普遍举行腊八节活动,诚如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二月"云:"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俱设五味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元代,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追忆南宋临安(即今杭州)的繁华时说:"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音xùn,蘑菇)、柿、栗(外加粟米和豆)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

  明清灵隐腊八节规模继续发展,馈送腊八粥的范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民间也兴起了自煮腊八粥。据清《杭州府志》载:"腊八以八日名也,……寺院及人家用胡桃子、乳蕈、杮、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亦名七宝粥,本僧家斋供,今则居室者亦多为之。"今天的灵隐腊八节习俗,直接自继承明清的传统而来。



  古时腊月,灵隐寺的僧人用多余的豆子、米面熬粥派粥,帮助穷人度过寒冬,并对百姓的恩情表示感念。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腊八粥救济穷人的意义逐渐消退,但其"感恩"的精神内涵却得到了挖掘和发扬。


 
  1.供佛祈福。腊八日当日,寺院僧人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佛。腊八日,寺中举行腊八粥出锅、盛粥、供送仪轨,将第一份出锅的腊八粥,由僧人依次送至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宇之内,诚供在佛像的前面,既是为天下民众祈愿幸福安康,也是表达对佛祖的恩念之情。



  2.腊八讲经。腊八日当天,灵隐寺会举行一场大型讲经法会。讲经是为了开示腊八节的来历和意义。讲经在大雄宝殿广场举行,整个过程按照佛教仪轨规定,先由信众、僧人前往方丈室,礼拜方丈,以表听经闻法之心,并诚请方丈慈悲为大众讲经。然后,方丈应允,随众来到讲经会场,登台讲经。



  3. 腊八传供。传供即众僧供佛。腊八日当天,由僧人、信众排成两列队伍,逐一将腊八粥、花果等供品经一千多双手,由外向里,传递至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前供台上,用以纪念祖佛成道,表达知恩感恩之情,并从中体悟蕴含在经手传递过程中的舍与得的关系。



  4.煮腊八粥。腊八节前,寺院就开始准备煮腊八粥的食材、制备工具、炉灶。煮粥时,火候控制,搅拌时厚薄把握等都有一定讲究和诀窍,缺少不了经验、技艺和知识。食材糖桂花的制作工艺也很讲究,桂花采摘后摊晒挑拣、梅卤腌泡(四、五个月)、盐炙(可保质两年)、拌糖等若干工艺环节。



  5.施粥民众。灵隐寺熬制的腊八粥,除了供佛和送居士信众之外,还要分享给普通民众。灵隐寺面向社会施送腊八粥,由僧人和志工一起把腊八粥送到各大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慈善机构等处,以及送给学生、民工、环卫工人等。目前,灵隐腊八节馈送腊八粥数量,居全国之首。


 
 
 
 
编辑|慧容
摄影|一叶等
责编|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