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
第十八章念等本空
佛言:
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
言无言言,修无修修。
会者近尔,迷者远乎,
言语道断,非物所拘,
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这一章的重点,在超越"有、无"两个关头;学佛人要能真念、真行、真言、真修,才能突破这两项执着。
佛陀说我的法"念无念念"。前一个"念"字是真净常念,是说学佛要脚踏实地、真心恒常无间断地学。有些学佛的人上了讲堂或课诵时,才生起"我来听法"、"我来念佛"的念头,这是有间断的念,不是恒常的、真正的念;我们要培养的是真净本分常念之念。
佛陀的教法,教弟子们随时都能守好一念,于日常生活中,进退如仪,培养怡然的修行态度;而不是只在特殊场合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是"有念"。
我们若能真诚地念佛,将佛法与心会合,就不会有前念、后念之分,而能时时刻刻都在"净念"中,达到"念无念念、念而无念"的境界。
不过,一般学佛者不是执着于有,便是执着于无。执"有"者,心中总是存着"每天一定要做多少功课、读多少经"的念头:而执"无"者则认为:心外无佛,何必再念佛?
"念佛",其实是下功夫除去心中的污染,透过比较——为什么佛陀有圆满的"德",而我却没有,因此必须发心立愿,念佛心、学佛行,这才是念佛真正的目的。当心镜磨亮之后,即得念而无念的境界。
譬如进入一处黑暗的地方时,必须点灯才能看清里面的景物;但是火点着了以后,眼睛不要执着于"火",否则将只看见火而看不清被照亮的景物。
而后两字"念念"就不同了,是有计着的、虚妄的念。有的人以为:只要不停地念佛,临终时阿弥陀佛就会来接引,却忽略了《阿弥陀经》中有一句话:"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不了解在念佛的同时,就要去实行大善根的因缘;若能福慧双修,才能达到"念而无念"。如果只是执着于念佛往生极乐世界,那就是"念而念念"了。其实,我们时时刻刻念佛,是希望将凡夫的人格化为佛格。
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凡夫众生,凡有思维,不出三界范围,或是善念,或是恶念,或无记念,总是有念,都是轮回的妄念。而佛所传法,是念无念念,第一念是众生本具之念,本具思维智慧,即一切智、法身智,圣义谛智。
如何获得本具之智
当如何获得本具之智?应达无念可念,无一切善念恶念,无一切有念无念,无凡情念,亦无圣解念,远离善恶有无思维,远离一切有为与无为,而生起的念。
凡夫众生,起心动念,都是造作轮回之业,若是当下一念,远离一切妄想而生起觉知的心,此为解脱正念,功德不可思议。
文殊菩萨云:"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诸宝塔,恒沙宝塔终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若能真正将心远离分别,而获得的清净心,坐一刹那,此金刚功德种在八识田中,终有一日会开花结果,成就无上菩提。静坐一个刹那,即是念无念念,人人本具正念,远离九界有情所能触及之念,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著有、无、圣、凡、而生起的念,为一切众生本具的自性法身实相。
无念念佛,亦不失去本有正念,不著有念,不著空念,远离一切有无状态,远离世间一切悼举妄想,方是无念念的正念,于此之时,念佛、忆佛,为是净念相续,虽还未显现自性光明智慧,安著此相似状态中,是般若实相境界,亦是实相念佛境界,但不可执著,自性光明智慧方可显露。
日常之中,当应时时观察自己发心,是善是恶,是自利还是利他,恶念多时,应修对治之法,令恶念迅速消失生起正念。若常自私自利,本具智慧被自我局限,无法显露,不论在家出家,都应将心量放大,不可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常返观内心,能时时观察自心、自私心弱或是全无者,烦恼极少,内心清净,与道容易相应,修习禅定,或是忆佛念佛,与法相融,性相不二,获大智慧。(待续)
●每日一偈 |《佛说四十二章经》经序
●每日一偈 | 出家证果——识心达本
●每日一偈 | 出家证果——四真道行
●每日一偈 | 断欲绝求——悟无为法
●每日一偈 | 割爱去贪——去世资财
●每日一偈 | 善恶并明——十事为善
●每日一偈 | 转重令轻——顿息其心
●每日一偈 | 忍恶无瞋
●每日一偈 | 恶还本身
●每日一偈 | 尘唾自污
●每日一偈 | 施饭转胜②
●每日一偈 |《四十二章经》第十三——问道宿命
●每日一偈 |《四十二章经》第十四——请问善大
●每日一偈 |《四十二章经》第十五——请问力明
●每日一偈 |《四十二章经》第十六——舍爱得道
●每日一偈 |《四十二章经》第十七——明来暗谢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