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欣赏——思归何必深

编辑:两车 日期:2023-03-08 08:37


饭覆釜山僧

【唐】王维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
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然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
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余。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诗的前六句写出晚年的归心处,以及侯僧、僧至的情形。诗人一生倾心佛法,至晚犹愈,完全归心清净佛理。“日与人群疏”既写自己每日用功修行,疏与人往,又透出曲高必然和者寡。


诗人对将来应供的山僧充满了尊敬,并且向往云峰上的生活的叙述。大家坐在草垫上,以松子为食,既简朴又脱尘绝俗。食罢焚香阅经,获取精神食粮。在一片香氲祥和中,时间倏忽而过,而沉浸于佛理禅味中的诗人并未有所察觉。直到灯燃磬鸣时,方猛然知昼去夜来。这既是禅定的体现,又表明时间是相对的。


最后四句是全诗画龙点睛之处。“一悟寂为乐”描述诗人在与僧人一起读经参修中豁然有悟,从而深得寂灭之乐。从“一悟”可以看出诗人修行方法是属于提倡顿悟的南宗,所谓“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是也(坛经)。既悟寂乐,就是“绝学无为闲道人”(永嘉大师证道歌),故曰“此生闲有余”。已悟之人,自然是没有山深市浅这样的执着,处处是归处,处处是“云峰”,所以有“思归何必深”一问。“身世犹虚空”是进一步说明自身与世界都归于空性,无所谓深或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