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送吉虎迎新接玉兔2023癸卯兔年新春第一天,灵隐寺前来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看到流动的人潮,人们重新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在这人潮中,你有注意到一抹特别的绿色吗?那就是身穿绿色马甲正服务于各个岗位的云林志工们。大年初一的清晨,志工服务“不打烊”,精进护持不间断。让我们来认识质朴而可爱的他们。机缘巧合 慈心精进初一的清晨,天还蒙蒙亮,周日正念组的张师兄五点半就已经在岗进口处的发香点,开始服务游客。七年前,在一次巧合的机缘下,她代替一位朋友来灵隐寺,参加了第一次志工服务,和这座千年古刹结上了佛缘,从此发心,恭敬护持三宝。她平时工作忙,只有周末有时间,在一周仅有的两天休息日中,她会克服各种困难来寺院
发布时间:2023-01-26
2022年11月5日契理契机 与时俱进文|小西“2022佛教论辩会”于2022年11月5日上午在杭州佛学院举行,作为一名云林志工,我有幸成为一名听众,参加了这次殊胜难得的辩论会开幕式,聆听法师们精彩的辩论。此次辩论会的主题是“践行佛教中国化”,设置辩题令人耳目一新,非常契合佛教发展与时代热点,围绕“佛教对外传播时应该注重大众化还是个性化”、“佛学院教育学术重于信仰还是信仰重于学术”、“佛学院更应该鼓励学僧广学还是精读”、“修行的路上是顺境重要还是逆境更重要”等议题展开论辩。辩手法师们自信阳光,博学笃定,妙语连珠,既切入时代创新精神,又结合佛教义理与发展现状,为法义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正反面而辩
发布时间:2022-11-21
今年是云林志工团古筝组成立的第二年,回顾两年来的学筝学佛之路,感恩之情满溢。因为与佛有缘,让我能够在灵隐寺成为一名志工;也因为与筝有缘,让我从一位古筝小白,在学习与历练中能够成长,有机会上台演奏供养三宝。2020年的9月,我在“云林志工”的公众号上看到古筝志工招募的报名通告,“筝音扬清曲,妙指拂轻弦”的招募文案,一下字就吸引了我。带着疑虑、忐忑我报了名,参加了面试。幸运的是,在百余人的报名中,我被云林志工团古筝组录取了!从此我开始了古筝学习之路。第一次上课戴义甲记得第一次开课,老师细心地为大家讲解古筝的历史、古筝的构造,以及小白必学之戴古筝的“义甲”。第一次戴“义甲”,我们好奇又笨拙,“义甲”
发布时间:2022-11-06
慈/悲/包/容/感/恩在灵隐寺做讲解员的时间越来越长了。看着冷泉涨落,人潮聚散,虽然最开始的热情逐渐淡化,但持之以恒的信心却在一次次的讲解中悄悄的生长。无论是节日里香客人潮汹涌,还是疫情时门庭冷落,灵隐寺总会给我坚定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支持着我从容应对不同的面孔、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心情。起初,我以为没有游客会拒绝无偿又诚意满满的讲解,但这只是我以为,有太多的游客从我们面前匆匆走过。年长的游客大概是见多了神佛与道场,或是有了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再需要我们的介绍;目标专注的游客,会诚心的祈福或还愿,不希望有人打扰;一家人中,或是要安抚好奇的宝宝,或是要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只能自行游览了;也有怕我们会
发布时间:2022-10-25
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佛陀教导弟子要知恩报恩,在世出世间中有四种恩德,需要所有众生皆去报答。这种四恩是:“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我们所有人都在平等的蒙受这四种恩德,所以就应该知恩报恩,报答父母、师长、国家、三宝的恩德,是我们的责任。“国王恩”,又译作“国家恩”、“国土恩”,就是要求佛弟子不仅要爱教,而且要爱国。报四重恩爱国爱教在祖国七十三周年华诞当天,小小的我有殊胜的因缘到杭州灵隐寺做志工来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这是我第三次有机会放下万缘,从繁华现代的滨江到旖旎古典的西湖,享受一趟不断提升灵魂渗透率的旅程:虎跑路过虎跑,弘一法师在此断食
发布时间:2022-10-09
当我接到周三法喜组组长的通知,让我参加农历十五的放生法会,我心情特别激动,因为这是我有幸第一次参加灵隐寺的放生法会,心里满怀着期待与兴奋。每月农历十五轮值的云林志工小组,都会为放生法会做一些护持工作,那天的早六点我提前来到了灵隐寺,有一些同组师兄早已到岗,在组长的安排下开始忙碌:打扫卫生、洗盆、摆盆、放水、放鱼、引导......虽然天气酷热,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精进,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法会七点在药师殿前准时举行,师父们焚香洒净、诵偈发愿,说三皈依,信众与志工跟随着一起唱诵放生仪轨,场面庄严,充满着虔诚而祥和的气氛。当我看到放生的鱼儿游动,我的心中感慨不已,也许没有这次放生,它们将会成为餐桌
发布时间:2022-09-24
中秋佳节前,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云林公益基金会的中秋慰问活动,带着灵隐寺的净素月饼,还有灵隐寺常住师父们的殷殷心意与中秋祝福,送往杭城的多家福利机构。我是第一次参加此类公益活动,心情十分激动。天气渐凉,我们在凉爽的清晨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搬运一箱箱的月饼等礼物上车,这次我们小组计划走访三站,分别是上天竺安养堂、朝晖街道居家养老中心、朝晖街道工疗站。首先我们来到了上天竺安养堂,这里是老法师们修身养性、颐养天年的地方。佛教寺院常常设有“安养堂”,就是老僧所安住的寮舍。上天竺安养堂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林中,风景秀丽而宁静,新鲜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我们进门后,就遇见一位面色红润的老法师,听说我们的来
发布时间:2022-09-15
心无轻疏世间高龄皆父母年老不孤天下晚辈尽儿孙中国历来重视敬老孝亲,“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敬老孝亲也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作为佛弟子,不仅要孝养亲生的父母,而且视一切众生曾为过去父母,将来诸佛。正处三伏酷暑天,顶着40℃的高温炙烤,怀着佛教慈悲济世、关爱孤寡老人的一颗善心,近期云林志工与云林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杭州十五家园,给社区的孤寡老人送去礼物与慰问。一早云林志工们穿上了云林公益基金会的红色背心,搬运慰问礼物上车。第一站我们来到了87岁的李奶奶家。满头的银发和深深的皱纹虽然刻着岁月的痕迹,但李奶奶声音洪亮,热情地邀请志工进屋聊家常。屋子虽小但整洁明亮,充满了欢声笑语
发布时间:202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