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禅宗的五家七派:曹洞宗④

编辑:两车 日期:2025-03-29

曹山本寂禅师,福建泉州莆田县人,俗姓黄,少业儒学,十九岁往福州灵石出家。二十五受具足戒,不久即参谒洞山良价禅师。山问:“阇梨名什么?”对曰:“本寂。”山曰:“向上更道。”师曰:“不道。”山曰:“为什么不道?”师曰:“不名本寂。”洞山深器之,自此入室,密印所解。盘桓数载,乃辞洞山。洞山问:“什么处去?”师曰:“不变异处去。”洞山曰:“不变异处岂有去耶?”师曰:“去亦不变异。”乃辞去。山密授洞山宗旨,师拜受而别。遂至曹溪礼慧能六祖塔。后还止江西吉水,大众请开法。因追念六祖的遗风,便把所住吉水山改名为曹山,后又居荷玉山。二处法席,学者云集。


有僧问:“于相何真?”本寂说:“即相即真。”又有僧问:“幻本何真?”本寂说:“幻本元真。”又问:“当幻何显?”本寂说:“即幻即显。”这是曹山为启发上机而说的道理。僧问:“学人通身是病,请师医。”师曰:“不医。”又问曰:“为什么不医?”师曰:“教汝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师作四禁偈曰:“莫行心处路,不挂本来衣,何须正恁么,切忌未生时。”师云:“凡见圣解,是金锁玄路,直须回互。夫取正命食者,须具三种堕。一者披毛戴角,二者不断声色,三者不受食。”有稠布衲问:“披毛戴角是什么堕?”师曰:“是类堕。”曰:“不断色声是什么堕?”师曰:“是随堕。”曰:“不受食是什么堕?”师曰:“是尊贵堕。”


问:“沙门岂不是具大慈悲的人?”师曰:“是。”又曰:“忽遇六贼来时如何?”师曰:“亦须具大慈悲。”曰:“如何具大慈悲?”师曰:“一剑挥尽。”曰:“尽后如何?”师曰:“始得和同。”师示人偈曰:

从缘荐得相应疾,就体消停得力迟,

瞥起本来无处所,吾师暂说不思议。


问:“学人十二时中如何保任?”师曰:“如经蛊毒之乡,水也不得沾着一滴。”


僧举:“有人问香严如何是道?”答曰:“枯木里龙吟。”曰:“如何是道中人?”答曰:“骷髅里眼睛。”学人不会,后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云:“犹带喜在。”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眼睛?”石霜说:“犹带识在。”师因而颂曰:

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无识眼初明。

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辨浊中清。


其僧复问师:“如何是枯木里龙吟?”师曰:“血脉不断。”曰:“如何是骷髅里眼睛?”师曰:“干不尽。”曰:“未审还有得闻者无?”师曰:“尽大地未有一人不闻。”曰:“未审枯木里龙吟是何章句?”师曰:“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


天复辛酉夏夜,师问知事僧:“今日是几何日月?”曰:“六月十五。”师曰:“曹山平生行脚到处,只管九十日为一夏。明日辰时行脚去。”及时,焚香宴坐而化。寿六十有二,腊三十七。门人树塔于山之西阿,谥元证禅师,塔曰福圆。


曹洞宗的家风:《五家参详要路门》说为“究心地”,即叮咛绵密。《十规论》说敲唱为用,即师徒常相交接,以回互不回互之妙用,使弟子悟本性真面目,是极其亲切之手段,宗风可称绵密。丛林有“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意谓曹洞接化学人,似是精耕细作田土的农夫,绵密回互,妙用亲切,这也是曹洞宗接化学人的一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