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喝腊八粥,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而对杭州人来说,能喝上一碗腊八粥,才算过一个正正经经的腊八节。   腊月初一凌晨,灵隐寺支锅开煮腊八粥,六口大锅一刻不停,一直熬上8天,到腊八当天才算完,认认真真熬出30多万碗腊八粥,统统免费送给杭州市民喝,供不应求。灵隐寺的腊八粥为什么那么好喝? 01 食材丰富营养   灵隐寺腊八粥的食材,要用上12种:  花生、红豆、莲子、桂圆、红枣、蜜枣、芸豆、白果、糯米、大米、桂花、白砂糖。  食材配比:  红枣1、桂圆1、蜜枣1、花生1、莲子1、白果1、红豆2、芸豆2、糯米3、大米5、白砂糖1,外加少量桂花,稠厚香糯
发布时间:2019-01-11
杭州保存有众多的吴越国佛教遗迹。但若论当年的造像级别、宏伟巨制与规模,当数位于凤凰山圣果寺的摩崖造像为最。令人可惜的是,这处造像地点早已被毁,使各造像的表面细节多已不存,从而失去了原有的美感。因此,学者们对这处造像地点虽有提及,但至今仍无较深入的调查与研究。198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出版了《西湖石窟》一书,发表了圣果寺的西方三圣像残迹照片一幅、众罗汉照片三幅,没有详细介绍。  从吴越国造像的年代而言,圣果寺造像是早期作品,又属王室资助的工程,对吴越国中后期的同类造像应有深远的影响。从与后世同类题材的造像比较来看,情况也确实如此。所以,对圣果寺造像的调查与研究,将有助于
发布时间:2019-01-11
       2019元旦以来,在杭州风靡的是一张一尺见方的洒金红纸,上面写有"己亥祯祥"四个大字。这是中国千年古刹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书写的新年挂历,印量40万份,总是供不应求。不少海外的中餐馆也每年祈求寺院寄去装点,以供华人朋友分享中国年。  2019年1月6日(戊戌农历腊月初一)凌晨零时,杭州灵隐寺支起六口大锅,连续七天七夜熬制腊八粥施与民众。数以百万的杭州市民在墨香、粥香及祈福钟声中迎接新年。光泉法师坦言,杭州灵隐寺迎接中国新年系列活动已经坚持了十多年,的确是刻意而为之,目的只有一个,复兴传统文化,营造年
发布时间:2019-01-11
腊月初八,就有了新年的味道了。忙年之前,人们先要享受一下闲情逸致,把自种的五谷杂粮,配以红枣、花生等,煮熟炖烂,加上糖,就做成了可口香甜的腊八粥。担水砍柴,无非妙道;烧火做饭,亦可参禅。一碗腊八粥,并不简单。  今天,品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读几篇作家笔下的"腊八佳作",浓浓的年味,便在空气中氤氲起来。老舍的腊八粥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发布时间:2019-01-11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在我国古代,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那么,关于它有哪些传说?腊八粥的营养价值如何?谁发明了腊八粥    关于腊八节的由来,民间有两个传说。一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十二月初八这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发现,用乳糜粥救活,使他大彻大悟,得道成佛。"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在我国古代,每逢腊月初八这天,各地佛寺都举行诵经、祈福、传供等法会,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发布时间:2019-01-11
文|公维章  山东泰山学院历史学院第十六届吴越佛教研讨会暨飞来峰研究佛教造像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  飞来峰造像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上,有五代至元代时期的佛教造像380余身,是浙江省最大的一处佛教造像群。位于龙泓洞洞口西侧的高僧取经组雕(编号为46、47、48龛),引起了学术界的较多关注与讨论,集中体现在对这组雕像的内容与雕刻年代的探讨。以赖天兵、劳伯敏、于硕的研究成果为代表。   赖天兵在《关于飞来峰高僧取经浮雕几个问题的思考》中认为,第47龛前一位牵马者的题记"朱八戒"中"八戒"两字系原字磨损后改刻的说法,缺乏考古学依
发布时间:2018-12-30
马延圣,江北刻经处负责人、刻经人,扬州鉴真学院雕版艺术副教授。这次马延圣来到了千年古刹杭州灵隐寺,一方面想和这里的法师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希望能获取新的灵感。  马延圣是江苏扬州人,他不像其他老艺人一样,从小开始学习雕版印刷。恰恰相反,他开始四处拜访名师学艺时,已经30多岁了。有位大师说,他是所有弟子当中岁数最大的却是最刻苦的。  马延圣经常练习到深更半夜,第二天双手都拿不起筷子。  马延圣老师所传承的雕版印刷技艺,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而目前所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就是现收藏在英国伦敦博物馆、来自唐朝的《金刚经》。
发布时间:2018-12-16
世事无常,多少高人幽士湮没无闻,平常书中无著录,也不见于互联网。济公的师父瞎堂慧远禅师即是一例。读到巨赞撰的小书《灵隐小志》,可知瞎堂慧远禅师的道行"实比济公为高,而世反不知其名"。  瞎堂一首题画词欣赏:来往烟波,十年自号西湖长。秋风五緉,吹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初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  【题画词大意】  夜深人静,独自泛舟西湖之上,高歌无人赏,高德无人识,但不以为意,自家拍掌,孤芳自赏,何等快意洒脱!  在静夜的家中,我仿佛清晰地听见了这掌声,清脆悦耳。耳畔竟然想起梅艳芳吟唱孤独的歌曲《梦伴》中的掌声。不觉古今交会,喟叹唏嘘。古人的高风清德,如
发布时间: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