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在杭州人心中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能够成为灵隐寺的一名志工更是众多信佛老太太引以为豪的事,我的妈妈便是如此。妈妈是一名没有文化的念佛老太太,她不识字,但是听村里人说念佛可以得福报,就把念佛号的次数写在纸上烧给过世的父亲,让父亲在阴间有“钱”用。在这种错误的鬼神迷信思想影响下,她开始逐字逐句的学《心经》、学《弥陀经》,每天跟打了鸡血似的念佛号、念经,就为了让过世的父亲有“钱”用。妈妈跟着村里的老太太们不停的跑庙,走马观花的拜佛,还热衷于一些伪经的念诵。虽然她看起来那么努力,但是烦恼一点没有减少,有时候甚至还因此而抱怨。更严重的问题是妈妈得了焦虑症,医生配了药,可是她不愿意吃,那怎么办呢?作为
发布时间:2022-08-12
冥冥大夜中,三宝为灯烛。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焰焰火宅中,三宝为雨泽。壬寅年六月十九逢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因疫情一再推迟的皈依法会得以举行,我非常荣幸地能以云林志工的身份为这次皈依法会服务。看着皈依居士们欢喜且充满期待的脸庞,我感慨万千,不禁回想起了我五年来的皈依心路历程。五年之前,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加入了云林志工团,刚成为一名云林志工时我对佛教是懵懂的,常听到同组的师兄说起“皈依”这个词,我完全没有概念,也从没有想过自己要皈依。师兄们和我说,你能够在这里做志工,是和佛教、和这个道场有着宿世的缘份。仔细想一下,每次来到灵隐寺,我都有着亲切熟悉的感觉,心里渐渐地对佛教生起欢喜心、恭敬心起来。在之后
发布时间:2022-07-23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在杭州灵隐寺药师殿的西隅有着静谧的一角,那是珍藏着佛教法宝的“云林图书馆”。云林图书馆的历史悠久,前身是清代建立的“灵隐书藏”。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阮元任浙江巡抚,在灵隐寺大悲佛阁后造大木橱70个用来藏书,鼓励浙江的官员、士人捐献藏书。因此这里成为了我国古代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的雏形。2003年,灵隐寺恢复了“灵隐书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云林图书馆”,这里的书藏与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充实,才有了今天四众弟子能研习阅读经典的胜地。一踏入云林图书馆,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书柜,柜子上摆放上甚深法义的佛教典籍,有历代先贤的经教论义,也有现代出版
发布时间:2022-07-07
雨中的灵隐寺是绿色的,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飞来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休憩小坐,顿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波光粼粼,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着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与灵隐的绿相互应和着的,是身穿绿马甲的志工们,雨中常有绿色的身影穿梭而过。 为协助寺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牢守疫情防控关卡,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了酷暑中的一片绿意清凉。周一早晨的七点,寺院的检票入口处,身穿
发布时间:2022-06-30
走出疫情的阴霾,很开心寺院恢复了正常开放,怀着虔诚的心我象往昔一样来到灵隐寺,参加云林志工团的志工服务。一场疫情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疫情下的人类渺小而又伟大,让我看到了勇敢逆行与牺牲奉献,被抗疫志愿者的温暖、坚强、勇敢而感动。带着这样的感悟,来到寺院的我更期待在修学上有所提高,也更珍惜在云林志工团的修学时光。一进门师父就递来一本《共修手册》,崭新的封面上印着“灵隐寺”三字。这是专门为志工编制、与志工结缘的共修手册啊!捧着这本法宝,感恩之情在心中荡漾。以前对佛教只是一些浅显的接触,比如逢年过节要去寺院里拜一拜,求菩萨保佑,在偶尔遇事心慌时也会念“南无阿弥陀佛”来平复心情、缓解浮躁。作为初学者,我
发布时间:2022-06-25
刘振华周三法喜组今天是我在寺院恢复开放后的第一天来参加志工服务,心中充满了期待。现代生活节奏很快,内心难免浮躁,我有时候需要静下心来问问自己:这一生在追求什么?活着为了什么?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遇到事情怎么调整心态去面对?非常殊胜,今天幸运地遇到新编的《共修手册》第一天面向云林志工结缘,我和师兄们聆听了法师的开示,共同学习、念诵了《共修手册》,感触颇深。志工团的共修让我体会到,生活处处都是修行,我们应怀有感恩的内心、宽广的胸襟,心平气和地与世界相处。其实很多事情我们很难做到看远、看准,祸福互倚相变,所以在当下,我能做的就是在每件小事上规范自己的言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面对生活积极
发布时间:2022-06-16
请至杭州灵隐寺入口处右转【云林志工团】办公室咨询报名细数时光,回忆如初,从2019年有幸成为一名云林志工将满三年。初入志工团的我懵懂好奇,灵隐寺的景色令我流连忘返,志工岗位的服务让我快乐充实,同组师兄们的热情与无私令我心生欢喜。因为这份快乐、欢喜,我渐渐融入这里,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发心精进护持这座古刹。之后的每个周六我都会报名参加志工服务,从售票到检票,从引导到晒经,每次参加不同岗位工作的我都乐此不疲。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冬寒暑热,我与师兄们都从未感到过辛劳,于我而言,那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享受。遇见——佛法的熏陶我对佛菩萨的印象最早是来源于小时候观看的电视剧,以及身边老人的讲述。电视剧中
发布时间:2022-03-28
逢三八国际妇女节,我报名参加了殿堂组的志工服务,因为那天是女性的节日,我希望与姐妹们跟随和煦的春风,远离烦恼,在古刹圣境里,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感受身为女人的清净与自在。如今到寺院去走一走,就能看到礼佛敬香的大多是女性,云林志工团内也是女志工居多,常听到有人断言:佛教是女人信的教。有些人还妄断佛教经典的内容,说“女人有五漏身”,认为佛教歧视女性,说女人不能成佛之类的妄语。佛教经典中就有“众生皆有佛性”的教义,一切众生本来平等皆有佛性,无论男女皆可成佛,何来女人不能成佛之说?其实,男性、女性只是名相名词,本身无褒贬之义,佛陀对于男女性别的真实见解,早在《涅槃经》中开示过:如来性是丈夫法故。若有众
发布时间: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