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alvin 日期:2014-05-16 07:45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太祖朱元璋设"善世院"管理佛教事务。同年灵隐寺与天竺"划疆分道"。
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太祖封灵隐寺住持见心来复和慧明性源为"十大高僧",同年复召见心入京说法,名震京师,授"金裥袈裟"。并命撰"正心""崇本""观道""敬贤"四箴。
公元1372年,明洪武五年,太祖朱元璋诏令举荐高僧,在金陵蒋山举行"广荐法会",灵隐寺不少僧人前往参加。
公元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封见心来复为"僧录司左觉义"。不久,因丞相胡惟庸案牵连,说他"吟诗含讽"被下狱杀害。
公元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住持慧明开始重建觉皇殿,改寺名为"灵隐祥寺"但因资力不足,佛殿内佛像功具等直至永乐元年(1403年)方全部装上就绪,由寺僧善才募施装修大佛诸天及诸供具。
公元1404年前后,明永乐初,灵隐寺临济宗高僧豁堂继席重振灵隐,并从扬州请来云门宗高僧具德和尚,来杭共兴寺庙,致使灵隐重开云门法席"群英咸集",成为杭城"禅林盛事"。至今灵隐寺大殿内尚存一联云:"无论为云门临济均禅宗嫡派"即指灵隐曾盛传云门、临济教法,都出自禅宗正统。
公元1430年,明宣德五年觉皇殿又毁于火。
公元1432年,明宣德七年,《灵隐小志》为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由住持昙赞建左右翼门和面壁轩,继由住持良玢重建觉皇殿,殿中有丈余长的拜石,刻有花卉鳞甲文,工巧如画。
公元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僧泫理建"直指堂",堂额为张即之所书,时寺内已建有弥勒阁、莲峰阁、千佛殿、延宾水阁、望海阁及白云庵、松源庵等,颇具规模。
公元1569年明隆庆三年,灵隐寺毁于雷火,仅剩直指堂。
公元1582年,明万历十年,才由吏部尚书张瀚、司寇陆光祖等迎如通禅师来杭重建灵隐寺,改觉皇殿为"大雄宝殿"。
公元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冬,灵隐寺开始修复,历时五年,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竣工。大殿仿唐式,用柱平头四十八,石柱十六,竣工后如通禅师开堂说法,士庶云集。
公元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如通与僧祓秽重建理公塔,虞淳熙撰塔铭,嵌于第二层,第三层刻"金刚经"及"光明净域""南无宝藏胜佛"等字,第四层以上皆刻佛像。并在正殿塑五百罗汉涌壁;在弥勒阁旧址建三藏殿,其后为直指堂、方丈室;方丈室左为妙香阁,右为选佛斋。张瀚又为作记。
公元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由司礼监孙隆进行修葺,并在三藏殿中置轮藏经,计六百三十八函。轮藏之右为水陆像藏,共一百二十五轴,现大雄宝殿前铁香炉亦是孙隆指铸(内刻名号)。
公元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灵隐寺又毁于火,仅剩大殿,直指堂和轮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