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宝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毒龙帖耳收雷霆,逆鳞可摩若家狗。我法未尝恼众生,不令肆毒生恐怖。但以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九十九尊至第二百一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贰佰壹拾尊乘味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乘味尊者铜像诗 偈罗汉金刚足生机,平生万事无相违。春风满怀谁可比,星辰日月共此辉。偈解罗汉金刚得证正果皆是靠着脚踏实地,一生随缘而行,无违逆法道之举。现在你心中春风吹佛,与日月星辰相辉映。此偈教导我们,正当春风得意之时,全因其平常脚踏实地,不做违逆道法之事,有众多良善的付出,自然会有更多的收获。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陶然而坐,左脚盘于座上,身披袈
发布时间:2021-11-15
见佛生信经律异相云。有国王名阿质。威势勇猛。侵伐邻国。枉苦良善。人民怨之。佛与大众欲往化之。阿质王闻之。即生恶意。与诸王子兴兵合聚。当于大道迎欲拒佛。当此之时。佛身在前。放大光明。从军中度阿质国王。鼓不复鸣。弓弩不施。刀兵不拔。象马颠倒。步兵转筋。天地阴冥。日月无光。王及众军皆迷惑失息。顿伏而走。佛到王城。城门自开。佛进王宫。入殿而坐。诸天神王拥护围绕。王及诸子闻佛入宫。还宫与佛相见作礼。前谢白佛言。卑鄙暗陋。少不学问。不知礼义。狼兽为比。愚痴迷惑。违犯天人。大圣不顾边陲小国。今枉世尊远来鄙土。君臣勃逆。唯愿世尊哀我无智。既已厚恩教化人民。王及诸子悔过自责。白佛言。乞戒终身奉行。佛言。王当恩信
发布时间:2021-11-15
唐时大书法家欧阳询被誉为“翰墨之首”,楷书险绝大气、堪称是“绝唱”。其书法承接了魏、晋时期的特色,将六朝时期朴茂峻整的书法特征化作了自己的书法风格特色,其用笔富含隶书笔意,凝重沉着,转折处干净利落;结体紧结,方正浑穆,有一种极为森严的气度,而在雍容大度中,又有险劲之趣。而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除了《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还有很多其他不错的作品,比如说这本小楷《心经》。这本小楷《心经》虽然后世存在诸多争议,很多人认为这不是欧阳询的真作,但是我们要明白,任何能够引发争议的时期,其背后一定是具备了一定的价值,有所水平,才能为人所争议。而欧阳询这篇小楷《心经》则是法度严谨,用笔险峻,
发布时间:2021-11-15
威威堂堂,澄澄湛湛。不设城府,全无厓岸。气盖乾坤,目撑云汉。流落今事门头,不出威音那畔。无论为俗为僧,肩头不离扁担。若非佛祖奴郎,定是觉场小贩。不入大冶红炉,谁知佗是铁汉。只待弥勒下生,方了这重公案。——憨山老人自赞七、曹溪坐化 肉身不坏天启二年(1622),憨山大师又受请回曹溪。次年,他在南华寺圆寂,临终前曾有僧请他垂一言,他说:“金口所演,尚成故纸,我又何为?”寿七十八岁。憨山大师法体三天之后依然栩栩如生,面皙唇红,手足绵软,如入禅定。第二年,弟子们将大师的肉身护送到庐山后,因庐山气候阴湿,侍者福善禅师建造了一座塔院,将大师肉身龛安供在塔上。十一年后,庐山猛虎作乱,五乳峰法云寺处在危险之
发布时间:2021-11-15
威威堂堂,澄澄湛湛。不设城府,全无厓岸。气盖乾坤,目撑云汉。流落今事门头,不出威音那畔。无论为俗为僧,肩头不离扁担。若非佛祖奴郎,定是觉场小贩。不入大冶红炉,谁知佗是铁汉。只待弥勒下生,方了这重公案。——憨山老人自赞四、结茅崂山 创开海印万历九年(1581),慈圣太后遣使礼请憨山大师设“祈储道场”,次年皇宫果然增添皇储。太后为感念五台山大方法师、妙峰禅师、憨山大师三位主事者,赐请他们前往宫里受供,然而却遍寻不着憨山大师,原来他结庐安居于东海牢山(今山东崂山)那罗延窟,使用“憨山”为别号。太后遂赐内帑三千金为其建寺,憨山大师推辞不果,只好建议用此金施苦赈灾,并让使者持赈籍还报,太后更加敬佩憨山
发布时间:2021-11-15
威威堂堂,澄澄湛湛。不设城府,全无厓岸。气盖乾坤,目撑云汉。流落今事门头,不出威音那畔。无论为俗为僧,肩头不离扁担。若非佛祖奴郎,定是觉场小贩。不入大冶红炉,谁知佗是铁汉。只待弥勒下生,方了这重公案。——憨山老人自赞一、生死大事 出家能了憨山大师(1545—1623),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全椒人(今属安徽)。父母均为虔诚的佛教徒,因梦见观世音菩萨抱送童子而有孕。七岁时,钟爱他的叔父病死,憨山大师开始思索生死去来的问题。憨山大师九岁时,常随母亲至寺院礼佛,能背诵《普门品》。嘉靖三十六年(1557),憨山大师十二岁,辞亲入报恩寺出家,住持西林命法孙俊公教他读《法华经》,四月即能背诵。西林见他
发布时间:2021-11-15
如来宝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毒龙帖耳收雷霆,逆鳞可摩若家狗。我法未尝恼众生,不令肆毒生恐怖。但以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九十九尊至第二百一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贰佰零玖尊金刚昧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金刚昧尊者铜像诗 偈堪羡此君机运好,看花正逢春光早。万紫千红扑面来,盛年功成展怀抱。偈解人逢时运正旺之时,就好似春光之中赏漫山鲜花,姹紫嫣红,一派欣欣向荣。此时一展抱负,定能一蹴而就。 此偈教导我们,鸿运当头,正处于难得的顺境之中,此时,当集中精力,丰富经验,将来必能实现人生抱负。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陶然端坐,双手托法器,宽面大耳,笑口常开
发布时间:2021-11-12
隋代一般佛教徒的信仰和行持,由于隋文帝偏重定门,曾于长安的西南设置禅定寺,集名德禅师一百二十人,四事供给,以为提倡,遂大开以习禅为重点的风气。特别是昙询(515—599),“每入禅定,七日为期”。真慧(569—615),“创筑禅宇,四众争趋,端居引学,蔚成定市”。志超(571—641),“创立禅林,晓夕勤修”。此外修忏、造像、咒愿、持律等也通行。还有致力于社会事业的,如僧渊(519—602)鉴于渡锦江而溺毙的人很多,在南路架设飞桥。法纯(519—603)微行市里,或代人佣作,或为僧俗洗补衣服,或清除市井的粪秽,或为僧徒劈柴担水,或填治道路。智通(543—611)立孤老寺,以时周给。慧达(524
发布时间: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