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灵隐寺依山而建,在游览过程中,尤其是后面几重殿堂,往往需要拾级而上。不知大家走在台阶上时是否注意到这样的提示语?这两句话看起来并不特别,许多景区也会有类似的提示,可在佛教中却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这就要从五祖法演禅师的一则公案说起了……作为北宋时期临济宗杨岐派的代表人物,五祖法演禅师影响深远、弟子众多。他座下最著名的弟子有三位,时人尊称为“三佛”,分别是佛果克勤、佛鉴慧懃、佛眼清远。一天,“三佛”与法演禅师在山亭上夜话,将要回房时,灯已熄灭了,四周漆黑一片。法演禅师不失时机地对三位弟子道:“各人下一转语。”也就是说针对此情此景,各谈自己的心得。慧懃禅师道:“彩凤舞丹霄。”清远禅师道:“铁蛇横
发布时间:2025-07-21
小塘【明】永觉元贤禅师窗前闲半亩,开作小方塘。云过暂留影,月来时有光。灌花春借色,洗砚墨流香。唯有塘中水,澹然却自忘。“窗前闲半亩,开作小方塘”,首联点出小塘的位置、大小及其开凿的因缘;笔调看似平淡,却自有一种随顺自然的意趣。颔联“云过暂留影,月来时有光”,意境优美,洋溢着诗情画意。虽然只是半亩方塘,白日有浮云过访,在澄澈的水塘中,顾盼流连,留下曼妙多姿的身影;夜晚,更不时邀来天上的明月,清莹的月光,在水面上浮动荡漾。颈联“灌花借春色,洗砚流墨香”,描写小塘可以浇灌花木,为小园凭添无尽的春色;可以洗涤笔砚,让墨香随着塘水流溢人间。尾联“唯有塘中水,澹然却自忘”,直指向上一境,塘水成就了一切,然
发布时间:2025-07-21
开悟偈【明】浮峰普恩禅师返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返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什么是众生的本来面目,怎样证悟我们的正如佛性?其实本来就没有什么玄妙可寻可求,只要当下一念回光,返本归源即可就路还家。世人每每喜欢谈玄说妙,殊不知平常处即是玄妙处,舍平常而别求玄妙将是愈玄愈不妙矣。“湛然一片真如性”,每一个人的真如佛性像朗朗晴空湛然长存,没有一点染污;又如大光明镜,只因平时被烦恼、无明的尘埃遮盖了,才失去照明的妙用。“迷失皆因一念差”,其实觉与迷、善与恶、净与秽都只在我们一念之间,无边热恼当下一念即转即化为清凉甘泉。因烦恼本空无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发布时间:2025-07-20
前文回顾:参禅|佛语心为宗 无门为法门《传灯录》上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传付摩诃迦叶。”这是释尊与迦叶在拈花微笑、心心交照之间的大法授受,迦叶就成为传灯的第一祖。这样的传授,完全是公开的授受,绝无一丝一毫的神秘之处。如果说它是神秘,无非是教外别传,以心传心而已。自此二十八传至菩提达磨,自印度来中国倡导不涉名言、不历修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是为中国禅宗的初祖。他在《血脉论》里说:“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
发布时间:2025-07-19
无弦琴【明】止庵德祥禅师月作金徽风作弦,清音不在指端传。有时弹罢无生曲,露滴松梢鹤未眠。古琴无弦,如何弹奏?在禅师看来,法界万有无非是一张古琴,以月为徽,以风为弦,能够抚弄这样的无弦琴,自是深得真空妙有、无生而生之禅悟真谛。禅宗有云:“无相之相即实相”,“无音之音为大音”,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无弦之琴弹奏的不是世间的靡靡无常之音,而是法界无生之音。何谓“无生”?无生即是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金光明最胜王经》曰:“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仁王经》曰:“一切法性真实空,不来不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清音不在指端传
发布时间:2025-07-15
有出格见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学问;有超方学问,方有盖世文章。今文章学问不从立品格始,品格不从开见地始,是之楚而北其辕也。呜呼!习俗移人,贤知不免,狃一时耳目,忘旷劫因缘。非以理夺情、以性违习,安能洞开见地,使文章事业一以贯之也哉?——《灵峰宗论卷二·示王简在》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ISBN:9787501326167
发布时间:2025-07-15
/ 观世音菩萨成道纪念日 /农历六月十九 2025年7月13日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六月十九菩萨成道日、九月十九菩萨出家日,汉传佛教寺院都会热烈庆祝。细心的读者难免会心存疑惑:既然观世音菩萨久远劫前早成正觉,于娑婆世界更是慈悲感应、随类现身,以汉地农历日期作为菩萨纪念日是确有依据,还是仅为民间传说呢?有种说法认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来源于妙善公主的故事。在传说中,菩萨是妙庄王的第三公主,名叫妙善,性喜清净,不愿婚嫁,被逼往汝州龙树县白雀寺为尼。妙庄王授意该寺故意
发布时间:2025-07-13
山居偶成四首之二【明】憨山德清禅师滚滚红尘世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滚滚红尘世路长”,禅师首先慨叹世人:滋润红尘世路上,究竟要走到什么时候呢?什么才是人生的最终归宿呢?“不知何事走他乡”,世味正浓之人似乎没有生命的目标,和精神的理想,他们不知来世间所为何事?更不知为什么随波漂流、到处流浪。“他乡”譬喻心外的五欲六尘的世界。“回头日望家山远”,浪子回头,望见家乡的山,依稀缥缈。此时此刻,百种蹉跎,千万凄清,涌上心头。“满目空云带夕阳”,抬头仰望天空,夕阳西下无限美好,哪里是我生命的归宿呢?风扫浮云究竟尽,普天俱见日头红。
发布时间: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