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喇嘛教的著名人物,首推帝师帕思巴(1239—1280)。他在至元六年(1269)曾受命为蒙古族制造文字,进号大宝法王。他曾说出《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轨》一卷。后来又为世祖太子真金讲《彰所知论》。其著名弟子有胆巴、阿鲁浑萨里、沙罗巴、达益巴、迦鲁纳答思等。胆巴(?—1303),藏族人。幼年依止帕思巴,被命赴国外学习梵典。中统间(1260—1264)帕思巴荐之于朝廷,号为金刚上师。因不容于宰相桑哥,被谪于潮州,后召还。寂后进号帝师。阿鲁浑萨理(1245—1307),维吾尔族人。从帕思巴修学,旁通一些民族语言并汉文经史百家之学。帕思巴回西藏时,携他同行;后荐之于朝廷,官至集贤馆学士、平
发布时间:2022-08-03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九十七尊至第三百一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零肆尊禅定果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禅定果尊者铜像诗 偈身世飘零莫悲叹,自古英雄多磨难。容易熬得天光晓,插翅猛虎下高山。偈解不要哀叹自己身世飘零,自古以来英雄都要经历数重磨难。一旦熬过黑夜,等到黎明破晓,就会如猛虎插翅,冲下高山,大展拳脚。此偈教导我们,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遭遇困境的时候,更
发布时间:2022-08-02
从前有一位须陀须摩王,精进持戒,从不妄语。一天清晨,他坐车率领一群宫女到园里来游戏。国王一行出了城门,看见一名婆罗门走过来求乞。国王说:“我会奉上相当的布施,但是你要等我回来。”国王说完话,就进入园里游玩。不料,一只名叫鹿足的双翼巨鸟在天空飞翔,从宫女中把国王挟起来飞走了。事出突然,害得宫女们失声痛哭了。此事不仅惊动整座花园,连城内城外都掀起巨大的骚动,大家惊慌哀叫起来。且说鹿足鸟挟起国王,跃上天空,一直飞回自己栖息的地方。国王早已吓得全身发抖,而且被放在先前被捉来的九十九位国王里。此时须陀须摩王伤心得泪如雨下,鹿足王问他:“你这位大王怎么哭得像小孩子一样呢?人有生必有死,相逢也必有离别,你应
发布时间:2022-08-01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九十七尊至第三百一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零叁尊声皈依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声皈依尊者铜像诗 偈临别握手两依依,犹如孤鸟失伴飞。朝东朝西君自快,勇猛前进莫迟疑。偈解人在离别的时候,执手相看,依依不舍,仿佛失去同伴的鸟儿。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了离别,目标已定,便不需要再迟疑,而应勇往直前。此偈教导我们,当我们内心已经下了修行的决心之后,就应当万缘放下,勇猛精进,
发布时间:2022-08-01
元代没有大规模举行官刻藏经的事,这是因为大都(今北京)弘法寺原来已有金代刻成的大藏经版,世祖至元中曾重加校订,成为元代的弘法寺大藏(当时有《弘法入藏录》,今已佚)。至元二十二至二十四年间,更召集汉藏大德僧人学士等对勘汉藏两种大藏经的异同,编成《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十卷。此外,民间私刻的藏经也还有几种版本。先是杭州余杭县南山大普宁寺白云宗僧徒于至元中募刻了大藏经版一副,约六千卷,此即通称的普宁寺本。稍后,在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宋末创刻未完的碛砂版藏经继续雕刻,至仁宗至治末年(约1323顷)完成,共六千三百余卷。又在大德十年间(1306),松江府僧录管主八从弘法寺大藏中选出南方各种藏
发布时间:2022-08-01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九十七尊至第三百一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零贰尊阿婆罗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阿婆罗尊者铜像诗 偈劝君快马再加鞭,奋发珍重好华年。寒窗十载今分晓,一朝月宫捧玉蟾。偈解你应当珍惜时光,更加努力,十年寒窗苦读,终能取得成功。此偈教导我们,读书之人,若能沉心静气,苦读数年,必能金榜题名。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面露笑容,左手抱童子,右手持法物。灵隐寺五百罗
发布时间:2022-08-01
净藏净眼转邪心佛教故事妙法莲华经卷第七赞妙音观音,救苦寻声。净藏净眼转邪心,普贤行愿深。四法常钦,万古永为箴。《妙法莲华经》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法华会向大众宣讲妙庄严王的本事因缘: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一尊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国名光明庄严,劫名喜见。这尊佛的佛世中,有一位妙庄严王,夫人名净德,他们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净藏和净眼。这两位王子都是久修的菩萨,对三十七道品、诸大乘三昧也都明了通达,有大神通、大福德和大智慧。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为了度脱众生,在大众中演说《法华经》。净藏、净眼王子知道后,就去劝请母亲净德夫人一同前去供养亲近、听闻说法,净德夫人希望他们把深信外
发布时间:2022-08-01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九十七尊至第三百一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零壹尊无垢行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垢行尊者铜像诗 偈白云高山两偎依,江山万里沐朝晖。因君苦厄今消尽,如日中升此其时。偈解白云围绕在高山,万里江山淋浴在朝晖之中,充满生气,烦恼和厄运也将从此全部消散。此偈教导我们,人生的顺境与逆境都有其因缘,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便能更加坦然的面对,并且从当下开始改变。尊者法相尊者法相
发布时间:2022-08-01