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法之盛唐沙门释慧立 释彦悰撰高永旺译注贞观十九年春正月二十四,京城留守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等听说玄奘法师带着佛经、佛像到达,就派遣右武侯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眘、长安县令李乾佑前去迎接。玄奘法师沿漕河进入长安城,住在都亭驿,随从法师的人群聚集如云。当天官府传命各寺,置办帐舆、华幡等,准备将玄奘法师带回的经本、佛像送到弘福寺,人人欢欣踊跃,争相装饰得端庄威严。第二天,大家会集到朱雀街的南头,共几百件帐舆、华幡,排列整齐。要用来安置玄奘法师从西域带回的如来肉舍利一百五十粒;仿照摩揭陀国前正觉山龙窟留影,制作的金佛像一尊,连佛光底座高三尺三寸;依照婆罗痆斯国鹿野苑初转法轮像,雕刻的檀木佛像一尊
发布时间:2021-08-31
佛化无恼贤愚因缘经云。舍卫国有辅相子。名曰无恼。雄壮有力。能敌千人。父令就婆罗门学。师即教言。七日之中。斩千人首。而取一指。以为发饰。梵天来迎。定生梵天。无恼受教。持刀走外。见人便杀。人皆号为鸯掘魔罗。周行杀害。到七日早。方得九百九十九指。唯少一指。人皆藏窜。无敢行者。遍行求觅。更不能得。七日之中。其母持食躬往。儿遥见母。走趋欲杀。母言汝何怀逆。欲杀于我。儿言。我受师教。要七日中。满得千指。生于梵天。日数已满。唯少一指。欲杀于母。时佛化作沙门。行于彼边。无恼见已。舍母速至。佛见其来。徐行舍去。无恼极力。走不能及。便遥唤言。沙门少住。佛遥答言。我常自住。但汝不住。无恼复问。云何汝住。我不住耶。佛
发布时间:2021-08-30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九月,原为道教徒,并对佛教抱有很大成见的太史令傅奕上奏废佛法事十一条,其中有一段说:“释经诞妄,言妖事隐,损国破家,未闻益世,请胡佛邪教,退回天竺,凡是沙门,放归桑梓,则国家昌大,李孔之教行焉。”高祖闻奏,即便下诏征询沙门道:“弃父母之须发,去君臣之章服,利在何间之中,益在何情之外?损益二宜,请动妙释。”霎时间,佛教岌岌可危。这时沙门中有一人,临危护法,挺身而出,愤激敷词,上陈皇上。唐高祖看后认为说得有理,所以把傅奕之议暂时搁在那里,未加实施,遂使佛法转危为安。这个沙门,就是唐朝历史上释道之争中为捍卫佛教而竭尽全力的法琳法师。今日是2021年8月30日,农历七月二十三日
发布时间:2021-08-30
如来宝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毒龙帖耳收雷霆,逆鳞可摩若家狗。我法未尝恼众生,不令肆毒生恐怖。但以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捌拾叁尊德光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德光尊者铜像诗 偈君乃池中一卧龙,池面清冷雪冰封。阳春三月将至矣,呼啸腾跃入云中。偈解你是池中的卧龙,但池面现在却被冰雪封住。阳春三月即将到来,冰雪化尽之后,将会冲出池底腾跃云中。 此偈教导我们,时运将至,被封固压制的日子即将结束,这时更当谨慎小心,静观其变,当一切障碍化解之后,必将腾跃而起。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陶然而坐,脚踏灵猫,左手握拳置于膝上,右手伸指戏猫,神态慈和,眉开眼笑。尊者精
发布时间:2021-08-30
圆测大师(613—696)原是新罗王孙,三岁出家,唐初贞观二年(628)来到中国,当时只有十五岁的圆测大师受学于法常、僧辩两位法师。由于圆测大师聪颖异常,唐太宗曾为其亲授度牒。受戒之后,住长安玄法寺。这时圆测大师的同门有玄类、华严二祖智俨等人。在玄法寺期间,圆测大师研习《毗昙》、《成实》、《俱舍》、《婆沙》诸论疏,期间又学习《华严》、《法华》等古今章疏,通梵语、吐蕃语等六种语言,埋头经案,纵横三藏,一时颇负盛名,成为了当时长安颇有盛名的高僧。唐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大师西行取经回国,在当时佛教界引起了轰动。在玄奘大师回到长安之后,圆测大师就开始从玄奘大师受学。唐高宗显庆三年(658),玄奘
发布时间:2021-08-30
出世间大孝世间之孝三,出世间之孝一。世间之孝,一者承欢侍彩,而甘旨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爵禄①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而成圣成贤以显其亲。是三则世间之所谓孝也。出世间之孝,则劝其亲斋戒②奉道,一心念佛③,求愿往生,永别四生④,长辞六趣⑤,莲胎托质⑥,亲觐⑦弥陀,得不退转。人子报亲,于是为大。予昔甫知入道,而二亲云亡,作《自伤不孝文》⑧以伸悲恨。今见在家、出家二众中有具庆者,于是倍增感慨,而涕泗交零⑨,稽首⑩、顿首⑪以劝。注释①爵禄:官爵和俸禄。②斋戒:广义言之,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狭义而言,则指八关斋戒,或特指过午不食之戒法。斋之本意原为清净之谓,后渐转指不过中食(过午不食)之法
发布时间:2021-08-30
回到大唐唐沙门释慧立 释彦悰撰高永旺译注玄奘法师因为前面渡河时失落了部分经书,到于阗国后又派人前往屈支国、疏勒国访求,又受到于阗王的挽留,不能马上回国。于是玄奘法师写了表文派遣一名高昌少年随同商队到长安,向朝廷陈述自己当年前往婆罗门国求法,如今已经回到于阗国。表文言:沙门玄奘听说马融博学犯错误,郑玄就到扶风拜他为师;伏生聪明机敏,晁错就前往济南向他学习。由此可知,儒家近世学术,古人尚且远游求学,况且诸佛利益万物的玄旨,三藏解脱烦恼的妙说,哪敢畏惧中途遥远而不去寻求。玄奘过去以为佛法兴盛于西域,然后再向东流传;虽然佛典传播到我国,但圆宗经、论还有缺失,时常考虑前往访学,毫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于是在
发布时间:2021-08-30
北朝各代的佛典翻译,相续不绝。文成帝和平三年(462),在平城石窟寺,昙曜与西域沙门吉迦夜等译出《付法藏因缘传》六卷,又译《大吉义神咒经》一卷、《杂宝藏经》八卷、《方便心论》一卷等。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昙摩流支、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等相继来华。昙摩流支专精律藏,于宣武帝(500—515)景明二年到正始四年(501—507)七年间,在洛阳译出《信力入印法门经》等三部。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等,起初一同翻译,后因师承和见解不同,各自别译,因此所译出的《法华经论》、《宝积经论》及《究竟一乘宝性论》等各有两本(见《开元释教录》卷六勒那摩提条注)。菩提流支博学多识,于永平元年(508)来洛阳,被称为译
发布时间: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