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诵《盂兰盆经》 供佛斋僧 获殊胜利益

编辑:西行者 日期:2020-09-11

  一年之中,佛教最大的节日有两天。一是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二是农历七月十五——僧自恣日。

  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汉传佛教每个寺院都要举行“浴佛法会”,全寺僧众及善信居士要以香汤沐浴太子像作为对佛陀诞生的纪念。而农历七月十五寺院均举行供佛斋僧盂兰盆会。对于出家人来说,这一天相当于世俗的“过年”。出家后僧人以夏腊计算年岁,僧众经过三个月结夏安居修道安居自恣,就长一年的夏腊(等同于长岁),戒腊也相应长一年。所以,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

  据《佛说盂兰盆经》说:目连(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母亲死后生为饿鬼,目连尽自己的神通不能救济其母,佛告目连尊者,要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此功德,七世父母、六亲眷属及现生父母、施供者本人均可获得利益。

640-1.jpeg

  供佛斋僧的功德

  供佛斋僧,简单的说就是功德主布施财物于寺中,上供十方诸佛,中奉诸圣贤僧,下济三途六道一切有情。接受供养的出家人,则以诵经礼佛回向,使功德主增福增慧、广结佛缘,所愿皆成。

  农历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又是“僧自恣日”、“佛欢喜日”,佛陀说,在这一天供佛斋僧,功德利益特别殊胜。

640-2.jpeg

  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摘自《盂兰盆经》

  蕅益大师为我们解释说:“在大众中者,通指山间树下之贤,禅定经行之侣,自利利他之士,若权若实之俦,总集於自恣大会之中也”。

  经文中说到,一切圣众,或在山间修禅定,或在树下经行,这些出世圣贤,禅定经行是他们修行的方式,精进用功办道。山间树下是他们修行的处所,修头陀行。

  自利是讲声闻、缘觉小乘人;利他是大乘菩萨;还有一类是大权示现的,示现在僧团里面护持正法的这一类菩萨。僧团里面既有圣贤僧,也有凡夫僧,我们肉眼凡胎看不出来,那就得一律恭敬。

  僧团接受施主供养,不是说僧众真的没有饭吃而要施主来周济,这样想,你去供养僧众,那你就生不起恭敬心。

  出家是世间将相所不能为,是大智大勇者,舍离一切物欲的享受,辞亲割爱,剃发染衣,做大英雄。所以,出家人接受信众供养是怜愍信众,做施主的殊胜福田,让你来种福,是僧众提供了修福的机会。所以施主要抱着恭敬心、感恩心、至诚心来修供养。施主普同供养,僧众普同受供,共同成就一项大功德。


  01、七世父母获益

  佛教的“上报四重恩”,其中之一就是报“父母恩”,而且不仅仅是报今生今世父母的恩德,还应该报答三世、七世乃至生生世世的父母深恩。

  “盂兰盆节”的缘起,就是目犍连尊者为了救度已经去世的母亲,使其免于饿鬼道中的苦难。所以,在“盂兰盆节”这一天供佛斋僧,能够让已经去世的父母,甚至是七世父母脱离三恶道的苦难,得以生天道、人道中享受福乐。

  《地藏经》中记载,婆罗门女为救度其母,“设供修福”,不仅其母亲得以生天,当日所有的“无间罪人”、“悉得受乐,俱同生讫”。可见,供佛斋僧不仅可以利益去世的父母,甚至是相关的三恶道苦难众生,都能得到利益,当然也包括你的冤亲债主。


  02、六亲眷属获益

  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二中,将佛陀的眷属分为在家、出家二种。佛陀在家的叔伯等称为外眷属,而佛陀的出家弟子们则称为内眷属。在佛经中,对眷属还有一种广义的说法,那就凡是听闻过佛法、闻法受教的都是佛陀的眷属。

  对于普通人来说,《盂兰盆经》中所说“六亲眷属”,主要是指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最亲近的亲戚、亲属。

  所谓的六亲,是指父、母、兄、弟、妻、子等六种亲属。《无量寿经》卷下中说道:“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在律典之中,又有父六亲和母六亲的说法。

  “盂兰盆节”这一天供佛斋僧,利益的不仅是七世父母,还包括已经去世的亲属。

  《地藏经》“如来赞叹品第六”中,佛陀对普广菩萨说:

  “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

  经文的意思是说:很多在恶道中的众生,因为没有直接的亲属为其超度救拔,所以在恶道中受无量苦楚,只有寄希望于“一生、十生、百生、千生”后的亲属,依靠佛力救拔。


  03、现世父母获益

  《地藏菩萨本愿经·利益存亡品第七》中说:“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

  地藏菩萨在回答大辩长者的问题时说:如果把供佛斋僧的功德视为“七分”,命终之人“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其中的“六分功德,生者自利”,包括健在的父母、功德主本人。

  供佛斋僧,不仅可以利益已经去世的七世父母、亲属,还可以利益这世健在的父母,长寿延年,无病无恼,增益福乐。


  04、施供者本人获益

  从地藏菩萨对“存、亡利益”的开示可知:施供者本人功德是最大的,具体来说,有十大功德。在《分别善恶报应经》中有详细记载:若复有人斋食供养佛及众僧。功德有十。云何为十。

  一、寿命延长  二、形色圆满

  三、肢节多力  四、记忆不忘

  五、智慧辩才  六、众睹欢喜

  七、丰足珍宝  八、人天自在

  九、命终生天  十、速证圆寂

  如是十种胜妙功德,施佛及僧斋食供养获如斯果。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摘自《盂兰盆经》

  供佛斋僧的功德,便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

  唐代道宣律师,持戒严谨,感天人送食。有一天律师问天神:“人间作何功德最大?”天神敬答:”斋僧功德最大!”

  近代禅门宗匠虚云老和尚亦云:“佛、法二宝,赖僧宝扶持,若无僧宝,佛法二宝无人流布,善根无处培植,因此斋僧功德最大。”

  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斋僧是一种清净的供养,让众生当下远离烦恼,除心束缚,得清净心。发心设斋供众成就道场,不仅能广结善缘、减轻业障,长养布施喜舍之心,更为当来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

  出家众仰仗修行,进德修业;在家信众以供僧功德,福慧增长。也由于信徒布施道粮,供养有道、有学的出家人,让他们没有物资的缺乏,而能积极弘法利生,将佛法遍布世间,居士于此因缘供僧,可谓护法护教的菩萨行。


  《盂兰盆经》

  诵读仪轨

640-1.jpeg

640-2.jpeg

640-3.jpeg

640-4.jpeg

640-5.jpeg

640-6.jpeg

640-8.jpeg

640-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