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舍利弗,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大名,他有颀长的身材,清秀的面容,双目有神,双手过膝,受著名学者的父亲遗传,很有学者的风度。当时的学术界,没有一人不知道这么一位后生可畏的青年。舍利弗二十岁的时候,就告别故乡和父母,出外访师问道,追求真理,他起初礼拜有名的婆罗门删阇耶为师,但在删阇耶那里学习不久,就感到删阇耶的学问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他打算要离删阇耶而去。这时候,同学中的目犍连,是舍利弗唯一的知友,舍利弗把自己的意思告诉目犍连,目犍连也有同样的感觉,他们两人就决定离开删阇耶,另外创立一个学团,招收弟子。他们傲然的以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俩更有智慧的人,再也没有人够资格做他俩的老师。舍利弗和目犍连
发布时间:2023-07-26
第二章中国佛学特质在禅第二节 依教修心禅 四、实相禅慧思禅师初依慧文修学,发八触而得初禅。后放身倚壁未至壁顷,便忽然悟入法华三昧,深达实相,遂弘法于南朝。于是便成“南北禅宗罕不承绪”的高德,由此也就可以想见当时慧思禅师盛弘禅法的概况了。当慧思禅师盛弘禅法时,有智者法师从之修学。思师于禅观之余,亦常讲经论,得智者后令代为众讲。智者讲金经(大品)至“一心具万行”而起疑问,思即教修法华三昧。后智者读法华至药王品的“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处,遂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与思禅师同在灵山听法。以此求印证于慧思,思乃谓汝已得法华三昧前方便,纵使文字思议之徒百千万,亦不足以穷汝玄辩矣。后来,智者禅师因陈帝之
发布时间:2023-07-26
观音大士赞唐·王勃盖闻圆通大士,乃号观音,接物利生,随机应现。向乾坤东畔,娑竭海中,云涛涌金色之山,圣阁起琉璃之界。巍巍宝座,凝然居自在之身;荡荡慈容,皎若现白衣之相。身挂云罗素服,藕丝织而色映寒霜;体严璎珞同心,衣缕盘而丽晶皓雪。翠迎仙岛,五云之宝盖玲珑;艳迸摩尼,百宝之花冠赫奕。眉横纤黛,如海门之秋月初弯;目绀重瞳,似水面之青莲乍秀。齿排珂玉,舌莹紫檀,丹珠一点艳频婆,两脸朦胧匀琥珀。向静绿波上,圆相舒而有金毫玉毫;虚白光中,胜境现而有佛界仙界。于是云雷吐辩,宣诸佛秘密之金言;释梵雨华,叹圣德希奇之妙事。献宝子有龙王龙女,奏乐子有天仙地仙。向孤绝回处作津梁,于浩渺波中拔急难。寻声救苦,赴感
发布时间:2023-07-2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四百一十七尊至第四百三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贰拾壹尊定花至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定花至尊者铜像诗 偈山高路险有人走,海阔水深有船行。千难万阻无须怕,黑夜过去是天明。偈 解无论山高路险,总有人攀爬行走,无论水深海阔,总有船只航行。千般困难万般阻,都无须惧怕,黑夜过去天明终会到来。此偈教导我们,人生道路漫漫,重要的不是路途是否畅通,是否顺利,而是我们面对生活的心
发布时间:2023-07-26
有个师父向弟子说:“世间是个幻影,唯有以自己为依靠,你还是随我一起出家修行吧!”弟子说:“可是我的家人,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妻子,他们非常爱我。我怎能抛下他们呢?”师父回答:“现在你有许多的妄想,所以会贪恋不舍。不过我可以教你一个方法,你就会知道世间的真相了。”这个师父交给弟子一颗药丸,吩咐说:“回到家里服下这颗药,不久你就会像一具尸体,但是脑筋清醒,可以听到家人一切言行。然后我会到你家里,再让你恢复清醒。”弟子依照师父的指示,吃了药,躺在床上就像个死人,顿时家中一片哀号。母亲、妻子和其他亲人都伏在地上恸哭不已。就在这时,师父走进屋里,问他们说:“发生什么事情?”家人哀伤地回答:“这孩子死
发布时间:2023-07-24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四百一十七尊至第四百三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贰拾尊持世界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持世界尊者铜像诗 偈山上梯田一层层,山下村落冒炊烟。君看如此田园乐,逍遥自在最悠然。偈 解山上一层一层的梯田,山脚的村落冒出阵阵炊烟,如此田园美景,最能使人悠然神往、心自高远。此偈教导我们,生命的愉悦在很多时候并非名利成就,超然物外的思想可使自己步入人生的另一境界。尊者法相尊者法相
发布时间:2023-07-24
在南印度的摩揭陀国,离首都王舍城大约有二三里的路程,有一个迦罗臂拏迦的村庄,茂林修竹,山明水秀,是个很幽静的地方,这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的故乡。舍利弗诞生在婆罗门种姓的家庭,父亲提舍是婆罗门教中负有盛名的论师。当母亲怀他的时候,他母亲的智慧,就异于寻常的妇女,据说这是受胎儿的影响。母亲的弟弟拘稀罗,也很善于议论,但每当他和怀孕的姊姊议论时,总是辞穷力拙,不支而退。拘稀罗因此惭愧得离家出走,他知道姊姊所怀的胎儿,一定是一位大智慧的人,自己若再不求进步,将来不如外甥,岂不给人笑话!因此他就到处参访明师,研究学问,连指甲都没有时间剪,当时的人都叫他长爪梵志(后来因舍利弗皈依佛陀,他也皈依做了比丘)
发布时间:2023-07-24
大唐永徽年中,有居士玄智,华严藏公之同学。弱冠参道,五经三藏内道被通,专以华严为业,居方洲山中,初饵松叶,六十余年诵持不替。五十年前,感其所地涌甘泉,供足不啻,林生美菓,树树繁实,远近采取,无所罣碍。忽雨深雪,行李不通,斋粮时竭,于是则有山神送药,状似醍醐,味甘于乳,吃之一题,七日不饥,益加心力,身轻目明。若夜礼诵,自有灯现,昼日诵经,则众鸟集听,山神眷属现身围绕,异香时来,奇果每至。有时夜诵,口放光明,照及四十余里,光色如金,远近惊异。或有人往寻到山,唯见居士诵经口中光明,时年九十有二,无疾而终。荼毘之时,牙齿变为舍利,获百余粒,悉放光明,数日不歇。于时僧俗收之,竖塔供养。——《大方广佛华严
发布时间: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