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讲经法师代表2025巡讲活动走进陕西西安
编辑:两车 日期:2025-04-24
4月23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陕西省佛教协会、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协办,西安市佛教协会及西安大兴善寺承办的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讲经法师代表2025巡讲活动(西安站)在密宗祖庭大兴善寺举行。陕西省民宗委副主任李秦川,省民宗委宗教一处三级调研员吉诗杰,西安市民宗委副主任王胜,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主任、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副主任长顺法师,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宽旭法师,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本昌法师,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宝鸡市佛教协会会长宽严法师,法门寺佛学院副院长照学法师及一百余位四众弟子齐聚一堂,共享法筵。宽旭法师在致辞中指出,讲经说法是出家僧人的看家本领,是开启佛智、引导正信正行的重要途径。他强调,在新时代,讲经说法应与佛教中国化紧密结合,使佛教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进而为社会和谐进步贡献智慧力量。此次巡讲团的讲经弘法,将为陕西佛教界的弘法工作起到示范作用,希望在座听众珍惜此次机会,深入领悟佛法。来自中国佛学院的净寂法师以《佛说阿弥陀经》为基础,讲解“人间佛教修学观”。他向听众指明“信、愿、行”三资粮的修学要义,将净土思想与人间佛教理念圆融展现,阐述如何以深信念佛求生净土,引发听众对生死与解脱的深刻反思。来自河北二祖匡教寺的善承法师聚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诠释“人间佛教众生观”的现代价值。她以观音菩萨“循声救苦”的慈悲精神为切入点,结合生活实例,阐明如何在信息时代修习平等心与大悲心,将菩萨智慧转化为社会和谐的正能量。来自哈尔滨极乐寺的万砥法师以《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为依据,解读“人间佛教修学观”。他在剖析三宝的胜义内涵时,强调“觉、正、净”的皈依本质,并提出“观照无常、福慧双修”的生活修行方法,以此回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来自长春莲花古寺的妙量法师以《佛遗教经》为基础,阐述“人间佛教节俭观”。她将佛教少欲知足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通,提出通过“空性智慧断贪求、中道方便行节俭”的实修路径,引导听众在消费主义浪潮中坚守精神家园。在互动答疑环节,听众踊跃提问,气氛热烈。每位法师在讲经后,都针对信众的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涵盖“人间佛教与西方极乐世界的关系”“菩提心与大乘佛教的联系”“在家居士如何修定”“如何区分虔诚信心与精神依赖”等问题。法师们将佛法智慧与现实问题相融合,深入浅出地回应了听众关切,现场掌声不断。
长顺法师在总结中向成就此次巡讲活动的各级领导部门、协办单位、承办单位以及护法居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四位法师以佛教经典为依据,围绕人间佛教的修学观、节俭观、众生观等内容,为听众呈现了一场启迪心灵的法音盛宴。希望讲经法师在未来的弘法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教的要求,持续推进佛教中国化走深走实,以佛法智慧助力社会和谐与人民安乐,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佛教力量。大兴善寺始建于西晋泰始二年(266),是汉传佛教密宗祖庭,历经隋唐高僧弘法,成为佛教东传枢纽及日本真言宗、韩国真觉宗祖庭。宋元明清之后,禅宗与密宗并弘,民国时期复建并创办佛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寺院获政府保护,2016年成为中国社科院密宗研究基地,2022年获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表彰。近年来出版多部学术著作,持续推动佛教经典的现代阐释与国际交流,以文化传承践行新时代宗教中国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