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布施观对当代慈善公益事业的启示

编辑:性恩行者 日期:2009-12-29 23:35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宗教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而慈善事业正是宗教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倡导自利利他,救苦济贫,其布施理论及实践为寺庙慈善活动及民间慈善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基础,布施本身也成为众所周知的一种慈善行为。笔者力图通过对佛教经典中布施理论的梳理,阐发佛教布施观对于当代慈善事业的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如何激发当代中国公民的慈善公益心,以期对慈善公益事业的研究者和践行者有所启发。

    一、布施在佛教中的含义及重要性

    佛教(笔者所论佛教均指汉传佛教)经典中大量谈到了布施,《大藏经》中专门论述布施的经典有《佛说长者施报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佛说分别布施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佛说迦叶度贫母经》、《佛说布施经》、《佛说五大施经》、《大丈夫论》等。此外,《大藏经》中涉及布施内容的经典有《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维摩诘经》、《金刚经》、《华严经》、《坛经》、《大悲经》、《六度集经》、《像法决疑经》、《大智度论》等。

    (一)布施的含义

    《六度集经》中解释布施为"慈育人物,悲愍群邪,喜贤成度,护济众生。跨天逾地,润弘河海,布施众生。饥者食之,渴者饮之,寒衣热凉,疾济以药,车马舟舆,众宝名珍,妻子国土,索即惠之"。佛教认为,世间众生有饥、寒、贫、病等各种苦,为帮助众生减少痛苦,应行布施:饥渴之人布施饮食,严冬布施寒衣,酷暑布施清凉,疾病布施良药,行旅布施车马,以至于针对不同的欲望施舍相应的物品。

    此外,"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无畏施和法施能帮助众生增加勇气、增添信心,获得智慧,消除无明贪执造成的种种烦恼。佛经中无畏布施涉及较少,许多学者也提出佛教布施主要有财布施和法布施,如台湾的刘淑芬等,因此笔者主要关注财布施(财施)和法布施(法施)。

    佛教的布施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布施是给予痛苦者物质和精神支持,帮助众生减少痛苦,消除烦恼;另一方面,布施是帮助施者种福田,消除贪、痴、嗔等种种杂心,获得智慧、欢喜、快乐,因此是一个使施者和受者均受益的过程。

    (二)布施理念的哲学基础––缘起论

    1.缘起论主要观点

    赖永海教授认为缘起论是整个佛法的理论基石。缘起论认为万物包括人生都是特定条件(缘)的产物,"条件具备了,事物就产生了;条件不复存在了,事物也就消亡了"。因此,万物都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而是处于念念不住的变化过程中。人生也是各种条件(五蕴)的产物,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五蕴聚而有人生,五蕴散则人生灭,从无明到生老病死不停地流传,世间的万物(包括财产和人身)实质都是空、虚妄、假相。

    方立天教授则从事物之间的关系看缘起。他认为根据佛教的缘起论,世间万事万物由因缘和合而生,万物都处于不断的流转中,因此每个人都与世界万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并没有一个真正独立的自我存在。"按照缘起论,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而独立产生和独立存在,同样,每个人也都与其他众生息息相关。"方立天从缘起论推导出"同体论和平等论","进一步说,佛、菩萨关照众生与己身具有同一的本性(同体),也就是说,一切众生皆具有存在的同一性、本质的同一性和至善的同一性"。

    2.从缘起论看佛教财富观––不执著

    从缘起论看财富,佛教认为财产同世间万物一样,是条件(缘)的产物,其本质是无常、虚妄,处于不停的流转、不断的变化中,"是物未来过去空,现在分别无",并有五家分财之说,认为人的财产为五家(王、贼、水、火、不孝子)所共有,国家或政府(王)可能把财富征收或没收,小偷(贼)可能把财富窃走,自然灾害(水、火)会让财富减少或消失,败家子(不孝子)可能浪费、败光家产,因此不管个人如何孜孜营求财富,究其本质而言,财富是空有的。

    众生若不理解财富虚妄、空有的本质,对财富悭吝、不肯布施,时刻攀缘,希望营求更多财富,则会沉沦于无法满足的欲望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因此,佛教首先让人看清财富虚妄致苦的本质,"复次慈氏一切财富。无常败坏众苦之本","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然后让众生不要执著于财富的占有和营求,对于出家人,要求其"去世资财",不得"安置田宅","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对于在家的信众,则告诫其不要贪执于财富。

    3.从缘起论看佛教布施观––真正拥有

    由缘起论来看布施,既然财富的本质是虚妄,是空有,是假相,那又如何对待财富?如何让财富真正属于自己?按照缘起论,佛教认为包括自己身体在内的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刹那生灭的过程,财富也同样是因缘而聚、缘尽而散,因此,佛教让人首先要看清财富的本质,从而不执著于财富,进而,为了让财富真正属于自己,佛教提出人要行布施,"富者能施富得坚牢",只有布施出去的财富才会真正属于自己,"水火怨贼不能侵夺"。

    同时根据缘起论,众生之间有着千丝万结的时空关系,"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是我父母。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皆是我兄弟姊妹妻子眷属。以是义故,于一切众生慈悲悯念随力救济"。因此关心他人的疾苦,对苦难的人有同情心、怜悯就不仅是道德意义上的利他,而是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利己。布施不仅惠泽他人,更是关系到施者自身的利益,能帮助施者找到自己至善本性,获得智慧。

    4.布施在佛教修行中的地位

    在佛教中,布施是成佛最基础的修行方法,在众生成佛的六种途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位置最前,也居菩萨教化众生、调伏众生心性,使其心向智慧的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首。"夫布施之业。乃是众行之源。既标六度之初。又题四摄之首。""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不论对于普通人还是觉悟了的人,布施都是最基础的历练身心的方法:对于想减少烦恼、摆脱痛苦的普通人,布施是最初级、最基础的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的方法,帮助人减少贪心,为自己积累福德,通过能行布施,渐渐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最后获得大智慧;对于觉悟的人,布施是其吸引众生、教化众生的最便捷有效的方法。

    在修行方法中,布施也是最为简单易行的方法,佛在讲成佛方法时,先说布施,"其布施者于六度中。最易修习是故先说"。布施相对简单易行,老百姓即使不懂佛教、佛理,不信佛,不知道"六度"、"四摄",但对"施舍"、"布施"、"化缘"等词语等都不陌生,因此,不仅学佛的人要从布施开始修行,平民行善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也是行施。

    二、布施观在中国的发展

    (一)布施观在中国发展的伦理基础––业报论

    佛教在中国蔚为大观与其本土化路径密不可分。因此,我们来看布施时,先要了解布施理论在中国本土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也提倡乐善好施,《墨子·尚贤下》中有:"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虽然中国本土的价值伦理中也包含了布施行善的价值,但注重现实人生的中国人,在社会行动中能否践行布施则是根据该行动对自己的功利性或情感性后果,因此,布施作为一种带有信仰意义的社会行动,也打上了本土化的烙印。

    布施行善在中国的伦理支持是中国本土的业报论思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积善之家有余庆,积恶之家有余殃"。业报论认为人所做的或善或恶的事(业)会在将来以福祸的形式反馈到自身或自己的家庭。根据业报论的思想,施舍、行布施的人会有健康长寿、富有、平安、家庭和睦等福报,中国的乞丐也常利用人们相信业报的心理,在受人施舍时说诸如"好人好报"的套话。业报论说明人们愿意相信善行有好报,并在心理上期待和追求这种善报。

    业报论虽然为中国人布施行善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伦理依据,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赖永海教授认为,它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报应反常的现象,如为什么现实社会中总有乐善好施之人不得好报,而为非作歹、恶贯满盈的人却能逍遥自在,甚至飞黄腾达。因此,业报论无法给出行善必获福报的确证,无法使人全然信服。"中国古代的福祸报应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较侧重于经验现实,而缺乏理论的论证和说明,因而经常无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报应反常的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说明。"因此,本土的业报论只是为佛教布施行善提供一个伦理契合点,在人们心中印下了一个"善有善报"的观点,但这个观点能否在实际生活中指导人的行为,甚至在遇到报应反常现象时仍然能够坚定行善、不退转,还有待于在更为纵深的时空观的关照下对祸福报应的解释。由此,中国本土的佛教发展出了三报说,将人的前世、今生、来世结合起来,解释人生的因果报应。

    (二)布施观本土化表现––三报论

    魏晋南北朝时慧远将中土的祸福报应与佛教的业报轮回融合起来,提出了三业三报说。三业是身、口、意,三报是现报、生(下世)报、后报。"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生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从三报论视角观察,此世福祸命运不能仅依据此世的善恶行为,还要看前生所造之业,而今生福报反常则是前世或善或恶的业所造成,"世或有积善而殃集。或有凶邪而致庆。此皆现业未就而前行始应"。宋代的宗密在《原人论》中也论述了三世因果报应思想,"谓前生敬慢为因。今感贵贱之果。乃至仁寿杀夭施富悭贫。种种别业不可具述。是以此身无善自福,不仁而寿。不杀而夭等者。皆是前生满业已定"。

    三报论在理论上加上了前世和来生,对报应反常现象的解释比业报论更有说服力,对社会人生问题的解释也更为圆融,因而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三报论让人们接受现实命运,同时鼓励人们积极布施,改善命运,从三报论的观点看,今生贫富祸福是前世业力所致,不必怨天尤人,而改善命运最有效的方法是布施行善:已在福中享福的人行布施会使福德增加,陷于困苦中的人则更要通过积极的布施行善来改善自己的命运。

    三报论思想在中国的深入民心则表现为《三世因果经》在民间大量流布及《三世因果经》歌曲在信众中的广为传唱,经中劝人布施行善的语句人所熟悉,"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骑马坐轿为何因,前世修桥补路人,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施衣济穷人,有食有穿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今生无病为何因,前世施药救病人"。《三世因果经》通过口耳传唱方式,劝人布施行善,从而使得积善积福的观念深入妇孺。

    三、布施的具体内容

    (一)谁来布施––人皆可行布施

    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一切众生都能行布施,不论其贫富贵贱善恶,"一切有情无有不能行布施者"。施舍与否,观其有无施心,有施心者,一花一草、一叶一木、一针一线、一米一水,都能成为可施之物。若心无施舍之念,如吝啬悭贪之人,即使富有国家,也不能行施,所以《法苑珠林》讲"一切水草人无不有。虽是国主不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佛教认为众生都有布施的资格,都能行布施,布施应成为人日常行动的实践。

    在佛教发展的早期,部分佛教徒根据穷人今世贫穷乃由前世悭吝之因,只有布施才能获福报的佛理,认为贫穷的人最需要帮助,帮助穷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穷人布施的机会,因此一些佛教徒偏重于向穷人行乞,如阿难乞残剩米汁于贫妇,迦叶专向贫穷人家行乞等。但在佛教众生平等、救济一切有情、普度众生的人间关怀及认为众生皆可成佛的基本信念下,更多的佛教徒则认为要不分贫贱、为一切众生提供布施的机会。维摩诘就批评迦叶"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舍豪富从贫乞"。认为施舍当"住平等法,应次行乞食"。佛经上载佛陀带领出家众乞食时是"次第乞",没有分别和挑拣,为每个人创造积累福德的机会。

    佛教认为布施不仅是帮助他人的一种道德义务,更是改善自身的权利,不仅劝导所有众生都行布施,也劝导为所有众生提供布施的机会,并批评在布施对象上挑拣和分别的做法,如出家人在乞食时不应嫌贫爱富,也不应重贫轻富,强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布施来改善自己,洁净自己。极贫穷的人,只要有施心,就可以发现许多可施之物,如自家的饭菜给蝼蚁,自己的一点口粮给穷人,施舍劳作等。富有的人更应该施舍,"富者应施",因为只有施舍出去的财富才能真正属于自己,为自己积累今后的福德,并通过布施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布施何物––财施与法施

    按照布施的内容,佛教将布施主要分为两种:财施和法施。财施是以衣服、食物、珍宝、交通工具甚至房舍田地等施予大德及贫穷的人。法施是劝化人生,如劝喻安慰、抄经、诵经等。佛教认为法施境界最高,如《金刚经》上讲法施功德"不可思议"。《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具体论证法施胜财施,提出:第一,"财施者而有竭尽。法施增长则无有尽",布施的财物资源是有限的,能够穷尽;而为人解说道理,开导智慧则是无有穷尽。第二,"受财施者现在利益。受法施者现在未来俱有利益。于无量世恒相随逐无人侵夺。乃至无上正等菩提不相舍离",认为财施仅能解决贫者一时的痛苦,减轻人生表层饥寒病弱等烦恼,利益仅停留于当下;而法施则能帮助苦恼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驱除使众生产生烦恼、苦恼的妄心、贪心、痴心、嗔心等各种杂心。佛教认为,世间各种苦都是由心所生,因此,离苦得乐最彻底的方法就是净化人的心灵环境。第三,"财施者能施获益受者无益。若法施者自他俱益",佛教认为,布施世间财物仅能使得施者获福报,受者则没有真实福报;法施则是自利利他,施者和受者都能获得真实利益。施者为自己积累未来的功德福田,受者也会因为"由闻法故发心速趣无上菩提",能够自利利他。

    (三)布施的对象––不住于相,无分别的受施者

    在佛教的价值体系中,众生平等,无有分别,佛经中常劝人放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种种分别之相,因为种种相都是虚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只有离开各种分别计较,才能获得智慧解脱,"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在布施上,佛教提出不住相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不作二相",具体而言,"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提出在布施时,要打破各种世俗分别,如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智与愚、高与下、亲与怨、敌与友、爱与憎,乃至众生与佛等各种分计较相。

    就受施者而言,不住相布施提出"不见受者持戒破戒。是田非田。此是知识此非知识。施时不见是器非器。不择日食是处非处。亦复不计饥馑丰乐。不现因果。此是众生。此非众生。是福非福。虽复不见施者受者。及以财物。乃至不见断及果报。而常行施无有断绝",即布施时不用世俗分别标准对来乞之人作价值判断,不思考来乞之人是善、是恶,是聪明、是愚昧,是否有值得同情的正当理由,是否会回报施者,以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饥饿贫困等,而要放下世俗的分别思量标准,原谅一切人,帮助一切人,怨亲平等,平等布施。

    此外,佛教特别强调关注社会中最弱的人群,强调对社会中最弱小的人行布施,认为布施最贫困的人和施佛所得的功德是一样的,"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若布施给孤独老弱贫困生病之人,则福德不可思议,"随宜布施贫穷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

    (四)如何布施––生大悲心,恭敬欢喜

    佛教布施理论认为布施行善不能停留在布施的行为上,更重要的是布施时的心态,布施时是否能生悲心,"悲是三施之因"、"若无悲心施不清净"、"虽复大施若无悲心不名为施"、"悲心起施能与众生乐聚"。提倡布施时同情弱者,心怀怜悯,并真心希望来乞之人能离苦得乐,如在布施饥饿之人时,应真诚祝愿自己的施舍能帮助对方延续寿命、增进健康、增长力气、增加智慧,"以食施者,当施五事"。

    对于不同的受者,佛教认为布施时持三种心态,恭敬心、怜悯心、恭敬怜悯心。对于贫困的弱者,布施时应当怜悯其苦,希望对方能够从自己的布施中得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在向修行人布施时,应怀赞叹恭敬之心。若向老弱修行人布施时应既恭敬且怜悯。"心有三种,若怜悯,若恭敬,若怜悯恭敬。施贫穷下贱及诸畜生,是为怜悯施。施佛及诸法身菩萨等,是为恭敬施。若施诸老病贫乏阿罗汉辟支佛,是为恭敬怜悯施。"

    除了要怜悯、恭敬众生,在布施上,佛教还提倡要欢喜感恩。"菩萨见乞者时心大欢喜。胜于他人所见亲者,"见乞者时,"菩萨执手欢喜与语。犹如亲友"。乞者为施者提供了积累福德的机会,帮助施者戒除悭吝恭高我慢之心,因此施者应当感激来乞之人,心生欢喜,"自捧持所施之物。右膝着地欢喜奉施"。此外,佛教经典还有至心施、信心施、随时施、自手施和如法施等等真施,强调布施时要心无杂念妄想,从而增进自己的福慧。

    因此,从心态上看待佛教的布施,其更多注重布施当下的心态,有无"悲心",是否生恭敬心、欢喜心、怜悯心、感恩心等,强调布施行为对于世人心灵的教化作用。

    (五)布施的目的––化烦解忧,教化人心

    1.对于受者––减缓痛苦,心向智慧

    佛教认为,世间有种种饥、寒、病、老、贫等烦恼痛苦,众生忙于应付每天的生活,在攀缘和生活的营求中身心难以安定,无法心向智慧菩提,因此提出,对于处于痛苦之中的人,先减缓或去除其人生表层的急迫的痛苦(如饥寒等),让众生能够获得安静欢喜的身心,身心安定之后,再引导众生寻求智慧,"又如一切贫穷有情。饥寒裸露身心不安。何能造作种种事业。若与衣食令得安乐。然后能修种种事业。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见诸有情贫穷所逼。不能发起无上信心。修行大乘种种事业。先施舍一切衣服饮食。房舍卧具病瘦医药令心安乐。然后令发无上正等觉心。修行大乘种种事业"。又有"乞者既得满足欢喜悦豫转相施与亦如菩萨"。因此,佛教布施表层的目标是解除贫困者的饥寒贫困,使其摆脱痛苦,身心安乐,其更深远的意义则在于希望痛苦者能够发心寻找人生的智慧,培养感恩心,学会自利利他,加入到菩萨助人的行列中。

    2.对于施者––降伏其心,获得智慧

    佛教认为众生本来有悲心、智慧心,由于被种种贪欲烦恼遮蔽,不能见自心,因此,布施是去除杂心见自悲心的主要方法。"若不行施覆蔽悲心,"在佛教看来,布施对施者的利益更大:降伏烦恼心,得自在心,"寝息安隐心无忧虑"。"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于身命财起三坚法。于六念中起思念法。于六和敬起质直心。正行善法起于净命。心净欢喜起近贤圣。不憎恶人起调伏心。"佛教提倡通过布施帮助人去除贪心、痴心、嗔心、嫉妒心、攀比心、求报心、人我之心、我慢之心等种种妄心,而生敬爱之心、直心、净心、同情心、感恩心等种种真心。因此,佛教的布施观注重布施实践给施受双方带来的身心成长:对受者而言,帮助他们减少痛苦、烦恼,解脱困难,吸引他们寻求人生的智慧,增加感恩心;对于施者而言,帮助他们减少对物欲的攀缘,通过布施来洁净自己的心灵,将其善心、真心通过布施的习惯熏习出来,获得欢喜、智慧和更多的福报。

    四、佛教布施观小结

    (一)慈善布施是双赢––布施行为中施受双方均得利益

    传统慈善观往往将布施行善视为一种单向的助人过程,通过为弱势人群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资料,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慈善也往往被看成是富而有余力之人的事,"富而好仁","富而好施",是富人的义务。佛教布施观则告诉人们慈善布施不仅是单向的助他行动,更是自助的行动,通过布施行善,施者能获真实利益––洁净心灵,智慧显现以及未来福报的许诺。布施理论认为,人在行布施时,通过"舍"弃(贪心、悭吝心等众多杂心)而"得"(心灵的成长、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得到福报增长、命运改善的心理许诺),不论是从业报还是心灵财富的角度上讲,布施对行善者也有益,而且利益更大。

    因此,布施行善对受者和施者均有利益,行善不仅是义务,更是每个人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布施行善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减少烦恼,增加欢喜,增长人生智慧,增进对社会的见知,进而完善自身,改善人生。

    (二)无分别的平等观念

    佛教的布施观强调不作二相、无有分别的布施,认为众生平等,每个人都有施的权利,每个在世间受苦的人都有受到帮助的权利,强调施者在布施时不要按照世俗的标准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不分别受者是贫是富、是善是恶、是美是丑、是智是愚,只要来乞,就随愿而施。另一方面,佛教也提出出家人和贫人在受人布施时要不起分别,"所见色,与盲等。所闻声,与响等。所嗅香,以风等。所食味,不分别",让人不要执著或贪着于所得之物的色相,不要增长自己对物质的贪求之心,对所得到的施舍都要欢喜感激,不分别施者是贫是富,所施之物是美是丑。

    因此,佛教的布施理论强调施者和受者都要增长自己的无分别心、平等心,施者增长怜悯心,受者增长感恩心,并通过平等心的薰习增长自己的智慧。

    (三)贫人的价值

    佛教认为贫人为他人创造了积累功德的机会,是世道人心的试金石。贫人的存在有助于帮助众生去除吝啬、贪婪、人我之心,"此善知识今受我施。除我悭贪恶趣过失",贫人能增长人的怜悯心、爱心,使人看到人生的无常。因此,贫人是众生的良友,是有价值的。早期的佛教徒去世资财,以乞食为生,用乞食的方法与众生结缘,帮助众生做好事、积累功德。因此,佛教提倡见到穷人要恭敬欢喜,要尊重穷人。

    五、布施观对于慈善事业的启示

    (一)慈善不分社会阶层

    和六度中其他五度比较,对于平民大众而言,布施行善最为简单易行,也最能为大众所践行。从家庭每日的点滴小施到富裕家庭的大施,从施舍米、钱、物到给人安慰、尊重、理解、支持、关心,布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传统慈善观点往往认为慈善是富人的事,与穷人无关。佛教布施理论则认为,每个人在布施上都是平等的。富人需要通过布施来减少自己的贪婪和妄想,增加欢喜心;穷人也需要通过布施来增加怜悯心,为自己积累福德,因此布施是每个人的事情,穷人和富人都可行也应行布施。布施行善关注的是行善当下的心态,有无悲心,在佛教看来,只要真正悲悯,平民的布施在价值上与富人的布施是等价的。因此,现代慈善工作应更多地鼓励平民慈善,为平民创造布施的环境,因为慈善不分社会阶层。

    (二)慈善布施是心灵环保

    佛教认为,布施能帮助人们减少劳神伤心的三毒(贪、嗔、痴),增长平等、慈悲、智慧、感恩、欢喜之心。在这个意义上,慈善活动能够帮助现代人降伏浮躁不安、营求、计算的心,放下分别、执著和过于理性的心,通过布施帮助他人,获得心灵的平静和欢喜,学会尊重不同阶层的人,学会同情他人,为他人着想,从而让心灵得到滋润,增强自尊、自信,增长爱心,增长对世界的感恩和欣赏,让心灵更加充实丰满。因此,慈善为现代人提供了洁净心灵、对心灵资源进行开发的方法,是一种心灵的环保。

    (三)尊重弱者

    佛教认为众生平等,施者和受者都是平等的关系,反对居高临下和恭高我慢的施舍,认为弱者能够激发人的同情和善心,在社会中是有价值的。同时缘起论也认为众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因此,佛教提倡布施时,要感激、尊重弱者,真心关怀弱者。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慈善事业更应尊重弱者,感激弱者,倡导对社会弱势人群的体谅和关心,倡导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尊重和关怀,因为是弱者提醒每个人时时生怜悯心,时时发善心,是弱者时时把世道人心的问题摆在每个人面前,时刻拷问着每个人的良心。

    佛教布施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蕴涵了尊重社会弱势人群、慈善不分阶层、慈善关注大众心灵的成长等现代慈善事业所关注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宗教如何服务社会?佛教如何劝募大众?笔者希望能够对慈善事业的践行者和研究者有所启发,同时也为宗教团体服务社会提供一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