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如何观察十二因缘的流转?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7-23 10:56

   因缘成熟,果报生起,称为缘生。缘生是指缘起法中所生之法,它是一种果报。


  一切诸法都依托众缘和合而生,缘尽则散灭,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众缘和合时我们就以为它生,因缘散了我们就以为它灭,故名缘起。缘起是指在因缘作用下之法性,既是一种原理、法则。那么,缘生之法的共性是什么呢?



1 缘生法之共同性
 
  ⑴无主宰
  凡是因缘所生之法,都没有主宰者。我们以为事间的一切东西,总是有个主人,有个主宰者,这是一种执著。十二因缘告诉我们没有作者,没有主宰者,那是因为我们无明、无知,产生了种种造业的行为,因而促使我们入胎产生识。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个识,识是由谁主宰?它没有人主宰,只不过是无明和行的产物。比如一粒种子,放入泥土中,加上阳光、水份与泥土,就发芽生长,这其中没有主宰者。

  ⑵无作者
  无明缘行,行缘识;即是无明生起行,行生起识。这当中无主宰。这其间也没有作者,就是无明作行,行作识,识作名色。从十二因缘来看,造业者是爱与取,那是因为迷惑而造业。迷惑的"受"、"取"并非我,故说无作者。

  ⑶无受者
  在十二因缘中只不过是识、名色、六入,触、受在作用,这其中并没有人在受果报;我们总以为有一个"我"在受果报,这是不对的;那是识、名色、六入,触等种种法在受果报。比如说:一间屋被火烧,难道是它在受果报吗?不是的。它是屋里面的木材等东西,因为加热,就燃烧起来;它燃烧后就灭了,里面没有受果报的屋子。

  同样的,由识、名色、六入、触、受形成一系列活动,我们把它称为"众生",实际上没有一个实体的"众生"在受果报。

  ⑷无自作用
  十二因缘当中,没有一个因缘可以自己作用,必须依靠其它的因缘。好像我们的六根从胚胎来,胚胎从"入胎的识"来,识从业报来等等,所以每一个都是靠其它的因缘生起,它不是自己在作用。

  ⑸从因生
  因为不是自作用,也没有作者在做,故从因生。

  ⑹不自在
  十二因缘的流转,是令我们不自在的;因缘的相生相灭,不是我们所需所要。甚至于这个爱、取也是因为过去的引发来的,里面并没有一个我要爱、我要取。

  ⑺托众缘转
  十二因缘中的任何一支都不可以单独产生作用,它要依靠众多因缘引发,才能转来变去,所以说它需要托众缘转。

  ⑻无常、无我
  十二因缘中的每一支都是无常,如果它不是无常,就会保持不变,不必依众缘生;如果它不是无常,也不会促使其它法的升起。因为无常生灭,才会有不同的东西相续生起。因为无常故苦,苦就是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如果有人说:我要举手就举手,我要作什么就做什么;但这十二因缘的流转我不能舍弃,故那并不是属于我。如果是我,我要对你起瞋心,现在就可以瞋,但是如果是十二因缘,我要它瞋你,还要依众缘使它瞋才行,所以我要依种种因缘才能起瞋心。

  又比如我要你现在对母亲起瞋心,因为没有瞋的境,故瞋心生不起。我们对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不能做主,故它不是我。

  ⑼性空
  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每一支都没有自性,没有自体,皆是因缘相生相灭,故说其本性空。我们听到"空",千万别误会是什么都没有。所谓性空是:我们所知的一切,没有真正的自体,不实在,它的本性是空的,称为性空。



2 十二因缘的流转门
 
  佛陀于菩提树下观这十二因缘,发现众生有生老病死苦,故想要度化众生,使他们解脱。因此佛陀从十二因缘的老死开始逆次而观察:

  一切众生都得承受"病"、"老"、"死"之种种痛苦,他以智慧慢慢的发现到众生有"老死"是由于有"生",有"生"是因为有"业有",所谓"业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我们有了将来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业,它们会推动我们将来要重新出世——生;佛陀观察到并没有"我"在造业,而是身心(假我)对世间的种种事物产生了执取,渴求将来有,造成了有业报;我们有"有"是因为有"取";有"取"是因为有"爱",我们过去的业习对事物有贪爱,接触境界时,贪爱心就生起,对境界所看到的东西产生执著;"爱"的生起是因为有"受",我们的六根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我们贪求乐受。因为有乐受,造成我们业习中"爱"的心生起;反之它则不生。假如我们天生是聋子,从没听过声音,那对歌声、鸟声等,就不会贪爱;因为我们有感受到声音,所以才会贪爱它。

  佛陀说我们有"受",就有贪爱,所以受是爱生起的原因。我们有"受"是因为心依靠六根接触外境,根、尘、识产生"触",因为有"触",所以有"受"。佛陀继续观察,发现有"触"是因为有"六根",没有"六根"我们的心就没办法与外境接触;接着佛陀又继续观察,发现"六根"的形成是因为我们在母胎里有"名色"的活动,所以产生"六根";佛陀说因为有"名色",所以有"六入"。我们会受生就是有"识",我们死后,精神继续活动,我们会被业转去入胎,结果就在胎里成长。

  佛陀发现有"识"入胎,就有"名色";那"识"又是从那里来那?佛陀不再追察了。然后佛陀观察由于有"识"故有"名色";因为有"名色",故有"六入";因为有"六入",故有"触";因为有"触",故有"受"……顺观至有"生"故有"老死",此称为流转门。



3 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我们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以如何灭除它的角度来看,叫做还灭门。要怎样才能把老死灭掉?佛陀观察只要不"生",就没有"老死";灭三界"业有"就不"生";如果我们不执"取",那"业有"就不会生起;只要把"爱"灭掉,"取"就不生;因为"爱"是过去的业习,只要把它灭掉,就不会执取了;"受"灭则"爱"灭,以此类推,最后只要无明灭掉,此大苦聚也灭。然后顺观无明灭故行灭,乃至老死亦灭。

  那么,十二因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请看续文:截断十二因缘的流转。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