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二首》
宋•苏泂
其一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处暑之后,夏季余温仍在,凉爽的天气价值万金。天气变化,岁月更迭,让人不禁感慨,世事难明,即便长寿者也不能尽知。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2019年8月23日18时2分,迎来"处暑"节气。
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的意思是"",表示炎热渐消,暑气至此而止。
处暑过后,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古谚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8月21日出伏,8月23日处暑,都是气温明显下降的开始。‘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自此后,秋凉开始弥漫,秋风渐起,天地清明,人们可以尽情拥抱阵阵凉爽,感受‘天凉好个秋’。"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处暑时节,秋意冉冉,从而开始一年之中最美好的秋高气爽的时节。秋色宜人,秋云飘逸,秋水潋滟,秋日的美景在广袤的大地上如水墨画般铺陈开来,五彩斑斓,令人遐想,让人沉醉。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轻盈雅淡,初出香闺。
过尽红薇到紫薇,广庭高槛见芳菲。
静态雪花堪比洁,幽香莲叶与同清。
处暑时节,莲花、茉莉、紫薇等依然在不紧不慢地绽放。处暑期间昼暖夜凉,在夜深人静时,昙花开放了。
佛经中常以昙花喻佛法之难得,如《法华经•方便品》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昙花一现"的成语,即源出于此。昙花一现,也许是对夏天就要真正结束的一声叹息吧。
处暑三候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处暑习俗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民间中元节,俗称"作七月半"。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杭州灵隐寺每年农历七月,均举行盂兰盆会和地藏法会,接济大众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及祖先恩德。
处暑谚语
01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虽说处暑时节已是秋天,但还会出现"秋老虎",天气还会很热。
02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处暑之时气温有所降低,但中午时天气还是比较炎热的。
03
处暑处暑,热死老鼠。
处暑时节,还会出现高温天气,连田间的老鼠也受不了。
04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
处暑时节,作物逐渐成熟,高温少雨的天气对其是不利的,若有降雨出现,将有利于稻谷的成熟饱满。
05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
处暑这一天有降雨,意味着在接下来的秋季时期内,降雨会偏多。
处暑诗歌
过了立秋,处暑来临,一缕新凉,一阵秋风,一片红叶,给人的是一种清新、一种愉悦。这种美好的景致撩拨着诗人的文思。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长江二首》
宋•苏泂
其二
长江无六月,大地绝纤埃。
暑向风前退,秋从雨后来。
问桐知叶落,修桂待花开。
畴昔扁舟兴,分明欲唤回。
处暑养生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
新秋时的景色虽美,但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降水少,气候干燥,也是这个时节的气候特点,因此,人们在享受美好秋游之时也要注意做好自身的保健工作。
专家提醒说,处暑时节,当心"秋燥"伤人,在增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应注意饮食调理,少吃或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可多吃水果、百合、莲藕、蜂蜜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
编辑|妙莲
摄影|一叶等
责编|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