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编辑:两车 日期:2022-09-04 14:23


创建于东晋时期的灵隐寺,随着中国佛教的发展,在唐代达到了它的第一次“辉煌”,即如茶圣陆羽在其《灵隐寺记》中所言,晋宋以降的灵隐寺,“贤能迭居,碑残简文之辞,榜蠹稚川之字。榭亭岿然,袁松多寿,绣角画拱,霞晕于九霄;藻井丹楹,华垂于四照。修廊重复,潜奔潜玉之泉;飞阁岩晓,下映垂珠之树。风铎触钧天之乐,花鬘搜陆海之珍。碧树花枝,舂荣冬茂;翠岚清籁,朝融夕凝。”可见是时的灵隐寺已经颇具规模,从而才引来了众多的“贤能迭居”。


而唐代又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期,加之唐代许多著名的诗人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所以留下了许多描绘和赞颂灵隐寺的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在这些诗文当中,明确以“灵隐寺”为题者,便有十数首之多。它们或以佛殿、僧寮为对象,或以碑塔、树景为内容,从不同的侧面赞颂了寺院的庄严和宏伟,讴歌了佛法的博大和精深。而其中从整体上歌颂灵隐寺者,则当为唐人宋之问的题为《灵隐寺》一诗。其文如下: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从对灵隐寺景观的总体出发,通过由内到外、由景及人的逐次描绘,将寺院的整体形象生动地呈现在了人们眼前。同时,又以作者的行为活动衬托出了灵隐寺幽静的禅境氛围。


该诗的作者宋之问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字延清,又名少连,汾州隰县(今山西汾阳)人,上元进士。宋之问的诗才在其年轻时即已知名,尤擅五言律诗。他在诗文的创作实践当中,着力讲求比兴,属对精密,点化入微,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法则更趋近体诗的界限。如上述《灵隐寺》律诗中之“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一句,便给人以清新真挚,畅美如画之感,从而成为千古名句。尽管并没有具体而又详尽的资料记述下宋之问与僧人亲近的情况,但从他一生的经历来看,他对佛教应该是有好感的,而且加上当时浓厚的崇佛的社会环境,他的内心对佛教是向往的,否则也不会有诗歌中出自内心的感受了(“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除了宋之问的这首《灵隐寺》诗之外,唐代的诗人们还留下了许多关于灵隐寺的诗歌。如方干的《夏季登灵隐寺后峰》、贯休的《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贾岛的《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綦毋潜的《题灵隐寺山顶禅院》、张祜的三首(《题杭州灵隐寺》《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秋夜宿灵隐寺师上人》)、张籍的《宿天竺寺,寄灵隐寺僧》、郑巢的《题灵隐寺皖公院》,以及白居易的《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等。

众所周知,在唐代之著名诗人当中,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有同佛教及僧人结缘交游的情况。虽然李白和杜甫,一个耽道,一个尚儒,但前者有“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之句,后者则是“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而白居易亦曾不信佛道,直至被贬江州,才看出了仕途的凶险,于是便寄情于山水之间,借旷达乐天以自遣。从而先是炼食丹药,进而又皈依佛教。就像他诗中所言的“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遥篇》;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因李白和杜甫并没有留下有关灵隐寺的诗篇,所以不敢妄断他们是否来过灵隐寺。而由于白居易曾做过杭州刺史,并因修筑西湖而留下了著名的“白堤”。因而,他对于杭州的灵隐寺可以说是情有独钟的。所以,他的《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诗才这样说道: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乡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在这里,白居易虽然描述的是生长在灵隐寺里的一种红色的花——辛夷花,但却是借助于花的艳丽和绽放,来抒发一种相思之情,表达了他既对出家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红尘世界的留恋和不舍。而当后来询问禅师“浮生”之事,在听得禅师之答偈“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之后,便彻底放下,皈依了禅宗南宗。


(摘自《诗声词韵里的灵隐寺——以历代关涉灵隐寺的诗词为中心》,原文载于《狮子吼》第二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