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四十五尊至第三百五十四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伍拾叁尊喜无著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喜无著尊者铜像诗 偈皎皎有如云中月,殷殷更似腔中血。月冷血热无相关,千尤万怨休言说。偈 解皎洁清冷,如云彩难以遮蔽的明月,殷殷热情,恰似满腔的热血。月亮的清冷,鲜血的温热,并没有多少关联,心中诸多的委曲抱怨,也不要轻易述说。此偈教导我们,人世难得人解,本是常情,大可不必怨天尤人,
发布时间:2022-12-29
清代的刻经事业,在顺治、康熙(1644—1722)年间,民间各地所刻的僧传、语录等都集中于嘉兴楞严寺,当时发行的有《续藏经》九十函,二百三十七部,《又续藏经》四十三函,一百八十九部(见1920年北京刻《嘉兴藏》目录),都是清初所刻而附于明版《嘉兴藏》的典籍。此外,如福州鼓山清初所刻的有《华严经》、《华严疏论纂要》、《憨山梦游集》等(《福州鼓山庋藏经目录》)。清代官版藏经之刊行,始于世宗时代。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特开藏经馆,延请博通教义的僧人于北京贤良寺校阅编稿。正式开刊始于雍正十三年(1735)二月,至乾隆三年(1738)十二月完成,前后历时四年,称为《龙藏》。内容系据明刻《北藏》本而
发布时间:2022-12-2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四十五尊至第三百五十四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伍拾贰尊修无德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修无德尊者铜像诗 偈有心栽花花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恩怨得失休计较,是非功过听后人。偈 解刻意去栽种花草,花草难以存活。无意中插下的柳枝,却长得绿荫蔽日。顺其自然,不要计较眼前的恩怨得失,是非功过,且留与后人去评判言说。此偈教导我们,须省察自身,是否过分执着于某事,或对恩怨得失过
发布时间:2022-12-26
名闻利养对提婆达多而言,有着无比的吸引力。长久以来,他对世尊不肯将僧团交给他统理之事,感到非常不满。他心想:“只要世尊死了,我就可以成为新佛,未来丰厚的利养和众人的恭敬,将属于我的了!”想到这里,嘴角不禁泛起奸邪的微笑。他开始处心积虑地计画谋害世尊。有一天,提婆达多雇了五百位善于射箭的婆罗门,埋伏在世尊的精舍附近。共同约好等世尊一出现,就一齐用乱箭把世尊射死。大众屏息以待……世尊出现了!一枝枝箭应弦而出。当箭射到世尊身边时,竟全都化成拘物头花、芬陀利花、波头摩花及优钵罗花,美丽的花朵缓缓飘落在世尊的四周,形成一片美丽的花海。这五百位婆罗门看到如此神奇的景象,心中既惊讶又害怕,不约而同地全都舍弃
发布时间:2022-12-24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四十五尊至第三百五十四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伍拾壹尊胜解空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胜解空尊者铜像诗 偈落花有意应无意,流水无情似有情。台上戏文一出出,颠倒台下几多人。偈 解落花有意,还是无意,流水看是无情,却似乎还是有情的。戏台上一出接着一出,看席上的观众则时空不分,以为自己是剧中人物,悲喜相随。此偈教导我们,要时刻认清自己的人生位置,面临问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
发布时间:2022-12-23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四十五尊至第三百五十四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伍拾尊大药尊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大药尊尊者铜像诗 偈入奢容易入俭难,人生处处有难关。真是英雄不皱眉,气闰世兮力拔山。偈 解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生处处都会有难关。若是英雄,面对难关便不会皱眉,而是以盖世气魄成就大业。此偈教导我们,人生总是有起有伏,遇到逆境不顺利之时,正是锻炼的时机,当以平常心视之,而不必过分
发布时间:2022-12-22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唐·韩偓《冬至夜作》明日凌晨5点48分,迎来冬至虽说一阳复始,仍是四野冰封正所谓“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至是极致,内含三义阴极之至、阳气始至、日行南至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九歌阴极之至——一年中最冷的“数九”严寒到来了从冬至起,每数九天算一个“九”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春便翩然而至寒冬中的人们便唱着数九歌一声声数着季节变迁和年岁更迭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唐·王建《
发布时间:2022-12-22
清朝统治者最初接触到的佛教,是中国西藏地区所传的喇嘛教。当十七世纪初起,已有喇嘛到关外传教,曾受到清太祖的礼遇。太宗时(1627—1643),盛京(今沈阳)方面已开始和当时西藏的达赖喇嘛第五世(1617—1682)建立关系。世祖顺治九年(1652)达赖第五世应请入京,受清朝册封。世祖又好参禅,先召京师海会寺憨璞性聪(1610—1666)说法。又召浙江玉林通琇(1614—1675)、木陈道忞(1596—1674)等入京说法。通琇弟子茚溪行森和道忞的弟子旅庵本月、山晓本晰相随入京,也各助传教。通琇后又入京,世祖命选僧一千五百人从他受戒,尊为玉林国师,以表示他对汉地佛教的推崇(《普济玉林国师语录年谱
发布时间: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