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何劳持戒”,就是可以不用持戒的意思吗?

编辑:两车 日期:2024-09-05 09:04



六祖大师在《坛经》中曾向大众演说了一首《无相颂》,并说“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世学人,尤其是在家居士奉为圭臬。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无相颂》开头第一句便说:”心平何劳持戒?”不少人便以这句“反问”为依据,将自己“不拘小节”的散漫行为解释为“不执着于戒律”,甚至将不学戒律视为高人一等的“超越”知见。那么六祖大师的本意是这样吗?


我们常说佛法要从戒、定、慧这三无漏学而得进入,其中又以戒为基础,因戒生定,由定发慧,缺一不可。六祖这句话在说“何劳持戒”前显然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心平”。这里的心平并不是说平复情绪,也不是持心中正、不偏不倚那么简单,而是心常平直,与道相应。如果真的可以做到心常平直,那么就不需要刻意持戒,因为举手投足都已经完全合乎戒律,自然不必拘泥于戒相的条文了。

心常平直这话说起来似乎很容易,实际上并不简单。就以不杀生戒来说,想要对人不起杀心似乎不难;那对于蚊虫蚂蚁,尤其是正在叮咬我们的蚊虫蚂蚁也能不起一念杀心,便有许多人做不到了;更进一步,对于我们的冤家对头,还能够像菩萨一样常怀慈悲,不起丝毫的厌恶恼害之心,乃至将此慈悲推而广之到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才称得上完完全全与道相应的心常平直,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呢?果真能够做到时刻慈悲的“心平”如佛,时刻与真性相应,不杀生戒对其也就没有意义了,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刻意去“持”了。


不偷盗戒也是如此,佛陀制戒的用意在于防非止恶,盗窃成性的人倘若想要痛改前非,当然需要持这一条戒。而我们真的能够没有盗窃之心,乃至不起一念贪心,这条戒也便不用刻意去持了。反观我们自己,对于世间种种真的没有丝毫贪着之心了吗?所以学习佛言祖语,尤其是禅宗的许多祖师语录时,首先应该审视自己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否则不仅自己遭殃,更加连累祖师。就以“心平何劳持戒”这句话来说,如果没有做到真正的“心平”,又怎敢侈谈“何劳持戒”这种大话呢?

虚云老和尚对于这一问题曾有专门开示,我们便以这段开示作为本文的结尾,与大家共勉:

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是为最上根人说,上根利智,一闻道法,行解相应,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善相且无,何有于恶!若是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心平”二字谈何容易!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为八风。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着;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着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曷若恒时步步为营,从事相体认,举心动念,当修十善。事相虽末,摄末归本,疾得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