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食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之典籍记载,其不仅出于饮食习惯,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和宗教内涵。儒家之仁爱理念与道家之清静无为思想,均构成了早期素食观念之思想基石。尤其是佛教传入后,梁武帝根据禁戒杀生的教义,诏令全国僧尼戒酒茹素,清净口业,素食逐渐被佛教僧众奉为日常生活的“毗尼日用”,并在佛门广泛传播。时至今日,食素、独身、僧装,仍为汉传佛教僧团严格恪守的丛林规矩。佛教倡导素食之理念,缘起于慈悲之心,植根于因果之理,体现于清净之行。佛教视众生平等,皆具佛性,故不可为一己口腹之欲而杀生害命。佛教之慈悲不仅限于人类,更推及宇宙万物,倡导“无 缘大慈、同体大悲”之精神,践行茹素,善待一切有情众生
发布时间:2025-04-12
碧波悟心(水煮竹荪)碧波悟心(水煮竹荪)美味与形色兼备,既可口又健康。竹荪是一种珍稀的食用菌类,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味,深受人们喜爱。将干竹荪泡发,搭配黄豆芽、香芹、千张、海带苗,经过水煮烹饪,将竹荪的香味充分激发出来。水煮竹荪,这道美味佳肴,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1原料黄豆芽、香芹、千张、海带苗、干竹荪等。2基本做法①制作准备:将干竹荪泡发,把黄豆芽、海带苗、千张等配菜清洗干净,切成合适大小。②制作过程:炒制调料。在锅中加适量油,放入切好的姜、干辣椒和豆瓣酱炒出香味,然后加入清水。③将竹荪和配菜放入煮沸的调料汤中,用筷子轻轻拨散,避免粘连,待竹荪煮熟后即可捞
发布时间:2025-08-08
笋香清烩(笋干丝瓜烩毛豆)灵隐清供笋香清烩(笋干丝瓜烩毛豆)有笋干的脆、丝瓜的嫩、毛豆的鲜。三种口感完美结合,使这道菜成为夏日里的美味之选。这道菜的主角笋干、丝瓜和毛豆,都是夏日常见的食材。笋于具有解暑热、清脏腑、消积食、生津开胃等功能。丝瓜是高钾、低钠、低热量的蔬菜,富含维生素。毛豆鲜嫩可口,同样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是夏日里的营养佳品。制作这道菜,只需一调羹素油加一点盐,便能搞定。简单的调味,保留了食材本身的鲜美,既经济实惠又健康美味,符合绿色生态的饮食理念。原料丝瓜、笋干、毛豆等。基本做法①制作准备:洗净毛豆并剥去外壳。将笋干开水泡发20分钟并手撕成条状,丝瓜切滚刀块备用。②制作过程:
发布时间:2025-08-01
荷塘月色(清炒西湖莲子)在荷塘月色(清炒西湖莲子)中,莲子是中药之瑰宝,富含营养。可搭配黑木耳、胡萝卜、百合一起炒。胡萝卜金黄诱人,百合洁白如玉,与莲子相映成趣。夏日炎炎,食欲不振,食之健脾开胃。清炒一盘西湖莲子,其外观犹如莲子卧在碧波荡漾的西湖上,碧绿、嫩黄、洁白,色彩相映成趣。品尝时,口中清香四溢,仿佛置身于西子湖畔,感受那清风拂面的惬意。清炒西湖莲子既可清热去火,又能滋养身体。在夏日里,品尝此佳肴,身心愉悦,清凉一夏。原料莴笋、新鲜莲子、黑木耳、胡萝卜、百合等。基本做法准备食材:将莲子清洗干净,莴笋切丁,胡萝卜切丁备用。将莲子、黑木耳、胡萝卜、莴笋倒入烧开的水里焯水,这样可以让各种食材受
发布时间:2025-07-11
清供禅野芋趣禅野芋趣(香焗芋煲)色泽诱人,口感软糯,入口即化,是老少皆宜的滋补素食之宝。芋头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它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香焗芋煲不仅是一道美味的菜品,更是一道具有滋补功效的素食佳肴。香焗芋煲原料芋头、素火腿等。基本做法制作准备:芋头洗净去皮切片(2厘米左右),素火腿切丁。制作过程:热锅加油,放素火腿和姜片一起煸香,放适量的水和调味品做成汁。砂锅底部用竹片垫底,将芋头摆放整齐后,淋汁,小火慢焖,焖熟即可。
发布时间:2025-06-28
山药,顾名思义,山中之药、食中之药。红烧铁棍山药,既健康又养生,口感软糯,味道浓郁。福烩山药 原料铁棍山药、生姜等。基本做法将铁棍山药洗净去毛,生姜切末。将铁棍山药上笼蒸熟,晾凉后用刀压扁,再放油锅里煎至两面金黄。热锅加油,放入生姜末炒香,加入清水,加入生抽、老抽调味,放入山药块,清水刚好没过山药,然后炖煮入味,出锅前加入蘑菇精调味,勾薄芡,大火收汁即可出锅装盘。
发布时间:2025-06-20
一味南瓜(红烧南瓜)一味南瓜(红烧南瓜)是一道普通的家常菜,深受大家的喜爱。它的做法简单,口感软糯滑嫩,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南瓜是价廉物美的好食材,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而且,南瓜还是暖胃食物,口感香甜易消化,特别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聚会,简单的做法以及美味的口感都让红烧南瓜成为一道广受欢迎的菜肴。灵隐清供原料青皮南瓜、蘑菇等。基本做法青皮南瓜洗净后切块,蘑菇切块,过油备用。热锅加油,把蘑菇先煸炒,再放入青皮南瓜块,加清水、调味品,炖熟即可出锅。
发布时间:2025-06-13
定胜糕作为杭州传统名小吃,起源于北宋(另一说为南宋),千百年来一直深受杭州百姓的喜爱。“定胜糕”寓意胜利和希望,它的由来有多个传说。一个故事版本源自南宋时期,当时百姓为了鼓舞在外征战的将士,特地制作了这种糕点,希望将士们能取得胜利,故印有“定胜”二字。更早的故事版本则与北宋时期的杨家将有关,百姓希望杨家将能够在抗辽中取得胜利,便自发制作了糕点为其送行。将士们食用后发现这种糕点十分可口、美味,便向百姓询问糕点的名字,百姓想到将士们出征在即,为祝愿其打胜仗,便告诉将士们此糕点名为“定胜糕”。此后,宋室南渡,定胜糕也跟着传到了杭州。无论其源自哪个故事版本,都传递出百姓团结一心、祈求平安的美好祝愿。定
发布时间: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