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怎样才名为菩萨

编辑:两车 日期:2023-03-28 08:40

菩萨二字,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合起来就是“觉有情”的意思。菩萨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有所证悟,觉察众生在生死苦痛中受烦恼的支配,而起大悲心欲救度他们。


菩萨可分为两种,一是初发心菩萨,二是有修证菩萨,这是从菩萨道的功行多少和所证悟的真理有深浅差别而分的。如《华严经》中说有四十二位法身大士,而十地菩萨称为十圣,即是因以各地所修的波罗蜜多不同而有十地品位的差别的。


初发心菩萨,如果也能发大菩提心,愿意做舍己利他的事,虽然智慧还没有诸大菩萨的高,但因其悲心深切,有上求下化的愿心,所以也名为菩萨。而诸大菩萨,也因其所用以教化众生的方便不同,而各有其特胜,如文殊菩萨重于智,普贤菩萨重于行,观世音菩萨重于悲,地藏菩萨重于愿……


能够真正称为菩萨的,必须具备三大要素:一、大悲心;二、菩提愿;三、般若慧。大乘菩萨特重利他,与小乘圣者的自利不同,菩萨以般若空慧体悟到一切法空,知道救人即是救己,完成他人也就是完成自己。因此,菩萨处处牺牲自己,利益他人,而大悲心、菩提愿、般若慧正是如鼎三足,不可缺一。


一、大悲心:


悲可以说是同情感的扩大。同情心,一般是大家普遍具有的,但是人们没有把它扩大起来,只能施之于自己所亲爱的人,比如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眷属而已。菩萨的悲心是深切而普遍的,他能做到视人如己,怨亲平等。菩萨不舍任何一个众生,了知救人就是救己,从利他中完成自利。


一般说来,悲心生起必有其所缘境,因为缘他众生苦的智慧有深浅不同,所以悲也分为三种:①众生缘悲:就是我们看到他人有痛苦时,而生起同情怜愍解除他人困难的凡情悲心;②法缘悲:是说二乘圣者虽体悟众生无我性,但因智慧较浅,不能通达一切法空,只是众生由于被无明所盖,而颠倒妄生我见,执取外境,贪着一切,由此而造业,感果报。反观自己也是众生之一,因而生大恐怖,早求解脱。另一方面,不能彻见众生相续四大五蕴之假我,因此生大畏惧,速脱生死大患,不受后有,证涅槃。③无缘大悲:这是菩萨通达了我法二空,慈悲与智慧现证中流露出来真切而悯苦的悲心。


二、菩提愿:


菩萨的大愿可以归结为两点,就是上与诸佛同一悲心,下与众生同一悲仰。菩萨念念不忘趣向佛果的大觉悟,并以无比的悲心切愿,激发大慈悲心,誓欲利益一切众生,同证究竟无上菩提。


所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菩提愿心的具体内容,广说即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里又有胜义与世俗菩提心两种,胜义菩提心,是初地菩萨,通达了一切诸法空性,悲智双运,广大利益众生的大菩萨所证得的。世俗菩提心,是一般菩萨对于诸法真理稍有明白之后,感觉三界如火宅,苦痛无边而无法摆脱,因此,发心修行速求解脱。


三、般若慧:


般若慧又名无二慧,所谓无二,就是离去有无、断常、一异等的二边执着,这是大乘圣位菩萨所有的证境。这种智慧是洞彻诸法源底的,不同一般的俗智俗慧,也不同于外道的邪知邪慧,与二乘的偏真智慧也不一样。


菩萨由此般若观慧,体悟诸法实相,而又能从空出有,广做利益众生的事业。


以上所述三种,是菩萨修习菩萨大行的所依,缺一不可,如有所缺,则不能成就菩萨道,也即不名为菩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