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的开始 佛陀初转法轮, 是在鹿野苑向五位苦行者说了解脱法门,允许他们成为弟子,并称「善来比丘」,他们便成了自然得戒的比丘弟子。在此五人之中,以阿若憍陈如的悟性最快,听了佛陀的教法之后,随即证得了阿罗汉果,其他四人也在不久之后,证了阿罗汉果。 度了五位比丘之后,接着又在婆罗奈斯的近郊,开始了佛陀的公开教化。那是由于一位出身高贵的青年,耶舍的从佛入道,他的亲友数十人,也加入了佛教的僧团。满慈子、大迦旃延等人,也先后舍离外道,进入了佛法。他们在鹿野苑中度过了第一个雨季的安居生活,也就是在五个月之后,包括几位在家弟子,已达六十人之多。而且,佛教的僧团之中,固然欢迎高等阶级的婆罗门族
发布时间:2019-04-09
圣严法师 成道之后的佛陀,一切的龙、鸟等动物,都来向他献上供物。他在初七日中,也未离开菩提树下,一边受用他在成道之后所得的轻妙无可形容的法乐,一边则在考虑:自己已经证得了难知难解的解脱之真理,这种寂静高深的真理,却唯有贤者能够理解,应该向人宣说吗?一般的众生,只知耽欲、企欲、乐欲。像这样的缘起法,对于众生而言最难理解。众生对于舍弃生的意志、征服烦恼的欲望、走向解脱之道的教法,是不希望聆听的。如若将此教法说了出来,他人不能理解的话,岂不唯生倦怠和对佛起嗔呢? 他的这种考虑,确是世间的实际情况,但也正好是天魔之所喜欢的,所以天魔又来劝请佛陀,既已成佛,应该立即进入
发布时间:2019-04-09
菩提树下的体验 实际上佛陀并未堕落,只是从苦行的经验以及享乐的事实中,理解到极端的苦行和放任的享乐同样无济于开悟,此在后来佛陀训诫他的弟子时,便作了这样的说明:「比丘们!当过宗教生活,须避两种极端。」哪两种极端呢?一是耽于享受欢乐的快乐生活,这是卑下的,有害精神的,是无聊的浪费;另一种是苦行的生活,那是凄惨的无聊和浪费。比丘们!完成者(如来)是避却了这两个极端,发现了行之于中央的大道。这条道路,便是安、是知道、是悟、是至涅槃的大道。佛教称此为不苦不乐的中道行。 再说乔达摩(佛陀未成道前,大家均以他的姓氏称呼他)因为坐在那棵毕钵罗树下冥想而成了佛,所以后来称它为菩提树或佛树(意为
发布时间:2019-04-09
出家与苦行 适巧,当悉达多太子第四次郊游回宫,计划要走上出家之道的时候,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妃子耶输陀罗产下一名男婴,要他命名。他想他正要出家,却来了一个障害出家的枷锁,因而取名罗睺罗(义为障害)。但是,他既决心要出家,谁也留他不住。 就在那天的夜晚,当他的妃子抱着小王子正在熟睡之时,他便向她们作了无言的告别。唤醒了他的御者车匿,牵出了他的爱马康特迦,悄悄地出了宫殿,离开了迦毗罗卫城,进入了森林的深处,削去了头发,脱下了身上所有华贵装束,穿上用树皮编织的沙门服,然后嘱咐御者车匿,带着他的服饰和那匹白色的爱马,返回宫中,向父王报告,他已出了家,若不成道,绝不回国。当时佛
发布时间:2019-04-03
出家以前的悉达多 悉达多的意思是达成目的的人,中国佛经中译为「一切义成」。因为一位圣人的降世,必有他过去世的伟大来历,所以当他出生之前,摩耶夫人梦见了一只白象入胎而始成孕。此在印度的历史中,将伟大的人物用龙、象、狮子、虎、牡牛来作尊称的习俗有关。当他降生于蓝毗尼园之时,百花竞放,天龙喷洒温泉香水,为太子沐浴。太子初生,即能自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而说:「我于天人之中,最尊最胜。」说毕此语,即如平常婴儿。▲灵隐寺浴佛太子圣像 摄影|一叶 从佛教的基本立场而言,这样的传说并不十分重要,但是确可信以为真。此后的太子,在父王及姨母的疼爱之下,物质上享受着豪华富丽的宫廷生
发布时间:2019-04-03
一、佛陀的祖先和家属 信仰佛教的人,必须先了解佛陀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所谓创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帝,或所谓上帝的"道成肉身"。佛陀是人完成的,如能依照佛陀所说的修行方法切实去做,便有成为佛陀的可能,到了佛陀的境界,虽然也能发挥出种种的神迹,但那不是佛陀重视的东西,最要紧的是佛陀完美人格和从彻悟中发出的伟大智慧。佛陀以人间的肉身完成无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及时以此人间的肉身,追求无上的佛果。 佛陀既有肉身,所以他是实际上的历史人物。唯其由于古代的印度不重视历史年代的记录,故对释迦佛陀的确切生灭年月不易追
发布时间:2019-04-03
释尘空 三 结论 学佛的初步就是皈依三宝,到了最后空间圆满的果位,还是不离皈依三宝,所以三宝之义是佛法的三字经,也是佛法空间圆满之果的象征,但世人终日唯衣食欲乐是求,究竟要以甚么因缘才肯皈依三宝呢?瑜伽摄抉择分云:"齐四缘故,说能皈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别故,三自誓愿故,四更不说有余大师故。" 所以本歌词特别说明三宝的体用功德,并显其差别。皈依以后又当如何呢?抉择分又云:&ld
发布时间:2019-02-23
释尘空 往期回顾▲法音|三宝歌广释》(1)▲法音|三宝歌广释》(2)▲法音|三宝歌广释》(3)▲法音|三宝歌广释》(4)▲法音|三宝歌广释》(5)▲法音|三宝歌广释》(6)▲法音|三宝歌广释》(7)▲法音|三宝歌广释》(8)▲法音|三宝歌广释》(9)修行证果 弘法利世 焰续佛灯明 修行者,如理修习行业也,通于身语意之三业。 《无量寿经》云:「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发布时间:201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