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回顾:禅宗的五家七派:法眼宗①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稳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言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削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症施药,垂机顺利,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师前后三坐道场,朝夕演旨。
山居诗之一【宋】石屋清珙禅师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实际理地本无过去、现在、未来三心,故言得与不得皆是虚妄,《金刚经》只是破执,不可执着于字面文意。诸佛无心之心离相离形,空有俱不可拟,凡圣皆莫能名,头头总是,迷之则当面错过;法法咸非,悟之则举体昭明。“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何谓诸佛无心之心?梅子熟时栀子香。且道这个末后一句作恁么生?一条荡荡归元路,直下还家莫问津。
山居诗之二【宋】石屋清珙禅师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万境万尘,万有万面,整个虚空大地俱皆消损,无有生灭,不净不染,亦无去来;一切情识、一切知见、一切分别尽自消融,如如不动,住平等观。对于证悟本来的禅师来说 ,从外部的物质妄尘世界到内在的根识妄念世界,皆是缘起而性空,性空不碍缘起,此中本无实性可得,更何有尘埃可染?“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禅师完全进入一种心无所住的三昧――远离一切有无、是非、善恶,根尘俱忘,时空悉泯,能所双亡。禅宗讲究转身一路,要从胜境上转身下来,回归平常。虽然物质世界的现象迁谢不停,有成有坏
筠溪晚望【宋】慧洪觉范禅师小溪倚春涨,攘我钓月湾。新晴为不平,约束晚来还。银梭时拨剌,破碎波中山。整钩背落日,一叶软红间。惠洪禅师曾经受到政治的牵累发配海南,三年方释,又被诬坐狱,再释居湘上。本诗作于久困牢狱之灾,脱祸返还故里之际。其古风诗最为雄健振踔,字字稳当,不落生涩。“小溪倚春涨”,诗一开头,便点出望中的溪水。一个“倚”字将活泼泛滥的溪水赋予了生机,她竟凭借春雪初融的时机猛涨起来,意欲何为?“攘我钓月湾”,原来是要冲刷钓鱼弯的堤岸。一个“攘”字恰似轻俏喜悦的调侃,诗僧不是厌恶的痛责,而是欣赏溪水顽皮活泼的情状。三四句真切刻划了“攘我”河湾的舒卷变化,“为不平”侧重写溪水在清日拂朝下起伏跌
/ 释迦牟尼佛圣诞 /乙巳农历四月初八 2025年5月5日菩萨下云中 降生净梵王宫摩耶右胁娩金童 天乐奏长空目顾四方周七步 指天指地尊雄九龙吐水沐慈容 万法得正宗释迦牟尼佛于过去久远劫前,早已成就佛果,但为化度有缘众生,所以从本垂迹,屡屡在世间示现八相成道。释尊此番出世前,是兜率天的一生补处菩萨,遥观众生造诸恶业,随业受报,众苦逼迫,无解脱时,由此生大悲悯。为了救拔一切众生的苦恼,为令众生获得究竟安乐,佛陀决定下生人间,示现出家学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而后大转法轮,度诸众生,灭尽一切苦,共成无上道。下定决心的菩萨又观察五事:一、观察众生得度机缘已熟;二、观察于此时节度化最为适宜;三、观察哪个国
上堂【宋】云盖智本禅师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宇宙万有的变换兴衰,自然万物的更替流转,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如的自然流露,我们要用清净无我的心去感受和领悟这一切,“碣到花枝上,月落寒潭中”。“天晓不因钟鼓动”,天亮了,并不是敲钟擂鼓才天亮,不敲晨钟,天也一样会亮,这是自然如此,并不是有所求、有所为,因而受到影响。“月明非为夜行人”,没有夜行人,月亮一样皎洁明亮。无论浊世净土,驴胎马腹,佛性总是朗朗独照,非断非常,净裸裸,赤洒洒,贺铎铎,光烁烁。学者偷心尽时,法性活泼,如云开而月露,海阔而天空,复还本有之佛性,记证自性之真觉,
今日是农历四月初四,文殊师利菩萨圣诞。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在佛教中是智慧的化身,因此也被尊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在之前的文章中已围绕《大智度论》中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的概念对佛教的智慧作了较为粗浅的解释,那么怎样才能契证呢?获得了这些智慧又有什么好处呢?先就一切智来说,众生不了解因缘所生、空无实体的道理,于是执假为真,迷惑颠倒,于一切假相追求执取,为假相所转,而不能转相,故随着假相在虚假不实、变迁无常之中;因此而生灭不停,生死炽然。佛法教我们识破假相,则不随生灭相转,乃能证入不生不灭的涅槃。然而并非可以一蹴而就的,必先解悟其道理,进而修炼其定力,然后才能契证其境界。待契证此不生不灭
四月初四 文殊师利菩萨圣诞文殊菩萨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因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为七佛师体莫测,作菩萨母用无方。常住寂光应众感,万川一月影咸彰。文殊师利,新译曼殊室利,翻成中文有三种意思:一、妙首彻证诸法理体,而为菩萨众中之上首。二、妙德福慧圆满,成就佛果微妙功德,为度众生,再现菩萨之身。如《思益经》云:“虽说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三、妙吉祥菩萨示现出生于娑婆舍卫国多罗聚落,为梵德婆罗门子,生时有十种瑞相(光明满室、甘露盈庭、地涌七珍、神开伏藏、鸡生凤子、猪娩龙豚、马产麒麟、牛生白泽、仓变金粟、象具六牙),故名妙吉祥。文殊菩萨虽在娑婆示现婆罗门家,但他的本地却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