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西行者 日期:2020-06-05 10:29
香醉山中夏木阴,来禽磊磊承风雾。
山鸟冲飞堕圣前,小僧澡雪羞时供。
胡奴知是说法时,故奉金炉听时事。
有说法相无言说,无说无闻是真说。
——宋 黄庭坚《罗汉赞》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十一尊至第二十六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拾叁尊
法界四乐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法界四乐尊者铜像
尊者偈句
人与畜禽不相谋,天纲地维赖思筹;
纵有深渊薄冰处,趋吉避凶任逍遥。
偈解
君子与小人道不同,所以不相为谋。君子按照道德伦常思考运筹,小人遇事则以求利为本能进行思谋。行走于世,如履薄冰,只有远离小人,才能趋吉凶,逍遥快乐。佛弟子应当远离恶友,才能够常随佛学。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静坐,左手结印,右手笼袖,发卷而长,神态沉静威严。尊者研经讲法,极具慧根,誓守安乐行品,得缓心之法。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拾叁尊,法界四乐尊者即天台慧思(515--577) ,南北朝时代之高僧。武津(河南上蔡)人,俗姓李。世称南岳尊者、思大和尚、思禅师。为天台宗第二代祖师(一说第三祖)。
尊者自幼归佛乐法,心爱《法华》。曾持经入坟冢中读诵,读毕深受感动,对经涕泣,于梦中受普贤菩萨摩顶戒,顶上遂隆起肉髻。
尊者年十五出家,师事天台初祖慧文禅师,得授观心之法。曾因慨叹虚受法藏,放身倚壁,遂豁然大悟,深得法华三味。他最早主张佛法之衰微即未法时期,故确立对阿弥陀佛与弥勒佛之信仰。
尊者注重禅法之践行,亦注重义理之推究。北齐天保五年(554),尊者至光州、不分远近,为众演说,长达十四年之久。
尊者于河南南部之大苏山,传法于智顗,智顗大师之众门弟子中最为杰出者。
陈代光大二年(568),尊者始入湖南衡山(南岳),悟三生行道之迹,讲筵益盛,鼎止十年,遂有"南岳尊者"之称。山中常有瑞兆显现,天童为之侍卫。曾受到宣帝礼遇,尊称"大禅师"。
太建九年,尊者言"佛来迎我",晏然而化,世寿六十三。著作有《法华经安义》一卷、《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二卷、《大乘止观法门》四卷、《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一卷。
华严宗佛教提倡四种法界,慧思大师由于对这四种法界研习精通,而且又善于加以发挥,所以被后人尊称为法界四乐尊者。
慧思大师在年幼的时候,就表现出不寻常德慧根,时常一个人抱着《法华经》默默念菩萨给我授记摩顶了,我不就就会与你们离别。家里人以为他信口胡言,没当回事。谁知过了没多久,他的头顶竟然生出角状的肉瘤,而且生瘤的地方正是他所说的菩萨摩顶之处。家人这才信了他的话,知道他命中注定要出家为僧。
十五岁那年,慧思正式出家为僧。当时寺庙遵循古印度佛教戒规,每天只吃一顿饭,慧思虽然年龄偏小,但是他谨守佛规,安心于寺院,潜心修禅悟道,很快以出列拔萃的见识博得了众人的赞许。后来,慧思有拜天台宗第一代祖师慧文禅师为师,跟从他学习"心观"之法。经过数年的潜心修习,他将法华经的精要一一领会,遂成为天台宗二世祖。
北齐天保年间(550 – 560年),慧思带领众弟子南下游学,正赶上南朝梁刚刚覆灭,江南一带社会动荡不安,慧思及弟子只好停止游学,暂时寄住在光州大苏山(今河南光山)。他在那里继续研经讲法,不断有僧人慕名而来,追随在他的左右。
随着门徒日益增多,影响力不断扩大,慧思决定重新寻找伽蓝。经过慎重选择,在陈光大二年(568年),慧思带领众门徒登上南岳衡山,在衡山建立了本门派的佛教圣地。
自从慧思来到衡山,山上的樵夫常常看到祥端得景象,透过缭绕的云雾,时常可以看到有几名天童拱手护卫在山门两边。
随着慧思声誉日隆,衡山在佛教界的地位不断提高,以致当时的陈宣帝也多次派人上山慰劳。太建九年(577年),慧思对众弟子说:"佛来迎我了。"说完端坐而化。至此,他在尘世一共度过了六十四个春秋。
慧思初入佛门,就感到有神僧在梦中对他进行训教,让他斋戒,要求他遵守戒律,象佛典所要求的那样进行修学。
受具足戒之后,慧思从道之心更加坚定不移。慧思常在安静的地方静坐修炼,每天只吃一顿饭。慧思读法华等佛教经典,几年之间,读完了上千遍。
一次,慧思所住的房子被人烧了,烧房的人立刻得了大病。烧房的人找到慧思,向他请求忏悔,慧思接受了。烧房的人给慧思建起了草房,慧思就在草房象往常一样诵经修持。烧房人的病也好了。
随后,慧思梦见了梵僧几百人,形状服饰奇特。上座的大德对慧思说:“你虽然受了戒律,但僧仪不好。这样怎么能进入正道呢?遇到行为清贞的僧众,你一要费向他们学习。”慧思于是先后以四十二个僧人为师,受羯磨法具足戒。学成后,慧思忽然悟到,这是梦中给安排的。从此以后,慧思更加勤手修持,专心学法。经过修行,慧思见到了自己三生之中所做的道事。
一段时间之后,慧思又梦见弥勒和弥陀为他说法。醒来后,慧思作二张画像,一起供养。接着,慧思梦见和弥勒以及众眷属一起在龙华相会。慧思自言自语道:“我在末世受持法华,现在又蒙佛如此引导,真是三生有幸。”慧思感动地流下了热泪,一下子获得了大悟。
慧思修学佛法,各种瑞象纷纷出现。慧思所用水瓶的水常是满的,各种用具不备自齐,好像是有天上的童子在地下侍卫他。
慧思在读妙胜定经时,非常赞叹禅定的功夫。慧思决定修炼禅定。当时,慧文的禅定功法高深,慧思就去从他修学。
慧思修成禅定后,前去拜会鉴最等法师,向他们描述他所证悟的境界,众人都为他感到高兴。慧思因此而名闻四方,钦佩其德行而前来从师的学徒日益增多。修持所依的方法众多,慧思选择大小乘中的定慧方法,来引导众人进入禅定,进行自我修持。
学禅定的,其中夹杂着一些心怀叵测的人。有人怨恨慧思,在他的饭中放了毒药,想毒死他,却没有得逞。外道的人共同谋划要害他,也没有实现。慧思对此并不在意:“大圣在世,还会有流言蜚语,何况是我这种无德之人呢?这种迫害是难以逃脱的,它是由我前世所做的错事引发的,迫害来了我也要接受,以赎清我前世之罪。这是我的私事,你们不用管它。但佛法在这里不久就要遭到破灭,我们去什么地方躲避此难呢?”
慧思初来南岳时,道家在衡山蔚为一统。九仙观道士欧阳正则恐佛教宏盛而玄学衰微,伪造证据向陈宣帝诬告慧思谋反。慧思由南岳去金陵辩诬,证实道士诬告,罪当杀头。
慧思当即求情:“害人之命,非贫僧意,乞放还山。”他这一慈悲大度之举,朝野钦佩,为正确处理与衡山道教的关系,种下了慧因。
慧思用佛门的智慧正确处理佛教与本地岳神信仰的关系,奠定了衡山多教共荣,和谐相处的良好基础,为当时乃至今后佛门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后来佛门禅宗、净土、律宗、唯识等宗派进入南岳留下一片沃土。南岳衡山成为“僧海”,成为“天下法源”,开山祖师慧思也功不可没。
慧思的恩德、威望以及独特的僧格魅力深深影响着民间和朝廷。他的门徒、文人及朝廷官员,都用借代修辞格,不直呼其名,而尊称他为“南岳”。为避战乱,陈朝皇帝把宠妃张丽华送到衡山拜慧思为师,在衡山藏经殿祥光峰下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到了隋朝,在江浙当晋王的杨广与慧思高足智顗关系也特别友好,也非常敬重慧思,一直称呼慧思为南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