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佛学特质在禅第二节 依教修心禅 修心即修定,亦可名修禅修观,增上心学即增上定学故。依教二字,即显非后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禅宗,因禅宗与教是相对立的。禅宗以前的禅,是依教修观的禅。依教就是依教理,如天台教观,即可说为依教修禅,即依教解理摄心修定之谓。禅宗与教对立,密宗亦与显教对立,在密宗未曾独立以前,有所谓杂密。因为很早就译来有孔雀明王经等,并附各大乘经末诸咒等,都未与显教对立,而谨依附经而行,故名杂密——西藏分密为四:事密,行密,瑜伽密,无上瑜伽密。其事密亦名作密,即中国所谓杂密,就是念什么咒有什么作法作用之意——禅宗前依教修心之禅,以禅宗立场看,等于密宗之杂密。故依教修心之禅
发布时间:2023-06-2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九十九尊至第四百一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壹拾尊天音声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天音声尊者铜像诗 偈谦益满损自古同,高山大树易招风。大智若愚隐形迹,身家平安耀祖宗。偈 解满招损,谦受益,树大招风,干折枝断。凡事切忌过度张扬,若秉中庸之道,便可身心康宁,家宅平安。此偈教导我们,为人处世应讲究恰当的分寸,过犹不及。不及是大错,大过是大恶,恰到好处是不偏不倚的中和。
发布时间:2023-06-23
端午节五月初五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今日适逢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端午节文化在两千余年里,对外来传入中国的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点在历代祖师的语录中都能找到端倪。《古尊宿语录》卷四十四载,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五月五日上堂云:今朝五月复端午,随众生心解分布。粽子虽然应所知,要须一一知来处。且道从什么处来?由此可见,宋代时寺院也会过端午节,而且出家人在这天也要吃粽子。佛教世界中翠竹黄花尽是真如,端午的粽子自然可以发明般若妙慧。《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卷五载,宋绍兴二十六年五月五日,普觉禅师上堂云:今朝五月五,天降沛然雨。艾人与门神,聚头相耳语。这
发布时间:2023-06-22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九十九尊至第四百一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零玖尊无垢称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垢称尊者铜像诗 偈草在石下弯弯长,鸟在笼中怯怯啼。人本万灵非草木,天性自然莫相违。偈 解小草压在大石之下,只能弯弯曲曲地生长;小鸟被关在笼中,只能悲悲怯怯地啼叫。这是因为这种生活环境违背了它们各自的天性,人为万物之灵,更应顺应自然天性。此偈教导我们,如果违背自己的意愿,被外界或是
发布时间:2023-06-20
过去世亲菩萨是一个平常的凡人,年龄到达十六岁,意志和性格非常开朗豁达。他博览群书,没有经典不系统地学习过。他深刻地思考各种经论的真理,什么经是最真实,什么“道”最安定。他深思以后,赞叹道:“唯有佛经最真实,无为之道最安定。”又说:“我应当胸怀真实之道,获得安定!”父母要给他娶妻室,他不安地说:“最大的妖孽祸患没有大于色欲了,如果迷惑女色的到来,那么道德就丧失了。我不赶快逃走,准备将来被豺狼般的淫欲吞食吗?”于是他逃避到别的国家,以出卖劳力维持生活。当时有一位种田老翁,老年没有后嗣,偶于途中拾得一女,华丽绝伦,于是欣然养育成长,正在求男为偶。他找遍了全国,都没有合适的人。老翁雇佣菩萨已经有五年了
发布时间:2023-06-20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陈希龄《恪遵宪度》明日又到了挥汗如雨的夏至时节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抵达最北即将踏上向南的“回头路”北半球的白昼时间今日最长至者,极也作为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不仅标志着盛夏的开始更代表了一种对极致的追求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夏至阳气盛极而衰属阳性的鹿角感知阴气生而脱落二候蝉始鸣真正的夏日始于一声蝉鸣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鼓翼而鸣三候半夏生喜阴的半夏因生长于仲夏而得名夏至前后最宜采集其块茎夏至时节的午后或傍晚一阵雷雨常常将人困在狼狈里突然就把半个太平洋的水倾在地上来不及张开伞,转而烈日晴空骤来疾去之间,恰如那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而夜晚则有繁星照着我们安然
发布时间:2023-06-20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九十九尊至第四百一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零捌尊调定藏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调定藏尊者铜像诗 偈人无远虑必近忧,凡事未雨先绸缪。待得狂风暴雨至,高枕无忧任逍遥。偈 解俗语说,晴带雨伞夏带衣。在诸事顺遂时,更应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如此,则能临危不乱,安然无恙,自在悠游。此偈教导我们,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所谓世事无常,因此在人生顺利之时,更当居安思
发布时间:2023-06-17
佛陀的时代,印度的波斯匿王,是位很虔诚的佛教徒,每次看到佛陀和诸大弟子都要磕头礼拜,大臣们看了颇有微词,经常劝谏他:“大王,您是一国的主宰,身份尊贵无比,为什么看到比丘就顶礼,难道大王的头那么低贱吗?”波斯匿王听后不发一言,内心思量着如何让大臣了解贵贱的区别,于是用了一个办法:差人拿布包裹着一个猪头,到市场上叫卖,却特别嘱咐那位差人要在市场上说:“这是波斯匿王的头,特卖五十元。”结果市场上的人都吓得纷纷躲避,惟恐惹祸上身。过了几天,波斯匿王又差人把猪头拿到市场上叫卖,说:“新鲜的猪头,特卖一百元,想买就快哦!”果然大家争先恐后地抢购。此时波斯匿王就趁机责问大臣们说:“你们看!一个猪头都可以卖到
发布时间: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