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叉毱多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高永旺译注  在龟兹国环城的东南有一座寺院,有几十个高昌人在那里出家常住。他们听说玄奘法师从高昌国来,坚请法师前去住宿。玄奘法师就前往那里,龟兹国王与诸位高僧各自返还。  第二天,龟兹国王请玄奘法师到宫中,供养极为周全齐备,食物中有所谓三净肉,法师不吃,国王深感奇怪。  玄奘法师解释道:「这是小乘佛教所开的方便,而玄奘所学的大乘佛法不是这样的。」法师只吃了别的食物。  吃完斋,到城西北的阿奢理儿寺(汉译:奇特),这是木叉毱多所住的寺院。木叉毱多佛理娴熟,见解高明,深受当地人的崇信,曾游学印度二十多年,博涉众经,最擅长声明学。国王和国内民众都对他极为尊重,号称「独步
发布时间:2020-09-24
一身入定多身出,屈申臂顷四天下。如世箧藏诸有物,及以丝缕舞工木。小儿赞叹或恐怖,耆老智者但袖手。佛说神通方便力,度脱众生具功德。——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十九尊至第五十四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拾尊僧法耶舍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僧法耶舍尊者铜像 诗 偈事事沉稳远是非,识博睿智近真谛。何处水村人起早,橹声摇月过桥西。偈解   做事沉稳便不会招惹是非,睿智博学更能领悟人生真谛。哪里水村的人起的这么早呀,天还未亮便已摇橹过了桥西。  此偈教导我们,如果不想是非缠身,应做事低调,行止稳重,少出风头,以化解可能遇到的困境。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
发布时间:2020-09-23
念佛三昧宝,圆顿法中王,挺生神圣士,勇猛独承当。香象截流度,捣丸集众香,大德矜细行,禅律咸舒光。法性悟常住,僧仪超帝皇,才识迈前哲,密证不自彰。文成印乃坏,怡然返故乡,高风千古在,皈命附慈航。——蕅益大师赞慧远大师  农历八月初六,净土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往生纪念日,至诚顶礼慧远大师。  慧远大师(334-416),东晋时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慧远大师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便随舅父游学于许昌、洛阳等地,精通儒学,旁通老庄。  二十一岁时,偕同母弟(后出家为慧持法师)前往太行山聆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如醍醐灌顶,悟彻真谛,感叹道:“儒道九流学说,皆如糠秕
发布时间:2020-09-22
阿父师泉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高永旺译注高昌故城  玄奘法师从高昌国西行到达阿耆尼国的阿父师泉。阿父师泉位于道路南面的沙崖上,崖高数丈,泉水从崖半处流出。  传说过去有商旅百人在途中断水,到达这里后困顿疲乏,一筹莫展,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时一行人中有位僧人,不带钱物,依靠大家施舍度日。  众人商议:“这个僧人尊奉佛教,所以我们供养他,尽管跋涉万里,也不用携带任何东西。现如今我们处境危险,他竟然无动于衷,我们应该一起去找他说说。”  僧人说道:“你们想要得到水,就应该礼佛,受三皈、五戒,然后我为你们登崖取水。”  众人既然已经陷入困境,都听从僧人的吩咐。受戒完毕后,僧人叮嘱说:“我登上崖后,你们应
发布时间:2020-09-22
暑退秋澄转爽凉 日光夜色两均长  秋分之“分”是“半”的含义一半温暖,一半清凉一半夜暗,一半昼光如《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 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欲寻秋色净无尘 踏遍千峰幸有新  昼夜均: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阴气越来越占上风,雷收声,燕飞走。  寒暑平:秋季处于暑热之夏与寒凉之冬的中间,自立秋开始,至霜降结束,整整九十天,秋分又恰好是秋日九十天的一半。▲秋风承珠撑伞盖 吐蕊莲蓉送暗香▲薄露初零长霄共 花柔秋荷昼夜均  秋分,平分了秋色,如清代紫静仪《秋分日忆用济》写道: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翘梢秤
发布时间:2020-09-21
一身入定多身出,屈申臂顷四天下。如世箧藏诸有物,及以丝缕舞工木。小儿赞叹或恐怖,耆老智者但袖手。佛说神通方便力,度脱众生具功德。——宋 黄庭坚《罗汉赞》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十九尊至第五十四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拾玖尊阇提首那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阇提首那尊者铜像 诗 偈 博学忠诚尽职责,多才多艺创家业。石坛对坐话松风,鹤唳一声山月升。偈解  博学忠诚,而且尽守职责,才能凭借自己的才艺创造家业。  此偈教导我们,如果内在修为尚有不足,万事不可冒进,要顺其自然,即使务虚也不妨。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怒然正坐,右腿盘曲于座上,右手置于右腿之上,左手于左
发布时间:2020-09-21
上表致谢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高永旺译注  玄奘法师见高昌王送来沙弥及国书绫绢等,感激他赠送之物太过厚重,于是上表致谢道:  玄奘听说:江海深阔辽远,渡之者必须凭借舟楫;群生滞碍困惑,教导之实应借助圣言。所以如来视众生如一子,运无量大悲之心降生于这五浊秽土;通达智法之三明,以智慧之光照朗此幽暗愚痴。慈云荫庇有顶之天,法雨润泽三千世界。待利物安生之功已经完成,便舍弃应身而入于涅槃。佛教流布东土六百多年,摄摩腾、康僧会振辉于吴、洛,支娄迦谶、鸠摩罗什钟美于秦、凉;不失玄宗奥旨,都来匡扶伟业。但佛经为远来僧人译介,注音解义各有不同;距离佛陀时代又已遥远,教义理解分歧错乱。于是使得佛法一味归旨,分成当
发布时间:2020-09-21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地藏菩萨像  学佛的人没有不知道地藏菩萨的,也鲜少有人不曾诵持过《地藏经》 。我们所熟悉的地藏菩萨形象,往往是一手执锡杖、一手持明珠的比丘相,高立于大殿之上。那么你知道地藏菩萨还曾有一首七言律诗流传世间,并被收入了《全唐诗》吗?  送童子下山唐  金地藏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作者简介  在《全唐诗》中,这首《送童子下山》七言律诗的作者是“金地藏”,那么这位“金地藏”就是地藏菩萨吗?他又为何冠以金姓呢?  事实上,这位金地藏是当时新罗国王有一位太子,
发布时间: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