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佛学大纲从图中的佛性为中心,它两边有两条线通空与识,如上面以佛为中心,旁边有圆寂和妙觉。原来空识是不二的,不过为说明起见,故分别说之。通无上涅槃是“如实而无可取之空”,这是说明佛与众生的共同性。此性即诸法的空性,通于有情无情。所以如实而无可取之空性,是诸法圆满究竟的如实性,它遍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品、是无少法可取的。因为可取之法都由于见闻觉知自识分别,或思想言语等上对待假立的,不是恒常不变普遍圆满的真实性。由言识所起的可取之法,还可以用言识来否定他,所以都无可取,只可说是空。另一面是“极空而无可舍之识”。一张因缘生法的桌子,可以看得见、拿得着,而因缘生法的心识,却拿不着、看不见。因其众缘
发布时间:2023-05-0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八十五尊至第三百九十八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玖拾伍尊神通化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神通化尊者铜像诗 偈为人性格要坚强,千锤百炼成金刚。功成名就终有日,家增富贵族增光。偈 解为人处事要性格坚强,在经历千锤百炼后,自会坚韧不拔,如此终会获得成功,到那时不仅家庭富贵,而且还会光耀门庭。此偈教导我们,钢须锤炼,人须磨砺,若能具备“粉身碎骨浑不怕”的精神,则能意志坚定、
发布时间:2023-05-06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明日14点18分,进入立夏节气历书上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迎来夏天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丰沛的雨水给植物旺盛生长提供了所需的条件春生夏长,万物繁茂便是始于立夏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宋·陆游《立夏》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古来对蝼蝈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一说蝼蛄,也有说是一种褐色小蛙随着蝼蛄和蛙的鸣叫,夏味渐浓二候蚯蚓出蚯蚓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阳气日盛,蚯蚓也纷纷从土里钻出来三候王瓜生王瓜是产自华北的药用爬藤植物从春日的绿痕成为初夏时的绿荫晴日暖风生麦气,
发布时间:2023-05-0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八十五尊至第三百九十八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玖拾肆尊宝盖尊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宝盖尊尊者铜像诗 偈男儿流血不流泪,行事果决性刚毅。不作温柔乡中物,宁可马革裹尸回。偈 解大丈夫宁可流血也不会痛哭流涕,行事果敢坚决、敢作敢当。一生不会耽于温柔富贵之乡,不会沉湎于儿女情长,为成大业誓死不休。此偈教导我们,世间事有可回避者,有避不开者,与其退缩逃避,不如果敢面对,
发布时间:2023-05-03
从前有个梵志,有财富,又有学问,可惜不信正道,常常和沙门辩论又不能够得胜,心里很不高兴。因为听说沙门如果得到施主布施食物,而不能精进向道的话,死了以后就要做牛做马来偿还布施的施主,所以他就秘密想要借由布施食物来设计沙门,使接受布施的沙门后世做牛做马来帮他赚钱。他本性非常吝啬贪财,这样谋划以后就马上到寺庙里去,见到寺庙里有五百个修行人,就要请他们全部的人吃饭,恭恭敬敬地准备了许多丰盛美味的食物,请这五百个修行人吃,但其实他心里头暗暗高兴:“呵呵,太好了,我有五百头牛马可以帮我工作了。”✦ ✦ ✦ ✦ ✦ ✦ ✦ ✦ 寺庙里有一个得到四果罗汉的上座修行人,马上知道他心里的计谋,就叫
发布时间:2023-05-03
第一章佛学大纲依大乘根本佛法来教化众生时,就要所化的众生是否有与佛法相通的共同性?有此共同性,又是否可以领受佛法教化,乃至有否成罗汉与成佛的可能?这种共同性,即是可以教化成佛之可能性,亦即佛性。众生与佛虽有相通的共同性,但在相通的共同性之上,仍各有不同的相用和德能,所以众生与佛,又是截然不同的。就佛与众生的共同性说,即显示:佛原也是由众生而成的,他不过是已成佛的众生;犹未成佛的众生,未来也可以成。有此共同性,不但可以接受佛法,而且还有一种成佛的可能性,若只有共同性而无可能性,众生仍不能转变成佛。譬如说茶壶中有空,房屋中也有空,空与空是共同性,但因茶壶与房屋德相和业用各各不同,所以虽有共同的空性
发布时间:2023-05-02
南天竺国有个比丘,修学十分勤奋,从不懈怠,而且他遵守佛法戒律,从不违犯。几乎南天竺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很好的比丘。但是,比丘对日常生活是否舒适十分讲究。沐浴时,一定要用温水洗澡后,要用酥油擦抹身体。甚至对饮食也很挑剔。也因为如此,他修行了许久,未有进步。为此,自己也十分苦恼。这时,他认为只有神通广大的优波笈多尊者才能帮助他。于是,比丘不辞劳苦,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优波笈多尊者所住的寺庙。他见到优波笈多尊者后,虔敬的向尊者说:“尊贵的法师!不知能否请教一个问题?”优波笈多尊者对他说道:“远道而来的比丘,有什么问题就请说吧!”比丘见尊者态度十分谦和,就向他述说多年勤苦修行,却始终没有开悟的苦恼。最
发布时间:2023-05-01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八十五尊至第三百九十八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玖拾叁尊遍具足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遍具足尊者铜像诗 偈劝君行事多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乍晴乍暖春夏日,风云不测小人心。偈 解人应行事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因为世态炎凉瞬息万变,稍不留心,便易被小人利用,从而招致不测风云。此偈教导我们,做事应当三思而后行,遇到障碍或是违缘,当认真考虑后谨慎行事,不必过于纠缠。尊者法
发布时间:202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