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观农务普曜经云。尔时太子。年遂长大。启于父王。与群臣俱。游于村落。观耕犁者。勤劳执役。见地耕转。虫随土出。乌鸟寻啄。太子见已。起慈悲心。哀嗟世间。有如斯苦。匆匆不安。人命甚短。忧畏无量。日月流迈。出息不保。就于后世。天人始终。三恶道苦。不可称载。五趣生死。轮转无际。沉没不觉。痛苦难喻。又见园中。有阎浮树。枝叶茂盛。在彼树下。结跏趺坐。一心禅思。三昧正受。以为第一。五百神仙。飞行虚空。不能得过。时诸仙人。即下住地。观见菩萨。神思坐定。叹未曾有。于时日照树曲。覆菩萨身。一切树木。皆悉曲躬。向于菩萨。群臣见已。疾往启王。时王闻之。前诣树下。即见太子。三礼吉祥。巍巍无量。而说偈言。如火在山顶。如月在
发布时间:2021-04-12
顾见龙 十八罗汉图十七世纪 纸本设色 大英博物馆收藏此十七世纪顾见龙的罗汉图册,描绘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十八罗汉。画面简洁,色彩清新雅致。人物或二或三,坐卧下棋,悠闲自在。人物神态各异,细致传神。图册保存完好,十分难得。顾见龙(1606--1687年后)字云臣,自号金门画史,江苏太仓人(一作吴江人),居虎丘。康熙初与顾铭同时以写真祗候内廷,名重京师。系曾鲸弟子。兼工人物故事,笔法粗犷,衣纹流畅。画佛像极庄严华美,其工细之作堪与仇英共席。描绘人物细致传神,注重人物的神气和动势,笔力劲健,画法近梁楷、戴进、吴伟一路。兼善花卉、翎毛。另外,其传统技法深厚,临摹古人的作品见功夫,能达到乱真的地步。
发布时间:2021-04-12
庞眉寂默坐空禅,万年一念无缘促。手珠犹作奢摩他,寄迹普贤修万行。梵天来献瑜伽具,问人亲见也尊来。拨开眉目示梵王,诸天皆得法眼净。——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零七尊至第一百二十四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拾陆尊羼提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羼提尊者铜像诗 偈刀剑虽硬折断头,丝弦虽软可缠绕。性过耿直伤人面,深知人生济刚柔。偈解刀剑虽然坚硬,却容易折断;丝线虽然柔软,却可以缠绕住东西。人若太刚硬耿直,则容易伤人情面,刚柔并济才是为人处事的大原则。此偈教导我们,如果过于耿直,说话做事不顾及他人情面,易得罪人。切记应化刚为柔,刚柔并济,更容易为人亲近。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端然静坐,身披挂络
发布时间:2021-04-09
不婚不宦情如洗,独来独往无所求。收拾乾坤归眼底,一肩担却古今愁。——巨赞法师今日2021年4月9日,是出家于灵隐寺的著名爱国高僧巨赞法师的圆寂纪念日。巨赞法师不仅是一位佛门巨匠,更是抗战救亡运动中佛教界涌现出的杰出代表。他精研三藏,学贯中西,一生追求民主,立志佛教改革。巨赞法师的佛教改革思想是他从事佛教改革事业和对佛教思想进行精研与深入思考的结晶,是现代中国难得的佛教改革方略之一,对当代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08年10月6日,江阴东门外贯庄村的潘家喜得贵子,他便是日后闻名海内外的我国当代法门龙象、佛界巨擘——巨赞法师。巨赞法师俗名楚桐,字琴朴。潘家为殷实农户,父亲潘咏霓,半商半农;母亲
发布时间:2021-04-09
太子灌顶过去因果经云。尔时净饭王。即会诸臣而共议言。太子今者年已长大。智慧勇健皆悉具足。今宜应以四大海水。灌太子顶。又复勅下余小国王。却后二月八日。灌太子顶。皆可来集。至二月八日。诸余国王。并及仙人。婆罗门等皆悉云集。悬缯幡盖。烧香散花。鸣钟击鼓。作诸伎乐。以七宝器。盛四海水。诸仙人众。各各顶戴。授婆罗门。如是乃至遍及诸臣。悉已顶戴。传授与王。时王即以灌太子顶。以七宝印而用付之。又击大鼓。高声唱言。今立萨婆悉达以为太子。尔时虚空。天龙夜叉。人。非人等。作天伎乐。异口同音。赞言善哉。当于迦毗罗卫国。立太子时。余八国王。亦于是日。同立太子。太子启王。出游园苑。王即听许。群臣导从。游观田野。看诸耕人
发布时间:2021-04-08
庞眉寂默坐空禅,万年一念无缘促。手珠犹作奢摩他,寄迹普贤修万行。梵天来献瑜伽具,问人亲见也尊来。拨开眉目示梵王,诸天皆得法眼净。——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零七尊至第一百二十四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拾伍尊辨德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辨德尊者铜像诗 偈自古人生是战场,你争我夺剑弩张。而今万般可放下,星辉月色任徜徉。偈解人生有如战场,双方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如今什么都可以放下,即使只欣赏美景,也可以过的安闲自在。此偈教导我们,身陷名利争夺之中,身心俱疲。此时须谨记“放下”二字,在身心疲惫时就当抽身而出,在功名之外,人间其实还有很多雅乐可以静听。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傲然静坐,右手
发布时间:2021-04-07
讲演武艺本行经云。时净饭王。复集群臣。卿诸臣等。谁知何处有师。最能武艺。堪教太子。答言。羼提提婆。堪教太子。兵戎法式。其所解知。凡有二十九种。悉皆通达。王造园苑。拟以游戏。提婆将引太子入园。教戎技智。太子见已。悉皆弃舍。我自解此。不须更学。提婆即教其余。释种太子。于此一切诸技。何假须教。复欲教习诸王要法。所谓天文祭祀。占察悬射。前事谬语。知禽兽音。达于声论。造作诸技。因技报答。咒术杂事。十余种名。古先治化。一切书典。教于太子。及自他释。亦如是教。又复世人积年累月。所学问者。或成不成。彼等众技。一切诸论。太子能于一时之中。及余释种。不须习学。皆悉通达。一切自在。是时提婆。即为太子。而说偈言。汝于
发布时间:2021-04-06
对西晋一代主要的译人、译籍,后世已有所品评。如道安在《合放光光赞略解序》中(载《出三藏记集》卷七)评竺法护的《光赞》译本:“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悉则悉矣,而辞质胜文也。”这是说《光赞》纯用直译,文辞粗糙。评无罗叉、竺叔兰的《放光》译本:“言少事约,删削复重,事事显炳,然易观也,而从约必有所遗。”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同上卷八)评无罗叉说:“斲凿之巧者也,巧则巧矣,惧窍成而混沌终矣。”这是说《放光》兼用节译和意译,删削过甚,意义必定有所遗漏。僧肇在《维摩经序》中(同上)评竺叔兰所译《异毗摩罗诘经》:“理滞于文,常惧玄宗堕于译人。”总之,西晋一代的佛典翻译,还没有成熟,所以后世研诵者不多
发布时间: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