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经典中常说五百罗汉,例如西晋竺法护译有《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佛灭度迦叶尊者与五百阿罗汉最初结集三藏。《舍利弗问经》中说,弗沙秘多罗王毁灭佛法后,有五百罗汉重兴圣教。《大唐西域记》卷三记载:大枯树穴中住有五百蝙蝠,有一队商人在此停留歇息。他们点火取暖,烧到枯树,正巧一位商人手捧佛经诵念,蝙蝠虽被火围住,因爱听法音,忍耐不去,终被烧死。这五百只蝙蝠转生为人,普证圣果,成为五百罗汉。 另据传说 ,在憍萨里国有五百强盗占山为王,后与官军交战,全部被俘。他们被挖下双眼后放逐到山林。强盗在林中绝望地奔跑,呼号。佛陀听到后,大发慈悲,用神药使他们复明。五百强盗从此弃恶扬善,皈依佛门,进行脱胎
发布时间:2020-05-08
五百罗汉,一般指释迦牟尼佛圆寂后参加第一次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为首。还有一说为:跟随释迦牟尼佛传道的常随众——五百弟子。 佛教传入中国后,五百罗汉在五代时得到特别尊崇。吴越王钱氏造五百铜罗汉于天台山方广寺。显德元年(954)道潜禅师得吴越钱忠懿王的允许,迁雷峰塔下的十六大士像于净慈寺,创建五百罗汉堂。 杭州灵隐寺明代建的五百罗汉堂毁于抗日战争期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新建五百罗汉堂,总面积为3116平方米,中央高度为25米,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罗汉堂之一。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平面呈“卍”字形,外形为仿清建筑,双重檐结构,飞檐翘角,非常雄伟。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壹尊 阿若憍
发布时间:2020-05-07
立夏,四月节。 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历书》云: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今年立夏时间: 公历 2020年5月5日 农历 庚子 四月十三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立,建始也,夏,假也, 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迎来夏天的枝繁叶茂。 夏是“朱明盛长,敷与万物”。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五月的风吹过,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空气里充满了新叶成长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0-05-05
谷雨 谷得雨而生也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相传古時苍天曾下过一场谷子雨人间便孕育了得以饱腹的五谷《通纬·孝经援神契》有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 为谷雨三月中 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之第六个节气自谷雨这一日起暖天至 寒潮止土膏脉动谷物得雨而茂盛今年谷雨节气的时间为公历 2020年4月19日农历 庚子三月廿七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之一。天气不冷不热,柳树扬絮吹如雪,陌上粉樱落如雨,清新湿润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花草的芬芳…… 攸然谷
发布时间:2020-04-19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清明,风至, 万物生长至此, 皆清净明洁,故得名清明。今年清明时间公历 2020年4月4日农历 庚子三月十二 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在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自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万物生长吐故纳新,四野明净天清地明。鸟儿啾啾,桃李初绽,春山如黛,涧水潺潺。伴着花香舞于天际,天地间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喜悦。 春山如黛 桃李初绽一湖春色 姹紫嫣红 涧水潺潺天地悠悠【清明 · 物候】 一候 · 桐始华 白桐花次第绽放,春
发布时间:2020-04-03
是日诗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2020年 春分时间公历 3月20日 1点14分农历 庚子二月廿七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太阳到达黄经0°。 《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 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
发布时间:2020-03-20
2020年 惊蛰时间公历 3月5日 10点59分农历 庚子二月十二惊蛰 二月节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动物冬藏伏土 不饮不食 称为"蛰";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 称为"惊"。 惊蛰古称"启蛰",曰:"正月启蛰",后因避汉景帝刘启讳而改名。 日本现在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比起原名,"惊"字更带着万物生长的朝气。春雷一响,唤醒了
发布时间:2020-03-06
花開見佛 距今大约1500年的南北朝时代,是佛教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很多高僧大德从印度和西域来到中国,一苇渡江的禅宗祖师达摩即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中国本土也是高僧辈出,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净土宗祖师昙鸾大师。 昙鸾大师,南北朝时期北魏人,出生于山西雁门,毗邻佛教圣地五台山。大师从小就听闻五台山的种种神异传说,心生向往。十四岁时便离家畅游五台,遍寻仙踪遗迹。不久即在佛光寺剃度出家。 大师精研四论学说和佛性义理,造诣高深,皇帝尊称其为"神鸾"。后来在注解《大集经》时四大不调,身感气疾,于是外出求医访药。经过秦陵时,看见
发布时间: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