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清明——清明好天气 游衍莫忘归

编辑:两车 日期:2025-04-04


很久以前,清明节气仅是时序的标志
其目的在于提醒农民春耕春种
如《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
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来自东南方,亦即巽方
农历三月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
天朗气清,万物皆显,正是耕种的大好时节
《岁时百问》也说: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而最终成为蕴含一系列风俗的节日
则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宋·程颢《郊行即事》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华
春来万物复苏,到了清明阳气更盛
白桐花开,清芬怡人

二候田鼠化为鹌
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
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
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

三候虹始见
虹为阴阳交会之气
雨后空气洁净,阳光折射便形成了彩虹


作为唯一一个与节气重叠的节日
这天给人的感受无疑是十分复杂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当此之际,一边是无限春光惹人陶醉
绵绵细雨打湿了娇软的花,悄然滋养着新生
另一边却是祭扫思亲的哀怨彷徨
清明把生与死相提并论
承载着每一个中国人对于生命的思考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宋·黄庭坚《清明》


佛教对生死尤为重视,所以古德说
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
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
意在提示学佛者对于这桩大事不可须臾忘怀
对于世间“刀刃之蜜”般的五欲六尘
所谓“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正应猛醒,切忌沉迷其中,“游衍忘归”


晦岳清旭禅师清明上堂

云山迭迭翠屏开,绿暗红稀谁剪裁

风日晴和春烂熳,死人冢上活人哀

荆棘林,白骨堆

化一陌纸钱,叫几声苍天

仔细思量,不胜悲惨

奉劝贪花赏玩客,闲来好把自心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