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经空冢 悲泪何切普贤摩顶 默然为说禀观北齐 法华顿彻展拓义门 永迪来哲 // 慧思大师(515—577),俗姓李,后魏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今河南上蔡县)人。十五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严守戒律,平时不常和人来往,每天读诵《法华》等经,数年之间便满千遍。又因阅读《妙胜定经》,开始修习禅观,后外出参访寻问禅法,常于林野间经行修禅。慧思大师往投当时著名的慧文禅师,从受禅法,白天随众僧事,夜间专心修禅。在第二个夏天到来时,慧思大师下定了决心:不能悟道,自己就坐死于此。他把自己的念头紧系于前,寂然入定。在开始的三个七天内,慧思大师看到自己有生以来的善恶业相,叹息不已,用功更加勤奋。不久
发布时间:2022-07-20
2022年7月19日农历六月廿一法相三祖智周大师圆寂日智周大师(668—723)是唐代著名的唯识学者,乃泗州人,俗家姓徐,生于唐高宗乾封三年(668),十九岁受具足戒。二十三岁时,智周大师从慧沼大师受学,成为慈恩宗的嫡传弟子。他学成之后,即到各地弘化,名重一时。其后住濮阳报城寺,传法相宗教义,从事著述,对因明学亦有许多补充,世称濮阳大师。玄奘大师逝世以后,唯识宗分成慈恩寺与西明寺两派。西明寺派首领圆测法师,在玄奘大师回国之前,就研究过真谛三藏传译的唯识学;玄奘大师传译唯识时,传授给窥基的是以护法为主的唯识思想。智周大师是慧沼大师的弟子,他继承其师的思想,努力从事于唯识和因明的著述,继续阐扬窥基
发布时间:2022-07-1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九十七尊至第三百一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贰佰玖拾玖尊阐提魔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阐提魔尊者铜像诗 偈万里奔波为封侯,浪迹天涯遍九州。一旦航船靠港岸,且喜高爽时清秋。偈解人生在世,终日为名利财色奔波,四处辗转漂泊。只有一朝看破放下,登上人生彼岸,才会深感心清气爽。此偈教导我们,如果人生只是追名逐利,那么内心必会飘荡不定,应早日远离五欲,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尊者
发布时间:2022-07-18
尘劳迥脱【唐】黄檗希运禅师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要想免受尘劳之苦,绝非等闲之事。保持觉照,不管妄想杂念如何纷飞,只要牢牢地抓住顽牛的鼻绳,时刻掌握内心的状况,一刻也不容懈怠,这样下力气苦修一场,方有可能息心静虑、明心见性,证得一行三昧。只有经过“一番寒彻骨”,才有“梅花扑鼻香”。可见要摆脱尘劳,泛泛悠悠的心态是肯定不行的,没有下一番苦功,连修行都算不上。
发布时间:2022-07-17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小国王。他深信今生位高权重,是自己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欢喜造福。有一天,发出通告说:“人不分远近,也不分种族,七天内来此,一定有求必应。”他把珍宝分成一堆堆的,来求助的人,固定每人给一堆。佛陀知道这个国王发如是心,可是他这样造福,并不能真正解脱,因为他还是有所求──求来生的福。于是,佛陀化成一位婆罗门教的乞士来到国王面前。国王说:“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不用客气,我一定满足你的需求。”乞士答:“我知道国王喜欢布施造福,所以我要来求取财物。”国王说:“好,那你就拿一堆吧!”乞士拿了一堆珍宝就走,可是只走了七步,他又回过头来把珍宝放回原处。国王问:“咦!为什
发布时间:2022-07-17
元代管理佛教的机构,最初设总制院,即以国师为领导。后又设功德使司(简称功德司)。至元二十五年(1288)总制院改称宣政院,扩大管理职权,且在各路设行宣政院,代替了功德司的事务。僧官如僧录、僧正、僧纲等,也都由宣政院管辖。后来到至顺二年(1331)撤销行宣政院,另于全国设立广教总管府十六所,掌管各地僧尼事务。元统二年(1334),又罢广教总管府,复立行宣政院。元代寺院和僧尼的人数,据宣政院至元二十八年(1291)统计:全国寺院凡二万四千三百一十八所,僧尼合计二十一万三千一百四十八人,若将私度僧尼计算在内,恐怕还不止此数。元代皇室所建官寺很多。从至元七年(1270)到至正十四年(1354)在京城内
发布时间:2022-07-17
恭迎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杭州佛学院艺术院观音作品赏析 泷见观音(释源心) 岩户观音(释源心) 观音像(释源心) 白衣观音(释通奕) 千手观音(释振道) 自在观音(释振道) 虚空观音(释振道) 观音像(释法雨) 十一面观音像(释合青) 观自在(陈乾德) 水月观音(释延功) 观音像(释法雨) 竹林观音(释法庐) 广度观音(释了俊) 观音像(释法雨) 杨枝观音(释合青) 杨枝观音(释合青) 杨枝观音(释合青)来源:杭州佛学院
发布时间:2022-07-1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九十七尊至第三百一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贰佰玖拾捌尊施婆罗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施婆罗尊者铜像诗 偈花繁似锦草如烟,三月煦阳暖人心。春风浩荡滋万里,事就人康应庆幸。偈解繁花似锦,绿草如茵,阳光煦暖,春风拂面。此等美景,滋润万里,真是事遂人愿,万事美好。此偈教导我们,当人生处在诸事顺畅之时,应居安思危,不可得意忘形。所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应更加理性地
发布时间: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