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对于喇嘛仍给以应有的宗教上优遇。洪武六年(1373)前元帝师喃迦巴藏卜入朝,即与以炽盛佛宝国师称号。洪武七年(1374)帕思巴后代公哥监藏巴藏卜入朝,又尊为帝师,加国师称号。设置西宁僧纲司,任喇嘛三刺为都纲;于甘肃河州,设置番汉二僧纲司,以藏僧任僧官。成祖即位后,对喇嘛更加重视。永乐元年(1403)遣中官侯显入藏,迎哈立麻至京,亲往慰问,请于南京灵谷寺启建法会,给与大宝法王称号。当时宗喀巴(1357—1419)在藏传弘佛法,名称普闻,成祖又派大臣四人往请,宗喀巴派遣上首弟子释迦智(1354—1435)前来京师,成祖即给他以大慈法王称号。后释迦智回西藏创建色拉寺(拉萨三大寺之一),又再度至京
发布时间:2022-10-02
二、对国难当头的焦虑,对丧权辱国的愤懑,对投降派的遣责。“落日青山远,浮云白昼昏。衣冠一时盛,肝胆几人存?”君主懦弱,群臣昏庸,几人是匡扶社稷的爱国忠臣?“吾侪亦何事,涕泪忽难收。鸮獍真成孽,江河欲倒流。可怜豪侠气,虚作杞人忧!”鸮獐当指外寇,使豪侠气徒作杞人忧者又谁何?“相逢休话永嘉年,痛哭金瓯缺不圆。佛眼亦因尘劫闭,禅心如在滚油煎!”在无限忧国的苦痛中,自然包含对丧权辱国者的愤慨。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朝腐败而惨败,李鸿章到日本签订了可耻的《马关条约》。诗人写下了“一纸官书到海滨,国仇未报耻休兵”的声讨。一九〇〇年,李鸿章代表清廷和英、美、俄等十一国代表在北京签订了无比耻辱的《辛丑条约》,诗
发布时间:2022-10-02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一十三尊至第三百二十八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贰拾叁尊住世间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住世间尊者铜像诗 偈时之不来常悲叹,时之来矣且心宽。人生百态尽如此,难跳悲欢离合关。偈解时运不好的时候,总是唉声叹气;机会到来的时候,总是欢欣鼓舞,神采飞扬。人生百态就是这样,总难跳出悲欢离合的束缚。此偈教导我们,众生皆是如此,遇到随顺己意的情境,即感到快乐,遇到与自己身心相违悖
发布时间:2022-09-30
释敬安(1851—1912),字寄禅,号八指头陀,俗姓黄,名读山,湖南湘潭石潭人氏。曾先后任湖南衡阳罗汉寺、衡山上封寺、大善寺、宁乡沩山密印寺、湘阴白霞寺、万福禅林、长沙上林寺、浙江天童寺住持。一九一二年,中华佛教总会于上海筹建,被公推为第一任会长。他曾为我们留诗一千六百多首,是清末一位成就突出的诗人,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爱国诗僧之一。他的许多诗作,闪耀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均日益尖锐。杨树达先生曾说:“敬安虽身在佛门,而心萦家国。”爱国,是八指头陀其人其诗的主要特点。一八八四年八月,法舰猖狂进攻我台湾,并突袭我福州马尾港中
发布时间:2022-09-30
弘一大师画的观音像,线条自然流畅,生动飘逸,构图精妙绝伦,别具一格。画中的观世音菩萨,或结跏趺坐,或低眉垂首,或轻抚杨枝,仪容端严,姿态威仪,和蔼可亲。庄严妙曼而又崇高神圣的观世音菩萨,慈视众生,悲心救度。适逢农历九月初四,大师示寂八十周年纪念日,今日在此奉上部分弘一大师绘制的观音菩萨法身像,愿见闻者法喜充满,身心自在。
发布时间:2022-09-29
前文回顾: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上)世尊告曰:“目犍连,这是它前世的业力所现。曾在人天导师、正等觉山王如来出世时,在山王如来的教法下有一位施主,受了三皈五戒。有一天,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您是一位贤妻良母,天生容貌艳丽,我们生活一直很好,但现在我在山王如来教下受了三皈五戒,只可以照顾您的衣食生活;或者我给您另找一位男子,去与他一起生活。’“他的妻子对他说:‘夫君,您既然已受了三皈五戒,我也绝不愿与其他人生活,应该好好对您承侍才是!’他们夫妻仍就共同过着清净的生活。他的妻子貌美无比,有许多人都想得到她。其中有一位大鼻子大臣对他妻子生起了贪心,想方设法想得到她。“有一天,大鼻子大臣带着一个人,拿着很
发布时间:2022-09-2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一十三尊至第三百二十八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贰拾贰尊周陀婆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周陀婆尊者铜像诗 偈积善人家喜庆多,居家在路无坎坷。家运蓬勃如春荀,贤孙寿子早登科。偈解积得善缘的人家喜庆必定多,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出门在外,都没有坎坷。家运就好比春天的一种香草,蓬勃发展,寿子贤孙更是屡屡及第,光耀门庭。此偈教导我们,行善积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践行的。尊者法相
发布时间:2022-09-27
一时,佛在舍卫城,目犍连尊者以其神通力,有时去地狱,有时去饿鬼道,有时去傍生处,有时游人间,有时去天界。尊者去地狱里目睹地狱的严寒酷热互相残杀的痛苦;去饿鬼道看到饿鬼遭受饥渴的痛苦;去傍生处观察到它们互相啖食及役使的痛苦;游及人间耳闻目睹人的生老病死诸苦;飞往天界见天人堕死的痛苦……返回人间分别报给人们宣说,当时的人们了知了各道的痛苦,都对轮回生起了厌离心。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舍卫城中忽然不见了,他去了傍生界──一个非常大的海洋中去了。这个海水分三层:第一层海水深二万八千由旬,其中有鲸鱼长七百由旬,这些鲸鱼饥饿的时候,就张开大嘴巴,把海水及各种海生动物全部吞到肚里,肚子饱了,又把海水吐出来,靠
发布时间: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