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亲善知识——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五十五)

编辑:两车 日期:2023-07-13 08:34


亲善知识

先德云①:“譬如敝人执烛,不以人敝故,不取其照。”即孔子“不以人废言”②意也。借口者遂谓师不必择贤,但资其学识言论足矣。彼自不德,我何与焉?遂依之不违。宁知芝兰鲍鱼③,渐染成性乎?论语曰:“不以人废言。”又曰:“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④。”胡不合而观之?


注释


先德云:此语出自《大智度论》。原文为:“于诸师尊,如世尊想。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敝囊盛宝,不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敝人执炬,不以人恶故,不取其照。”


不以人废言:不因其人品可议或地位卑下而不听取其正确的言论。此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邢昺疏:“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无德而废善言也。”


芝兰鲍鱼:《孔子家语·六本》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意思是和好人在一起,就像进入有兰花的房间,久了闻不出香味,这是因为被好人同化了。和坏人在一起,像进入鱼市一般,久了闻不到腥味,这是因为被坏人同化了。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出自《论语·学而》。,孔安国《注》,以及皇邢二《疏》,皆作“亲”字讲;,作“敬”字讲。意思是说,所亲近的是道德仁义之人,是为不失其亲。能够亲近值得亲近的人,是有知人之明,故可宗敬。荀子言:“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



译文


先德曾说:“譬如夜行险道,有丑陋的人手持灯烛为人照明。不能因为持烛的人长相丑陋,便不接受他的照明。”这与孔子所谓“不以人废言”大意相同。有人以此为借口,认为求师不一定要选择品德贤良,只要取他的学识言论即可,他有没有道德,与我何关?因而便有许多人都依这种说法求师。岂知所亲近的人是贤或是不肖,他们的品行好坏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论语》虽有“不以人废言”,但也说“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何不把这二句话合起来思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