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经|圣玄法师讲《心经》(五)——将信仰落实在生活中

编辑:王华 日期:2020-04-29 14:56

(续前)第三个层面,我们有了菩提心、有了般若见以后就万事大吉了吗?我们的佛法知识停在书本上,能背就可以了吗?不是!我再讲一个玄奘大师的故事。

 



  玄奘大师从西天取经回来,唐太宗非常仰慕玄奘大师,就派当时的宰相房玄龄去迎接他。玄奘大师带来无数的经卷,还带了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从长安城的朱雀大街走过,非常多的人都把朱雀大街围个水泄不通,就想去看一看这位在印度待了十九年,连皇帝都倾心的大师到底长什么样子?

  那天,龙天护法非常给力,朝霞和晚霞就追着这个玄奘大师的车队,就盘旋在车队上、盘旋在经卷上,车队走到哪里彩云就追到哪里,可见龙天护法也想见一见玄奘大师到底长什么样子。


  可是这一天在长安城朱雀大街上所有的人都没有见到玄奘大师。据《新唐书》的记载,玄奘大师这一天在干什么呢?他一个人在寺院里独守寰宇、住正清闲,他在安静地打坐,他在实践般若波罗蜜多,就像我们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文豪苏东坡,他被贬谪到黄州的时候,他因为乌台诗案非常地郁闷,我一生的才学,可是为什么今天却落得一个贬谪的下场?他非常的想要去寺院里安顿身心,就在当时呢写了一篇文章叫做《黄州安国寺记》,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一番反省、忏悔。

  苏东坡怎么讲的呢?"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就是我修道学习空性的道理,可是我的习气还在,就是说我们学习佛法没有落实到实践中,会留下一个习气的小尾巴,要与观自在菩萨相应,自己学习般若波罗蜜多,不仅要学习佛法的义理知识,更要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

  像《法华经》所说的":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想要灭苦、成就功德,就要心念不空过,就是我们的心念千万不能空过了。要么我们持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要么就好好的念阿弥陀佛、或者好好地参禅打坐。

  末学的师公净慧长老在生前,他有一次去拜访了禅门泰斗本焕老和尚。他们两位老和尚一相见,你们知道他们聊什么吗?我的师公净慧长老见到本焕老和尚时第一句话说:"长老最近怎么用功啊?"大家看一看,两位老和尚相见没有聊说,你这个寺院建得怎么样啊,没有聊你这个弟子收得怎么样啊,也没有聊说你最近身体怎么样,而是单刀直入,有禅师的风范,第一句话就问长老最近如何用功。

  本焕老和尚很淡定,说了四个字:"老来念佛。"说完以后又转问净慧长老说:"法师最近怎样用功啊?"净慧长老说:"安住当下。"这就是两位老和尚他们在相见的时候,不聊世俗的事情,也不去谈玄说妙,而是以禅相见,以法自娱。这也就是我们修行的第三个方面:息道观。息道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禅修止观的功夫。



  我们天台智者大师非常喜欢说四个字:"息道绵绵。"就是说我们不管是念佛、还是数呼吸、还是念观音菩萨,我们怎样去勘验自己的这个功夫怎么样呢?就是轻安宁静。我们的呼吸绵绵而入、绵绵而出,若有若无,这就以轻安宁静作为我们修行的印证。大家不要小看这一点功夫,我们不管是求生净土,还是今生能够得到菩萨的加被,还是我做事情能够顺利,都在于我们的心念不空过,都在于我们能够安住当下。这就是我们的第三个方面:息道观。

  第四个方面就是末学的师公净慧老和尚所提倡的生活禅。这里也就是我们谈到《心经》它的用功的准则有四个方面:

  第一、发菩提心,最殊胜的发心;
  第二、树般若见,最深入超拔的见地;
  第三、修息道观,最有用的方法;
  第四、入生活禅,就是在生活当中,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大家不要小看"行深"这两个字。如果我们只是在念佛的时候,将阿弥陀佛、将观世音菩萨放在心头,可是我们到了吃饭的时候,就贪着于这个美味,到了睡觉的时候就忘记了念佛,特别是有人问说,我念经算不算杂修?我就经常问这个老菩萨说你平常看不看电视啊?就说看啊。我说那你夹杂了,你指定夹杂了,你吃饭睡觉都能够念佛,这才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这才是《阿弥陀经》里面说的一门深入,这才是我们所说的一心不乱,所以修行要在生活中修行。

 这个时候末学想为大家介绍四句窍诀:

  第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
  怎样将信仰落实于生活?我们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的精神,怎样能够落实于生活呢?

  大家都知道憨山大师,他以前在天界寺听无极大师讲《法华经》的时候,他就发现了一件事情。当时在古代,天界寺的条件非常简陋,可是憨山大师每一次去天界寺的卫生间里出解的时候,他发现这个卫生间非常的整洁,一尘不染,和他以前去过的所有的地方都不一样,他就想:这个卫生间是谁打扫的呢?

  他在一个月下来,时时刻刻,只要去卫生间,都非常的整洁,他就料定在天界寺当中,一定有一位高人,他就仔细地观察每天是谁在打扫卫生间,他就等啊等,等了一天都没有等到,到底是谁来打扫呢?



     后来有一天他就干脆不睡觉,就在这个茅房的门口等,他终于等到了一位叫做妙峰的和尚,他来打扫卫生间,他也没有去和这个和尚攀谈,就只是在观察,发现这个妙峰和尚打扫卫生间,确实非常地尽心尽力。由此憨山大师断定,这个妙峰和尚一定是有修有证的大师,所以在无极大师讲完了《法华经》以后,憨山大师就接着去亲近这位扫厕所的妙峰大师。



  果然,两个人一起在山上闭关,憨山大师遇到修行中的问题,都向这个妙峰禅师请教,所有的问题妙峰禅师都能给他解答。这就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我们很多人都说上班了,没有时间修行。可是我们上班的时候不是修行么?我们刚才讲做事情要安住当下,安住当下就是一种修行。

  我们能够将信仰落实在生活中、落实在工作中,在吃饭的时候不忘阿弥陀佛,在走路的时候不忘念观音菩萨,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也不忘将观世音菩萨的精神落实到生活中,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修学《心经》。(待续)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