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五月十三 菏泽神会禅师圆寂日

编辑:两车 日期:2024-06-18 10:23



菏泽神会禅师是六祖慧能大师的弟子,一生弘扬六祖慧能宗风不遗余力,使慧能大师所开创的南宗顿教禅法成为禅宗的正脉与主流。

出家参访  曹溪悟道


西京荷泽神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湖北襄阳人,俗姓高。自幼学习五经,后读老庄,深受启发。自从读《后汉书》得知有佛教一事,开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仕途却日渐淡然。年稍长,他便辞别双亲,投襄阳国昌寺颢元法师出家,学习佛教经典。他的记忆力极好,“讽诵群经,易同反掌”。后来,他又投当阳玉泉寺神秀禅师座下,学法三年。

武后久视元年(700),神秀禅师应诏入洛阳宫中弘法,神会禅师于是离开了玉泉寺,“效善财参问”,“裂裳裹足”,南下曹溪,从六祖学习南宗顿悟法门。在《坛经》中就记载了一段神会禅师初诣六祖慧能大师的对谈语录:

神会禅师一路风尘仆仆来到曹溪,礼拜六祖。
六祖道:“知识远来大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知识远来,很辛苦。你把根本带来了吗?如果带来了,应当知道你的主人公,请你说说看)。”
神会禅师回答道:“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六祖诃斥他说:“这沙弥争合取次语(岂可随便说话)!”说完便打。

神会禅师挨棒后,私下想:“大善知识,历劫难逢,今既得遇,岂惜身命!”于是他决定留在曹溪,侍奉六祖。


神会禅师继续问六祖:“和尚坐禅,是见还是不见?”
六祖用拄杖打了神会禅师三下,问道:“吾打汝,是痛还是不痛?”
神会禅师道:“亦痛亦不痛。”
六祖道:“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禅师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六祖道:“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敢这样糊弄人)?”
神会禅师听了,连忙礼拜,忏悔谢罪。
六祖继续开示道:“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禅师再次谢罪,顶礼百余拜。从此殷勤执侍六祖,不离左右。

有一天,六祖上堂,告诉大众说:“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禅师从大众中走出来,回答道:“是诸法之本源,乃神会之佛性。”
六祖诃斥道:“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
神会禅师于是礼拜而退。
六祖道:“此子向后,设有把茆盖头,也只成得个知解宗徒(这小子今后即便住庵苦修,也只是个玩弄语言文字的知解宗徒)。”

经过慧能大师一番的诃责与教诲,神会大师对于以往自恃聪明的慢心起了惭愧之念,也对惠能大师的修持深感佩服。于是,神会大师至诚的礼拜悔谢,并在曹溪参学多年,成为慧能大师门下的弟子。


重返曹溪  大藏六疑


在曹溪学法期间,神会禅师曾一度北上西京(长安)受戒。唐景龙年中,又回到曹溪阅读大藏经。在阅藏的过程中,他曾就六处疑问,请问六祖,六祖一一为他作了解答:
  • 第一问:“所用戒何物?定从何处修?慧因何处起?所见不通流。”
    六祖答道:“定即定其心,将戒戒其行,性中常慧照,自见自知深。”
  • 第二问:“本无今有有何物?本有今无无何物?诵经不见有无义,真似骑驴更觅驴。”
    六祖答道:“前念恶业本无,后念善生今有。念念常行善行,后代人天不久。汝今正听吾言,吾即本无今有。”
  • 第三问:“将生灭却灭,将灭灭却生?不了生灭义,所见似聋盲。”
    六祖答道:“将生灭却灭,令人不执性。将灭灭却生,令人心离境。未即离二边,自除生灭病。”
  • 第四问:“先顿而后渐,先渐而后顿?不悟顿渐人,心里常迷闷。”
    六祖答道:“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顿渐是常因,悟中不迷闷。”
  • 第五问:“先定后慧,先慧后定?定慧后初,何生为正?”
    六祖答道:“常生清净心,定中而有慧。于境上无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无先,双修自心正。”
  • 第六问:“先佛而后法,先法而后佛?佛法本根源,起从何处出?”
    六祖答道:“说即先佛而后法,听即先法而后佛。若论佛法本根源,一切众生心里出。”

这六个问题是当时乃至后世经常引起人们争论的话题,同时也涉及到禅宗的一些根本性的东西。六祖对这六个问题的回答,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料,值得我们仔细地品味。


滑台论辩 弘扬顿法


开元八年(720),神会禅师敕配住持南阳龙兴寺,大扬禅法,当时南阳太守王弼、县令张万顷和诗人王维等人,都曾来向他请益问法,一时蔚为风气,人称“南阳和尚”。

慧能大师示寂后的二十年间,曹溪禅法逐渐沉废,两京之间由神秀大师所弘扬的北宗禅法相当盛行。然而自神秀大师以后,门下的弟子大多在方便渐修的法门上用功,渐渐失去了对顿悟禅法的体解。因此神会禅师便主张“直了见性、不言阶渐”,提倡“无念为宗”,以慧能大师所传的顿教法门继续弘扬禅宗。

开元二十年(732),神会禅师于河南滑台大云寺举行无遮大会。神会禅师与承嗣神秀大师、提倡渐修禅法的崇远大师,展开了一场南北禅正傍、是非的辩论,会中神会禅师直斥神秀大师一门“师承是傍,法门是渐”,大力提倡慧能大师一系的正统传承与宗旨。当时与会的独孤沛写下了会议记录,经过多次编修,题名为《菩提达磨南宗定是非论》,流传于后。经过几番的论辩,神会禅师不但大挫北宗学人的论点,使北宗学者有了了解曹溪顿法的契机,更使顿教法门逐渐取得大众认同,让慧能大师的六祖地位得到初步的认定。

至天宝四年(745),神会禅师应请重回洛阳,入住荷泽寺,大力弘扬顿教,著《显宗记》,以南方慧能大师一系为顿宗,北方神秀大师一系为渐教,定“南顿”、“北渐”两门。与此同时,他还并将五祖弘忍大师传法予慧能大师一事力加宣传,强调慧能大师才是承接达摩正统禅法的嫡传,肯定顿教是禅门的正宗。


流放南方 集资平叛


南宗法门日盛而北宗势力渐衰引起了北宗学人的不满与反击,天宝十二年(753),在北宗普寂禅师的俗家弟子御史卢奕的诬奏下,神会禅师被敕黜离开洛阳的荷泽寺,贬往弋阳(今江西省境内)、武当(今湖北省境内)及襄阳等地,最后再转往荆州开元寺般若院定居,两年之间转徙四处、颠沛流离。

天宝十四年(755),唐朝发生了为期八年的安史之乱,两京板荡,经济异常困难,为了筹备军用及各项重建经费,神会禅师以“国之将亡,匹夫有责”的情操,于各地广置戒坛度僧并亲自主持法事,以开坛所收取的财帛,皆悉充当军需,使得朝廷得以平定乱事。

神会禅师护国护教的精神不但受到当时黎民百姓的感戴,也令肃宗皇帝感动。在乱事平定之后,朝廷诏请神会禅师上京供养,并在洛阳荷泽寺中建造禅院,礼请大师常住其中,继续弘扬曹溪宗旨。上元元年(760),神会禅师圆寂于荷泽寺,建塔于洛阳宝应寺,世称“荷泽禅师”,肃宗皇帝敕谥为“真宗大师”。

神会禅师的著作有《显宗记》、《南阳和尚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残卷)、《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菩提达磨南宗定是非论》及《顿悟无生般若颂》等,后人辑为《神会语录》行世。大师所开演出来的宗派被称为荷泽宗,宗下弟子英才甚多,有无名、法如、华严澄观、圭峰宗密等,均为一方宗主。

一生弘扬慧能宗风的神会禅师,以其不避艰辛的献身与努力,终使慧能大师为禅宗六祖的法统得到普遍认同,并将顿教法门弘扬于世,大振南宗禅法的声望。贞元十二年(796),德宗皇帝更邀集禅门诸师楷定禅门宗旨,并敕碑于神龙寺中以嘉懿神会禅师一生的贡献。此举不但是对南宗慧能法门的莫大肯定,更是将神会禅师一生的行谊事迹,留予后人垂鉴与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