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著名诗人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其父官终汾州司马,其母崔氏,均为博陵以礼法相尚的大家。王维全家崇信佛教,素食戒杀。他的母亲崔氏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王维很小时就开始学佛修行,并依止一代高僧大照普寂禅师三十余年,一生“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他的名“维”与字“摩诘”,正是出自著名的佛经——《维摩诘所说经》。此经主人公维摩诘居士是一位修证颇高的在家大菩萨,智慧超群,博学多才,辩才无碍,德行高妙,出生尊贵而不染世尘,常以其智慧善巧方便游化世间,是一位理想的大乘菩萨道行者,深得释迦牟尼佛和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赞叹。王
发布时间:2021-02-07
聚曲女城唐沙门释慧立 释彦悰撰高永旺译注第二天清晨,戒日王的使者来到,玄奘法师和鸠摩罗王一同前往。到达戒日王的行宫外,戒日王和门师二十多人出来迎接。进入宫中就座,陈设各种精美的食物,奏乐散花,供养完毕。戒日王说道:“听说法师撰写了《制恶见论》,现在在哪里呢?”玄奘法师回答道:“就在这里。”戒日王取来观看。戒日王看完后十分高兴,对他的门师说道:“弟子听说日光一出,萤烛就会失去光亮;天雷轰鸣,锤凿就会失去响声。各位法师所信奉的宗派,他都已经破斥了,你们试试看能挽救吗?”门师们没有敢说话的。戒日王说道:“你们的长老提婆犀那,自诩解经冠绝群英,学通众家,首先提出异见,常常毁谤大乘。一听说远方高僧来到,
发布时间:2021-02-05
驾羊超出风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者乘如来初方便,自彻海漩三昧底。三乘如来悲愿力,身如光影现十方。持经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离欲者。——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八十九尊至第一百零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玖拾尊拂尘三昧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拂尘三昧尊者铜像诗 偈织女牵牛隔河望,人间自古有天堂。珍惜平安天伦乐,莫抛家小走异乡。偈解织女和牛郎只能隔河相望,不如凡人平淡幸福的生活。与其抛弃家小远走他乡,不如安贫乐穷,享受天伦之乐。此偈教导我们,已经拥有的最值得珍惜,不必不甘现状,即使不大富裕,只要能安享天伦,总比远走他乡作无所谓的冒险要好。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陶然静坐,右手握拂子,左手捋须,
发布时间:2021-02-03
今日22时58分我们将迎来辛丑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立,建始也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寒气渐消,天地回暖四季又开始了新的轮回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东风送暖,大地解冻二候蜇虫始振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三候鱼陟负冰河冰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水面上还有未完全溶解的碎冰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立春就如一阵暖风,一路向北冰雪消融,草木初萌万物舒展腰肢,给春天最热烈的拥抱因未大红大绿,此时的春犹待寻觅无尽生机就蕴藏在枯枝中节岩琇禅师在杭州时也曾于立春小参说法放鹤亭见春,春在梅唇苏公堤见春,春在柳眼知县官堂上黄泥土屑,无不是春若见地不能到此地步一番寻觅在所难免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
发布时间:2021-02-03
秦王恩德唐沙门释慧立 释彦悰撰高永旺译注戒日王讨伐恭御陀国后返回,听说玄奘法师在鸠摩罗王那里,吃惊地说:“我先前屡次邀请不来,如今怎么会在那里?”于是戒日王派使者对鸠摩罗王说道:“赶快把支那僧人送来!”鸠摩罗王对玄奘法师不舍,说道:“我的头可以拿去,法师不能马上就来。”使者回报,戒日王大怒,对侍臣说道:“鸠摩罗王轻视我啊!怎么会为一个僧人说出这样粗鲁的话!”戒日王再派使者去指责:“你说头可以给我,就交给使者带来。”鸠摩罗王自觉失言,深感恐惧,迅即传令整备象军二万、乘船三万艘,和玄奘法师一同出发,溯恒河而上,赶赴戒日王那里,到达羯朱嗢祇罗国,就与戒日王相遇了。鸠摩罗王将要出发时,先派人在恒河北岸
发布时间:2021-02-03
驾羊超出风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者乘如来初方便,自彻海漩三昧底。三乘如来悲愿力,身如光影现十方。持经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离欲者。——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八十九尊至第一百零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捌拾玖尊阿那邠提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阿那邠提尊者铜像诗 偈藤缠树木树缠藤,知己相扶度年华。独木安支三尺桥,结友交朋莫迟延。偈解朋友知己相伴,犹如藤蔓和树枝,互相缠绕扶持。人没有朋友而独行路上,就像独木不能支起三尺桥梁。此偈教导我们,有时候我们事业发展受限,成事较难,全因无知己好友相帮,应多结交朋友,特别是彼此信赖的朋友。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盘右腿而坐,胸腹袒露,左手捧寿桃,右手于胸前
发布时间:2021-01-31
鸠摩罗王唐沙门释慧立 释彦悰撰高永旺译注玄奘法师开始作回国的准备,整理装好经书、圣像。各位高僧知道了这件事,都来挽留法师,说道:”印度是佛降生的地方。佛陀虽然已经迁化,但圣迹都在,巡游礼赞,足以安乐一生,为什么还要回去而舍弃这里呢?再说,支那国乃是边远恶地,轻蔑人才,贱视大法,所以诸佛都不在那里降生;志量狭小,罪孽深重,圣贤因此不前往那里。气候寒冷,地理险恶,又有什么值得怀念呢!“玄奘法师回答:”佛陀创立宗教,重在弘扬法义,岂能自己浸润佛法而抛弃那些尚未觉悟的人。况且大唐人才济济,法度清明,君圣臣忠,父慈子孝,贵仁尚义,尊老爱贤。此外,国人的见识洞察幽微,智慧遥契神灵。体察天道,以身作则,七耀
发布时间:2021-01-30
2021年1月30日,农历腊月十八,近代高僧太虚大师诞辰纪念日。太虚大师,俗姓吕,乳名淦森,清光绪十五年(1899)腊月十八日出生。光绪三十年(1904),大师十六岁,于苏州小九华寺出家,后依宁波天童寺寄禅老和尚受具足戒,与圆瑛法师私交甚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大师在西方寺阅读藏经,读《般若经》而有悟境。宣统元年(1909),太虚大师游学于杨仁山主持之祇洹精舍,在南京从杨文会居士学《楞严经》,后又就苏曼殊学英文,与欧阳渐、梅光羲同学。因受时代思潮激发,遂主张革除佛教积弊以弘教护国,进而兴国救世。宣统三年(1901),大师赴广州弘扬佛法,被推为白云山双溪寺住持。民国元年(1912),国民
发布时间: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