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华严三圣之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

编辑:两车 日期:2021-08-10 14:15



毗卢遮那佛作为华藏世界的教主,有两位最亲密的助手,即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他们分别为毗卢遮那佛的左右胁侍,三者合称“华严三圣”。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 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二者和毗卢遮那佛为因与果的关系,即普贤、文殊二圣为因,毗卢遮那佛为果。

  • 约因来说,普贤表理德、行德、定德、所信;文殊表智德、证德、慧德、能信。

  • 约果来说,将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结合在一起,理智相即、行证相应、能所相融、定慧一如,便是毗卢遮那佛。



想要明了这种关系,我们就需要详细介绍这里所提到的理与智,行与证,定与慧,以及能信与所信究竟是什么含义。首先便是理与智这一对概念。


理即佛法的真理,也就是我们在前文分析如来三身时所指的法身,可以将其理解为整个宇宙,包括世间和出世间的本原。


智则更偏重于佛法的认知体系,又称如来智、无师智。《华严经》认为,如来智是众生心中本来就具备的,也就是说众生先天就具有这种佛智。佛的作用,只不过启发众生觉悟到自己本身的如来智。



众生如要解脱而成佛,应当从内心中开发自己固有的如来智,即靠自己的主观努力而觉悟。但怎么能开发而获得觉悟呢?却必须依赖理的启迪,以理为基础,即所谓“依理而发智”。反过来说,无论理怎样高妙深邃,总得要众生心存渴求,才能启迪众生去开发内心本来固有的如来智。因此众生本具之智正是能接受理的内在条件,这就是所谓“有智方证理”。


打个比方来说,我们的地下埋藏着宝物,只有得到启示,我们才懂得努力去开发;反过来说,宝物就在我们自己这里,总得我们有心愿意去开发,才会接受这种启示。所以,理与智并非彼此割裂的,而是互相依赖,缺一不可的,这就是所谓的“理智相即”。



了解了理、智的含义后,我们再看理、智与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对应关系:普贤菩萨是理的象征,文殊菩萨是智的象征。我们常说的,普贤表示理德,文殊表现智德,便是这个意思。在这里德不仅指道德,也指性质、品格。


更进一步地分析,理必定表现为种种活动、行为,所以理德同时就是行德。正如贤首宗四祖清凉国师在《三圣圆融观门》中所说:“理若无行,理终不显;依体起行,行必称体;由行证理,理无行外之理;由理显行,行无理外之行。”理是通过行为表显出来的,如果没有行为,理毕竟无从表显;依照理这个本体所引起的行为,这些行为必定符合理这个本体;由行为证明理的存在,理就在行为之中,不在行为之外;由理表现出行为,行为就是理的表现,没有脱离理的行为。



而智德则必定同时是证德,因为众生依据本有的如来智,接受理的启示,不是盲目地接受,而是有所了解,有所证悟,才逐渐接受的。由行为而证明理的存在,这是智的作用。


这样一来,表示理德的普贤便同时表示行德,而表示智德的文殊则同时表示证德。行与证是相应的,有所了解与证悟,便会产生身、口、意等诸种行为;而诸种行为是按所了解与证悟者进行的,这便是“称证起行,行不异证”。


此外,定与慧是佛教修行的两大法门,若以定慧二德来分别:理则常寂,对应于止、定。表理德的普贤,于是同时表示定德;所谓智慧,表智德的文殊,自然也同时就表慧德。修行需要将二者紧密结合,也就是“定慧双修”(亦即“止观双运”),如清凉国师云:“法界寂照名止,寂而常照名观,观穷数极,妙符乎寂,即定慧不二。”(《三圣圆融观门》)



另一方面,如果用能信与所信来区别,普贤表示佛法之理,而《华严经·十回向品》又说:“一切诸佛菩萨清净微妙法身,悉从诸佛真法化生。”无论是佛法本身,还是从佛法化生出的佛身、佛土,都是众生信仰的对象,因此普贤为所信。众生心中具有先天的如来智,故而能够信佛,所以表智的文殊为能信。


约能信来说,众生心中有如来智而能信佛;约所信来说,有理所表示的毗卢遮那佛和华藏世界。二者结合,便产生了对佛的信仰,这叫做“能所相融”。



综合以上所说,可以将二位菩萨各自的代表用下面一张表来进行总结: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所信

能信


总之,理智相即、行证相应、定慧一如、能所相融。代表理德、行德、定德、所信的普贤菩萨,和代表智德、证德、慧德、能信的文殊菩萨,二者相辅相成,成为毗卢遮那佛的两位代表,并列的两位上首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