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测大师(613—696)原是新罗王孙,三岁出家,唐初贞观二年(628)来到中国,当时只有十五岁的圆测大师受学于法常、僧辩两位法师。由于圆测大师聪颖异常,唐太宗曾为其亲授度牒。受戒之后,住长安玄法寺。这时圆测大师的同门有玄类、华严二祖智俨等人。在玄法寺期间,圆测大师研习《毗昙》、《成实》、《俱舍》、《婆沙》诸论疏,期间又学习《华严》、《法华》等古今章疏,通梵语、吐蕃语等六种语言,埋头经案,纵横三藏,一时颇负盛名,成为了当时长安颇有盛名的高僧。唐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大师西行取经回国,在当时佛教界引起了轰动。在玄奘大师回到长安之后,圆测大师就开始从玄奘大师受学。唐高宗显庆三年(658),玄奘
发布时间:2021-08-30
出世间大孝世间之孝三,出世间之孝一。世间之孝,一者承欢侍彩,而甘旨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爵禄①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而成圣成贤以显其亲。是三则世间之所谓孝也。出世间之孝,则劝其亲斋戒②奉道,一心念佛③,求愿往生,永别四生④,长辞六趣⑤,莲胎托质⑥,亲觐⑦弥陀,得不退转。人子报亲,于是为大。予昔甫知入道,而二亲云亡,作《自伤不孝文》⑧以伸悲恨。今见在家、出家二众中有具庆者,于是倍增感慨,而涕泗交零⑨,稽首⑩、顿首⑪以劝。注释①爵禄:官爵和俸禄。②斋戒:广义言之,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狭义而言,则指八关斋戒,或特指过午不食之戒法。斋之本意原为清净之谓,后渐转指不过中食(过午不食)之法
发布时间:2021-08-30
回到大唐唐沙门释慧立 释彦悰撰高永旺译注玄奘法师因为前面渡河时失落了部分经书,到于阗国后又派人前往屈支国、疏勒国访求,又受到于阗王的挽留,不能马上回国。于是玄奘法师写了表文派遣一名高昌少年随同商队到长安,向朝廷陈述自己当年前往婆罗门国求法,如今已经回到于阗国。表文言:沙门玄奘听说马融博学犯错误,郑玄就到扶风拜他为师;伏生聪明机敏,晁错就前往济南向他学习。由此可知,儒家近世学术,古人尚且远游求学,况且诸佛利益万物的玄旨,三藏解脱烦恼的妙说,哪敢畏惧中途遥远而不去寻求。玄奘过去以为佛法兴盛于西域,然后再向东流传;虽然佛典传播到我国,但圆宗经、论还有缺失,时常考虑前往访学,毫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于是在
发布时间:2021-08-30
北朝各代的佛典翻译,相续不绝。文成帝和平三年(462),在平城石窟寺,昙曜与西域沙门吉迦夜等译出《付法藏因缘传》六卷,又译《大吉义神咒经》一卷、《杂宝藏经》八卷、《方便心论》一卷等。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昙摩流支、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等相继来华。昙摩流支专精律藏,于宣武帝(500—515)景明二年到正始四年(501—507)七年间,在洛阳译出《信力入印法门经》等三部。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等,起初一同翻译,后因师承和见解不同,各自别译,因此所译出的《法华经论》、《宝积经论》及《究竟一乘宝性论》等各有两本(见《开元释教录》卷六勒那摩提条注)。菩提流支博学多识,于永平元年(508)来洛阳,被称为译
发布时间:2021-08-30
普庵祖师(1115—1169)俗姓余,名印肃,号普庵。祖师俗家世居宜春县石里乡太平里,即今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余坊村,唐时精通风水的司马头陀和尚曾到此地,并留下铃记云:南山有个七星嶂,亥脉宜丙向;面前峰秀似悬幡,佛祖不为难。果然,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十一月二十七日,余坊村一户余姓人家室内祥光烛天,隐现莲花,普庵祖师出世了。祖师六岁时,梦一僧点其胸日:“汝他日当自省。”醒来,以梦告母,母视其胸,有赤点红莹大如樱桃,遂许出家,拜慈化寺正贤和尚为师。一日,正贤授普庵《法华经》,普庵却说:“诸佛玄旨,贵悟于心,数墨循行,何益于道!”一番话显示出普庵对佛道与众不同的领悟。于是辞别正贤和尚,游方湖南。
发布时间:2021-08-30
灵隐妙峰之善禅师,晚年足不出山,昼夜闭门坐禅,以其垂示之言语皆足以启发学人,丛林乃尊称为“老刘”。《武林灵隐寺志》中记载了一段禅师与弟子之间的问答:僧问:如何是不入众流句?师云:乌龟钻破壁。僧曰:如何是妙体无私句?师云:百匹马中一头驴。僧云:如何是瞬目扬眉句?师云:花雨岩前石点头。僧云:如何是奇特事?师曰:紫薇花下紫薇郎。僧云:学人不会。师云:三十年后。原本禅师之间的机锋话,我们在门外的人是不明其所以的,不过禅师“紫薇花下紫薇郎”一句,容易让人联想到紫薇花淡淡的粉紫色,颜色很娇,树下再站一位翩翩少年郎,画面很美,产生一些不相干的错觉。其实,“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是出自白居易的手笔
发布时间:2021-08-30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后如来印。日中一钵千家饭,处处作佛事饶益。以我身心五分香,作光明云雨大千。取火燃香世界主,能遍法界唯心办。——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七十三尊至第一百八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捌拾贰尊弗沙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弗沙尊者铜像诗 偈得天独厚君之命,空前绝后君之才。英雄用武得其地,名山事业常萦怀。偈解你的条件得天独厚,才华无人能敌。现在已有用武之地,所以功名事业也可揽入怀中。 此偈教导我们,自身所拥有的条件得天独厚,而且才华出众,英雄正有用武之地,一切都非常顺利之时,更加是我辈精进用功的好时候。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坦然而坐,右脚跷于左腿之上,右
发布时间:2021-08-27
在过去迦叶佛时,有两兄弟一起出家求道。兄长诵经、持戒、坐禅非常勤苦;而弟弟则专修福德,广行布施。后至释迦牟尼佛出世时,这两兄弟,一个生在长者居士家中;一个投生为大白象,白象力大无穷,每次出战都能打胜。生在长者居士家这一个,出家学道,后来证得阿罗汉果,具有六神通。然而,因为前世只注重修慧,而不注重修福,所以他每次出去托钵都不容易得到食物,经常是托着空钵。有一天,他去城里托钵,走了好久都没有办法得到食物。后来他来到白象殿,看到国王供养白象的食物非常丰美。于是对大象说:“ 我和你都有过失。一人重视修福,一人偏于修慧。于是就有今天这样的果报。你因为不修慧,所以得畜牲报,我因为不修福,所以常常是托着空钵
发布时间: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