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请故入涅槃。佛身常寻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见。未法众生蒶福田,众魔染衣汗戒律。稽首那迦住世间,令我常生遇佛想。——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五十七尊至第一百七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陆拾壹尊道世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道世尊者铜像诗 偈行事处世有妙方,开口一笑烦恼光。莫看落拓罗汉样,万点机杼腹中藏。偈解豁然大度、笑口常开少烦恼,这也是行事处事的好方法,罗汉外表虽落拓不羁,内心却有缜密的条理。此偈教导我们,没有条理的人,遇事容易抓不住重点,常常忙碌而不见成效;行事处事,最好是既有条理,又能变通,如此方能开口一笑少烦恼。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安然静坐,左手于胸前
发布时间:2021-07-15
梵天劝请庄严经云。尔时大梵天王。与六十八拘胝梵众。来诣佛所。顶礼佛足。白言。世尊。如来为诸众生求无上觉。今得成佛。唯愿世尊转于法轮。世尊默然。观察世间。念言。我证寂静涅槃之法。为人演说。彼等皆不能了知。是故默然。时大梵天王。及帝释天王。乃至三十三天众顶礼佛已。而请如来转于法轮。佛告梵王言。我证甚深微妙之法。最极寂静。难见难悟。非分别思惟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是故默然。时大梵天。观摩伽陀国多诸外道等。于地水火风空。横生计度。着于邪见。以为正道。而彼众生虽修邪道。有应度者。今当度之。唯愿世尊。为此等众生故。转于法轮。世尊以佛眼观见。诸众生上中下根。起大悲心。转于法轮。天王闻已。即于佛前。忽然
发布时间:2021-07-13
华严五十五所画卷断简纸本着色尺寸:31.7×196.6cm镰仓时代 13世纪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此作描述了《华严经》中记录的善财童子遍参善知识的经历。故事讲述的是善财童子心地纯洁,如天空般明净,听从文殊菩萨的规劝,遍参了55位善知识(才德兼备而能指引他人的高人),终于修成正果的美丽故事。这个表现主题在大陆(即中国)、日本自古就被造型化,此绘卷继承日本的传统,于镰仓时代中期临摹了制作于平安时代至镰仓时代初期的东大寺本(分藏于东大寺及他处。东大寺所藏为国宝,其他处所藏为重要文物)中的5段。原本凭借其柔和流畅的线条及宁静的色彩,展现了极高的思想性,本临摹本虽无法媲美原本,但也可以说具有原本的余韵。各段上
发布时间:2021-07-13
契嵩禅师(1007-1072),亦称明教大师、佛日大师、永安大师,是北宋时期云门宗僧人。禅师一生勤于修持,擅长文章,著作甚丰,影响巨大。在住持灵隐寺期间,他提倡佛儒调和,弘扬孝道文化,时人称为“一代孝僧”。契嵩将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相会通,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深远。灵隐寺至今仍然传承着契嵩的道风。精勤修持契嵩禅师是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字仲灵,自号潜子,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父亲姓李,母亲姓钟。禅师幼年即结佛缘,七岁出家,十三岁剃发,翌年受具足戒。十九岁开始游方行脚,下江湘,登衡庐。曾谒筠州云门宗洞山晓聪禅师,并得其禅法,属于青原下十世。契嵩禅师于自我
发布时间:2021-07-13
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请故入涅槃。佛身常寻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见。未法众生蒶福田,众魔染衣汗戒律。稽首那迦住世间,令我常生遇佛想。——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五十七尊至第一百七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陆拾尊游戏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游戏尊者铜像诗 偈时涨时落钱塘潮,时盛时衰命蹊跷。半生蹉跎浑忘却,春风化雨在今朝。偈解人的命运如钱塘江潮水,起伏不定,时运的好坏也变化多端。前半生虚度的光阴应当忘却,好转的迹象已经来到眼前。此偈教导我们,人生常常会有半生蹉跎,虚度时光的感慨,其实不必过分沉溺于过去,应当把握当下,从此时此刻做起。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陶然静坐,左手执念珠,右手执经
发布时间:2021-07-12
二商奉食本行经云。北天竺有二商主。一名帝梨富娑。二名跋棃迦。驾五百牛车。路经乳汁林。不远而过。车牛皆不肯行。时守林神谓商主言。此处有佛。始成正觉。汝今最宜在前。将麨供养。商主闻已。即各将麨酪蜜和揣。至世尊前。顶礼佛足。白言。愿为我等。受此麨酪蜜揣。尔时世尊即以天王所奉石钵。从二商主边。受于麨酪蜜和之揣。即便咒愿。如法而食。食已即告彼二商主言。来从我受。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复受五戒。当令汝等长夜安乐。获大善利。商主闻已。即共白言。如佛圣教。我等不违。即便共受三自归依。并受五戒。于人世间最初得度。商主白佛。愿乞一物。造塔供佛世尊。即与二商佛身发爪。而告之言。若见此物。与我无异。商主受发爪已。顶
发布时间:2021-07-11
韦驮菩萨立像明代-高128cm上海震旦博物馆藏韦驮菩萨原来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传入中土成为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八将之一,他曾保护佛陀舍利不被邪魔所盗而立功,通常是以身着明光铠、手持金刚杵的将领形象示人,在寺庙中所处位置通常在弥勒佛之后,面对大雄宝殿。此尊韦驮菩萨是采“夹纻”工艺制作而成,即脱胎漆器,基本工序是以木柱为芯,配以竹篾、稻草、泥土等塑出粗略轮廓,然后开始层层苎麻间以层层生漆粘结出外部形体,再结合剔刻、彩绘描金等手法将细部完善,最后酌情掏出内部土木芯而完成。夹纻工艺源于东周末期,于唐代发展成熟并广泛应用,在《旧唐书》中就有关于制作夹紵佛像的记载。明清时期此种佛像盛行于南方地区因其防水防
发布时间:2021-07-11
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请故入涅槃。佛身常寻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见。未法众生蒶福田,众魔染衣汗戒律。稽首那迦住世间,令我常生遇佛想。——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五十七尊至第一百七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伍拾玖尊欢喜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欢喜尊者铜像诗 偈含辛茹苦不计年,修成正果住西天。你我虔诚从效法,名利双收福寿全。偈解不计辛苦,虔心修行,方能成正果;如果我们效仿尊者的虔诚德行,也能获得名利与福寿。此偈教导我们,不能吃苦耐劳,又差持恒之志,终将一事无成。须知只有脚踏实地,勤奋务实,才能福寿双收,得随所愿。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结跏趺坐,双手于胸前结印,指端幻化一缕青烟,烟中现
发布时间:202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