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篇丛林系列文章中,我们主要围绕着丛林中轴线上主体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藏经楼)简略进行了介绍,这些既是丛林的主体建筑,也是最为善信游客所熟知的几座殿堂。那么除此之外,丛林中还有哪些殿堂呢?这些殿堂所供奉的尊相又分别是谁呢?
灵隐寺药师殿
药师殿
药师殿主供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佛号中的药师二字,是指药师佛说法能治众生贪、瞋、痴三毒烦恼,犹如世间医师治疗疾病;而以琉璃光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药师佛所成就的国土清净无染。
药师佛的形像往往是身着宝佛衣,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台,一手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一手结三界印;或一手持药壶,一手结施无畏印(或与愿印);或一手托九层佛塔,一手持药草,种种不一。莲花台下有十二神将,此十二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各率七千药叉眷属,在各地护佑受持药师佛圣号的众生。
灵隐寺药师殿东方三圣像
药师殿中虽以药师如来为主,但往往也会在药师佛的两侧供奉他的左右胁侍——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其中左侧为日光遍照菩萨,右侧为月光遍照菩萨。药师佛与二位菩萨合称为东方三圣。
弥陀殿(或称西方殿)
与东方药师佛相对应的,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因此也有丛林单设弥陀殿(或称西方殿)以供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西方三圣的坐像与立像都很常见。阿弥陀佛像往往右手下垂,掌心向前作与愿印,左手持莲华台。右手作与愿印,表示众生的往生之愿和阿弥陀佛的接引之愿相互摄引,阿弥陀佛能与众生满愿;左手持莲华台,因为极乐世界的众生胜妙庄严不可思议,不同于娑婆世界的胎生,而是莲华化生。
飞来峰西方三圣像
西方三圣中,除了中央的阿弥陀佛,左侧为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右侧为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悲华经》载,当阿弥陀佛入灭后,由观世音菩萨继补其位,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观世音入灭后,则由大势至补处成佛,掌握化权,号善住珍宝山王如来。
灵隐寺华严殿
华严殿(或称毗卢殿)
华严殿供奉华严三圣,中间毗卢遮那佛,左右为文殊、普贤二菩萨。因供奉的主尊为毗卢遮那佛,因此也称为毗卢殿。
娑婆世界教化众生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而佛有法、报、化三身,释迦牟尼佛是佛的化身,相应的还有法身毗卢遮那佛和报身卢舍那佛。毗卢遮那含义为遍一切处,卢舍那的含义为光明遍照。在《华严经》中,毗卢遮那佛即是卢舍那佛,二者只是翻译的不同。毗卢遮那佛是华藏世界的教主,也就是密教经典中所说的大日如来。就塑像来说,毗卢遮那佛往往双手结毗卢印于胸前,跏趺坐于千叶宝莲之上。
灵隐寺华严殿华严三圣像
毗卢遮那佛的左胁侍是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一般手执如意;右胁侍是以行愿闻名的普贤菩萨,一般手执莲花。二位菩萨与中央的毗卢遮那佛一起合称华严三圣,表示佛陀的教法不仅充满智慧,也需踏实行持,唯有解行并进、定慧双修,方能收获实际利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罗汉堂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按照经论的记述,获得阿罗汉这一果位的佛弟子,虽然未必肯发大乘化度之心,但已经断尽三界内一切烦恼,不再生死轮回。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解空无垢尊者铜像
佛经中常常提到五百罗汉,从佛听经闻法,是佛的常随弟子。佛灭度后,又有以大迦叶为首的五百罗汉在七叶窟内结集藏经的故事。但是五百罗汉中,除了上首的十大弟子、十六尊者等有具体名称和详细事迹外,其余罗汉的名称和事迹并无太多的记载。后人为了方便供奉,便由各经中抄录,于是五百罗汉中既有佛在世时的,也有佛灭度后的,共成五百罗汉名号;亦有加上十八罗汉,成为五百十八尊的,这都是宋代以后的作风。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伏陀密多尊者铜像
有关五百罗汉的具体名称及其事迹,敬请参见本公众号第四条连载的“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系列文章,今天已更新至第49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祖师殿
祖师殿多见于禅宗丛林,但其他宗派丛林也有仿效。因此,祖师殿的供奉情况也因各个丛林的传承有异而不尽相同。
灵隐寺祖师殿(月恒堂)
有的寺院专供本寺开山祖师,或是对本寺传承至今影响最大的一位或几位祖师。
有的禅宗丛林在祖师殿中多供奉三位祖师:正中是梁时来华的禅宗初祖达摩禅师,左方是达摩六传弟子、唐时大弘顿悟之旨的六祖慧能禅师,右方是慧能的三传弟子、建立丛林制度传到于今日的百丈禅师。
灵隐寺祖师殿内历代祖师牌位
也有的从林在祖师殿中供奉历代祖师牌位,以示不忘祖德。除了中央供奉“西天东土历代祖师”、“天下弘宗演教诸大善知识”,东西两侧分别供奉:一侧供奉法脉传承历代祖师,感念祖师将佛法灯灯相续、祖祖相承流演至今的法乳深恩;另一侧供奉本山丛林历代住持,感念祖师披荆斩棘、建寺安僧、化导一方的慈悲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