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两车 日期:2023-04-25 08:56
三月初六 清凉国师圆寂纪念日
澄观法师(737—838),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十一岁从本州宝林寺霈禅师出家。至德二年(757)从妙善寺常照受具足戒。乾元年间(758—759)依润州(今江苏镇江)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后回本州依开元寺昙一律师受南山律学并往金陵依玄璧长老习关河“三论”。代宗大历年中在瓦官寺听受《大乘起信论》及《涅槃经》。又从淮南法藏学新罗元晓的《大乘起信论疏》。后到钱塘(今杭州)天竺寺听华严宗法铣讲《华严经》。大历七年(772)又往剡溪,从成都慧量重新研习“三论”。大历十年(775)到苏州从天台宗学者荆溪湛然学天台止观及《法华》《维摩》等经疏。复走谒牛头慧忠、径山道钦及荷泽神会门下的洛阳无名,咨决南宗禅法。更从慧云探究北宗禅理。
澄观法师既广学律、禅、三论、天台、华严各宗教义,又研究经传、子、史、小学、尔雅、天竺悉昙、诸部异执、四围、五明、秘咒仪轨等学问。大历十一年(776)历游五台、峨眉诸山后,仍回五台,驻锡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同时应寺主贤林之请,讲《华严经》。在讲经中,深感《华严》旧疏文繁义约,令人难解,发愿撰作新疏。从兴元元年(784)正月开始,到贞元三年(787)十二月,历时四年,撰成《华严经疏》二十卷,并在本寺及崇福寺一再讲演。又为弟子僧睿等作新疏的演义数十卷,即《十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后世把疏、钞合刊,略称《华严经疏钞》),因此有“华严疏主”之称。
贞元十二年(796),法师奉诏入京,协助厨宾三藏般若翻译南印度乌荼国王所进的《华严经》后分梵本,他负责审定,历时二年译出《华严经》四十卷,即后世通称四十《华严》。接着朝廷命他住陕西终南山草堂寺作疏解释,撰成《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十卷。次年,唐德宗寿辰,又奉诏入京在宫内宣讲《华严经》,被授“清凉国师”的称号。不久又参与翻译《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担任证义。开成三年(838)三月圆寂,世寿102岁。
清凉国师身历九朝,被七位皇帝尊为国师,他有许多异于常人之处,例如身高九尺、目有重瞳、双手过膝,还有四十颗牙,读书更是七行俱下,可谓聪明绝顶。可也正是因为这些记载,或许让人产生一种误解:国师天赋异禀,是否就不十分注意修行了?事实上,根据我们之前对国师早年参学经历的介绍,便可知他学习之广,不仅涉及教内各宗各派,对于教外儒道典籍也很精通,这一点在他的《华严经疏钞》中就有体现。而他的“十事自励”则为我们勾画出了这样一位大德在日常行持中的形象:
体不捐沙门之表,心不违如来之制,
坐不背法界之经,性不染情碍之境,
足不履尼寺之尘,身不触居士之榻,
目不视非仪之彩,舌不味过午之肴,
手不释圆明之珠,宿不离衣钵之侧。
第一 体不捐沙门之表
他的身体都穿袍搭衣,郑重其事地现出庄严无比的比丘像。
第二 心不违如来之制
他的心对于佛所说的种种律仪制度,绝无违背。
第三 坐不背法界之经
“法界之经”就是《华严经》。凡是有《华严经》的地方,他一定面朝着《华严经》,而不背对着《华严经》来坐,由此可见他对这部经的恭敬推崇。
第四 性不染情碍之境
情是情爱,碍是障碍。对于情爱牵缠这些会对修行造成障碍的境界,他绝不沾染和住着。
第五 足不履尼寺之尘
作为比丘,男女有别,清凉国师绝不涉足比丘尼所居的寺院。
第六 身不触居士之榻
不要说到在家人的地方去住,就是在家居士的床他都不触。
第七 目不视非仪之彩
非仪就是不合乎律仪,彩是指表演的花样。佛制“歌舞伎乐不故往观听”,所以清凉国师对于街上那些作戏的、跳舞的、唱歌的,这些一概不看。
第八 舌不味过午之肴
肴就是吃的菜饭,当然也包括水果等一切吃的东西。他严格执持“不非时食”的戒条,用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过午不食”。
第九 手不释圆明之珠
他手里总拿着念珠,不断地念佛念法念僧。
第十 宿不离衣钵之侧
佛制出家人衣钵是不离身的,清凉国师不仅白天如此,就是睡觉时也总要把衣钵放在身侧。
通过这十件自励之事,我们可以想见清凉国师对于戒律的精严持守和对修行的刻苦精进,国师的行持既没有因为他弘扬华严大教而不拘小节,也没有因为讲经说法著书立说而忽视实修,更没有因为自己国师的身份而片刻放松。再结合先前介绍的过人天资和渊博学识,真的就好像那句“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而祖师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