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编辑:两车 日期:2023-02-09 08:44


问:如何是大乘入道顿悟法?

师答曰:

汝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间一切诸法并皆放却,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口无所辩,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犹如云开日出相似。俱歇一切攀缘,贪、嗔、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但不被一切善恶、垢净、有为世间福智拘系,即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见总尽,不被系缚,处处自在,名为初发心菩萨,便登佛地。


一切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着,作若干种解,起若干种知见。若垢净心尽,不住系缚,不住解脱,无一切有为、无为解。平等心量,处于生死,其心自在。毕竟不与虚幻尘劳、蕴界、生死诸入和合,迥然无寄,一切不拘,去留无碍,往来生死,如门开合相似。若遇种种苦乐、不称意事,心无退屈,不念名闻、衣食,不贪一切功德利益,不与世法之所滞。心虽亲爱苦乐,不干于怀,粗食接命,补衣御寒,兀兀如愚如聋相似,稍有相亲分。


于生死中广学知解,求福求智,于理无益,却被知解境风漂却,归生死海里。佛是无求人,求之则乖;理是无求理,求之则失。若取于无求,复同于有求。此法无实亦无虚,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为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则生死因断,去住自由,不为一切有为因果所缚,他时还与无缚身同利物,以无缚心应一切,以无缚慧解一切缚,亦能应病与药。

——《祖堂集》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